环保科普 | 豚草为什么被称为“植物杀手”?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27 14:00 4

摘要:“野花向客开如笑,芳草留人意自闲。”鲜花青草向来是春夏两季共同的招牌,绿草莹莹,是春夏美景的背景板。可是在这生机勃勃万物向上的生机中,却弥漫着生死的较量。

“野花向客开如笑,芳草留人意自闲。”鲜花青草向来是春夏两季共同的招牌,绿草莹莹,是春夏美景的背景板。可是在这生机勃勃万物向上的生机中,却弥漫着生死的较量。

豚草,路边随处可见的一种植物,普通到如微尘般不起眼,但却如一个绿色暴君一般,哪里有它的身影,哪里就有生命的终结。

危害如此之大的豚草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植物呢?

什么是豚草?

豚草是菊科豚草属一年生草本植物。豚草茎直立,上部有圆锥状分枝,有棱。下部叶对生,具短叶柄,上部叶互生,无柄,羽状分裂。雄头状花序半球形或卵形,总苞宽半球形或碟形,总苞片全部结合。瘦果倒卵形,无毛,藏于坚硬的总苞中。花期8-9月,果期9-10月。豚草喜光、短日照、耐干旱、不择土壤、适应性强。

豚草原产北美洲美国西南部和墨西哥北部的沙漠地区,现已扩散至美洲、亚洲、大洋洲和大西洋众多岛屿,20世纪30年代传入中国东南沿海城市。

什么是三裂叶豚草?

一年生粗壮草本植物,高0.5-1.2米,有时可达1.7-2米,有分枝。叶对生,有时互生,具叶柄,下部叶3-5裂,上部叶3裂或有时不裂,上面深绿色,背面灰绿色,两面被短糙伏毛。在枝端密集成总状花序。总苞浅碟形,绿色。总苞片结合,外面有3肋。花托无托片,具白色长柔毛,每个头状花序有20-25不育的小花。小花黄色,长1-2毫米,花冠钟形,上端5裂,雌头状花序在雄头状花序下面上部的叶状苞叶的腋部聚作团伞状,具一个无被能育的雌花。花期8月,果期9-10月。

原产北美。在《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中属于“第二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1930年代在中国辽宁铁岭地区发现,首先在辽宁省蔓延,随后向河北、北京地区扩散。分布于吉林、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危害小麦、大麦、大豆及各种园艺作物。

豚草有什么危害?

豚草特别是三裂叶豚草属恶性杂草。

主要危害:

是影响生态安全。豚草生长过程中释放多种化感物质,对禾本科、菊科等植物有抑制和排斥作用,影响植物多样性生态环境。

二是影响粮食安全。豚草能混杂所有旱地作物,特别是玉米、大豆、向日葵、大麻、洋麻等中耕作物和禾谷类作物,能导致作物大面积草荒,以致绝收。它能很快形成单种优势群落,导致原有植物群落的衰退和消亡。据试验表明,在1平方米的玉米地中,只要有30到50株豚草苗,玉米将减产3到4成。当豚草数量增加到50到100株苗时,玉米几乎颗粒无收。

三是影响生活安全。豚草花粉能引起人体过敏,产生过敏性反应,如流鼻涕、打喷嚏、皮肤瘙痒乃至哮喘,严重时可影响人身安全。

☝ 豚草植株及花期

☝ 三裂叶豚草植株及花期

豚草主要生长在什么地方?

豚草生长能力和适应能力极强。在我省有些地方,豚草特别是三裂叶豚草均有一定量的生长,主要生长在:①街路附属绿地②公园、游园③居住小区、单位庭院和校园④河流沿线、湖体周边⑤建筑工地和收储地块⑥市政道路两侧和电力设施周边⑦公路、铁路交通沿线⑧耕地、林地、湿地、草地等。

豚草如何防控和除治?

一是农艺措施防治。主要是通过中耕、铲草等农事活动防控和除治,可以常年操作。

二是生物防治。用虫、用菌治理豚草,不易操作。

三是化学防治。喷施高效、低毒除草剂,主要是在豚草生长比较集中或结合农田化学除草操作。

四是机械和人工防控、除治。在豚草特别是三裂叶豚草生长季节,用机械割除,人工用手连根拔除。当前,由于豚草植株较大,除治豚草最管用、最便捷、最高效的办法就是割草机将豚草花穗及以上部分割去,人工双手将豚草连根拔除,人工用刀锯将豚草花穗及以上部分割掉。除去后的豚草植株或部分植株组织部分,要及时清理、运走安全处理,防止再生或扬粉。在除治豚草过程中要戴好手套,特别是戴好口罩和做好身体防护,以免导致过敏。只要做好防护工作、科学除治,机械或人工防治豚草还是不会导致人身健康影响的。

我们能做什么?

除了做好自身防护,我们还能通过实际行动参与到豚草清除工作中,从根源上减少豚草花粉的危害。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在公园、荒地,还是公路铁路沿线,一旦发现豚草植株,可在确保自身安全且不造成二次传播的前提下,进行人工拔除。拔除时,要注意戴上手套,避免皮肤直接接触豚草,防止过敏或皮肤刺。拔除后的豚草植株需集中堆放,严禁随意丢弃,特别是不能拔除后再次扔进土地,防止其种子散落,造成二次传播。

愿大家在观景赏美的同时也不忘灭除豚草,为保护生态做一份贡献!

来源:大东北生活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