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祥园社区:深耕网格“责任田” 编织幸福“连心网”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28 10:17 1

摘要:“小侯啊,这水龙头坏了好几天了,你们一来,我这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了地!”家住呼铁佳园B区的独居老人王奶奶拉着新城区东风路街道祥园社区网格员侯郑华的手,对网格员的贴心服务赞不绝口,“以前家里有难处得自己跑,现在网格里的‘红马甲’每周上门,犄角旮旯的事儿都放在心上。

“小侯啊,这水龙头坏了好几天了,你们一来,我这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了地!”家住呼铁佳园B区的独居老人王奶奶拉着新城区东风路街道祥园社区网格员侯郑华的手,对网格员的贴心服务赞不绝口,“以前家里有难处得自己跑,现在网格里的‘红马甲’每周上门,犄角旮旯的事儿都放在心上。”

这温暖的一幕,正是祥园社区以网格化管理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的生动写照。

在祥园社区,26个网格就像26双“千里眼”,24小时紧盯居民的“急难愁盼”。社区党委书记常说:“群众的小事就是我们的心头事,都得一笔一笔记在网格本上,算进心坎里。”

这张由26个网格构成的网,白天捕捉着柴米油盐的琐碎需求,夜晚关切着水电冷暖的民生期盼。网格员们手拿“民情日记本”走家串户,把党和政府的关怀l转化为敲门时的一句“家里还好吗”的问候,把工作成效体现在“群众张嘴、网格跑腿”的实际行动中,服务效率从不打折扣。

“村居吹哨,部门报到”的机制在这里落地生根。社区就像个“调度站”,网格员收集的需求清单一汇总,物业、志愿者、医护人员便闻令而动。

王大爷家的油烟机坏了,物业维修队当天就上门解决;李奶奶想买降压药,志愿者代购服务无缝衔接……这种“未诉先办”的效率,让“等群众找上门”变成了“送服务到门口”,把社区这片“责任田”耕成了“幸福园”。

“我为群众办实事”不是一句口号,而是网格员手机里24小时不静音的铃声,是社区会议室里连夜研究的解决方案,是贴在单元门口的“需求回音壁”。

今年截至目前,祥园社区已为独居老人解决生活难题127件,办结率100%,群众满意度节节攀升。

来源:呼和浩特新闻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