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半年调用量超8亿次,37岁的平安如何以AI重新定义保险、银行和医养的未来?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28 10:21 1

摘要:比财务数字更具穿透力的,是公司同期披露的 AI 成绩单——大模型半年调用量 8.18 亿次、AI 坐席服务 8.82 亿次、多元场景应用数超650个,寿险保单 94% 实现秒级核保、产险反欺诈减损 64.4 亿元……

比财务数字更具穿透力的,是公司同期披露的 AI 成绩单——大模型半年调用量 8.18 亿次、AI 坐席服务 8.82 亿次、多元场景应用数超650个,寿险保单 94% 实现秒级核保、产险反欺诈减损 64.4 亿元……

8月26日晚,中国平安发布2025年中期业绩:归母营运利润777.32亿元,“综合金融 + 医疗养老”双轮驱动继续保持稳健增长。

比财务数字更具穿透力的,是公司同期披露的AI成绩单——大模型半年调用量8.18亿次、AI坐席服务8.82亿次、多元场景应用数超650个,寿险保单94%实现秒级核保、产险反欺诈减损64.4亿元……

这一系列数字背后,折射的是平安在科技与AI赛道上已经形成的“基础设施—场景渗透—商业闭环”三层能力,也勾勒出一家37岁的金融集团如何以AI重新定义保险、银行和医养的未来。

01

三横九纵,构建AI立体护城河

目前,平安已建立起独特的“三横九纵”AI战略架构。在数据、算法和算力三大基础领域构筑坚实壁垒,并延伸至金融、医疗、养老等九大垂直场景。数据显示,平安拥有全球最大的金融+医疗垂域数据库之一,包括30万亿字节数据、3.2万亿语料和75亿图片。这些数据资源为AI训练提供了丰富的燃料。

在算法层面,平安已拥有67个自研大模型,专注于核保、定价、理赔、医疗、养老等垂直领域。这些大模型结合内部专属的十大数据库,形成了独特的垂域优势。

算力基础设施上,平安与头部云厂商共建千卡级GPU集群,使语音、语言、视觉大模型场景准确率全部达到业界先进水平。

在“三横”也即数据、算法、算力之上,平安把 AI 嵌入金融、医疗、养老、城市治理等九条纵向场景,形成难以复制的“三横九纵”立体护城河。

02

四路突破,AI应用从局部到全流程

据悉,在保险主业中,AI已全面覆盖承保、理赔、风控等环节。平安寿险94%的保单实现秒级核保,闪赔占比达到59%。AI坐席服务量约8.82亿次,覆盖集团80%的客服总量,显著降低了运营成本。在风险控制方面,平安产险通过反欺诈智能化理赔系统,成功拦截减损高达64.4亿元。

在银行领域,AI坐席覆盖80%客户咨询,人工坐席由10年前的13.6万人降至4万人以内,服务成本下降40%。此外,AI技术还能自动生成企业风险报告和尽职调查报告,使客户经理效率提升2.5倍,报告辅助自动填充率高达70%。

在医疗健康服务方面,平安好医生推出了全场景、全周期、全生态的AI医疗产品矩阵。其自主研发的AI辅助诊疗系统目前已覆盖超过2000种疾病的诊断知识,导诊准确度超过99%,辅助诊断准确率在95%以上。2025年2月,平安上线名医AI助理“平安芯医”,全面开放AI辅助专家7*24小时健康咨询服务。

在养老领域,平安的居家养老服务已覆盖85个城市,近21万名客户获得居家养老服务资格。高品质康养社区项目已在5个城市启动。平安推出的7*24小时实时陪伴客户的AI医养助手,通过先进的大模型技术,能够实时解决客户的医疗健康咨询。

03

生态协同,医疗养老赋能金融主业

值得注意的是,平安独特的“综合金融+医疗养老”战略创造了显著的协同效应。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个人客户数近2.47亿,较去年同期增长4.6%。享有医疗养老生态圈服务权益的客户覆盖了寿险新业务价值的近七成。这些客户的粘性和价值显著更高:他们的客均合同数约3.37个,客均资产管理规模(AUM)约6.14万元,分别为不享有相关服务权益客户的1.5倍和4.1倍。

平安健康作为平安集团“医疗养老+综合金融”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2025年上半年业绩也表现出色:总营收达到25亿元,同比增长19.5%;归母净利润为1.34亿元,同比增长136.8%。

值得注意的是,平安的AI能力不仅服务于内部需求,还通过金融壹账通等平台对外输出。

2025年8月,金融壹账通连续六年入选“IDC中国新兴金融科技50”榜单。在境外市场,金融壹账通已覆盖东南亚、中东及非洲等新兴地区,截至2025年6月,境外业务拓展至20个国家和地区,覆盖客户214家。与越南某交通运营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共建涵盖交易、金融与服务的数字车生态平台,覆盖新车及二手车交易、汽车贷款、保险等重点场景。

中报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如果说过去20年平安用综合金融完成了对客户钱包的深度覆盖,那么未来10年,它将用AI完成对客户全生命周期健康与养老需求的精准陪伴。这既是平安的科技野心,也是一家金融央企对“做好五篇大文章”的时代答卷。

中报侧记系列报道

免责声明: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来源:时光智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