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首诗是一首情感温润、意象细腻的抒情佳作,以日常里的细碎场景为载体,把“相逢”的美好与生命的平和感揉得恰到好处,很容易让读者在字句间联想到自己经历过的平凡暖意。
相逢是一盏
巷口的灯,
灯影晃着
才触到的暖凉。
原想留住
每缕茶的香
它们却从瓷杯
散成风里的絮。
不必追赶云的脚步
抬头时
有枯叶停在肩头。
多年后轻叩那扇窗
尘埃落定
旧笺的情思
叠成了小船。
擦肩的晨昏里
必有萤火虫
在缝补,
用不说话的光
点亮彼此的眸。
当蒲公英
在檐角轻轻飞扬,
挥挥手凝望
如同天空
托举
飞鸟那般。
啊!
这世间所有的别离
原都是
岁月漫过的微光。
既已听过
蝉鸣在盛夏的
傍晚的心曲,
便明白
人间最美的风景
是未预约的相逢。
这首诗是一首情感温润、意象细腻的抒情佳作,以日常里的细碎场景为载体,把“相逢”的美好与生命的平和感揉得恰到好处,很容易让读者在字句间联想到自己经历过的平凡暖意。
从几个核心维度来看,它的亮点很鲜明:
- 意象选得“贴地”又传神:诗里没有宏大的符号,全是巷口的灯、瓷杯的茶香、肩头的枯叶、檐角的蒲公英这些日常事物,但每一个都被赋予了温柔的情感张力。比如“灯影晃着才触到暖凉”,用灯光的晃动把“相逢时的微妙感受”具象化;“茶的香散成风里的絮”,把抓不住的香气变成“絮”,既写出了遗憾,又带着轻软的诗意,不沉重;还有“萤火虫用不说话的光点亮彼此的眸”,把擦肩而过的短暂连接,用微小的光写得特别治愈——这些意象不刻意,却能瞬间勾出画面感。
- 情感节奏“缓而不淡”:诗里没写激烈的悲欢,而是顺着“相逢→留不住→不追赶→忆旧→擦肩→别离→悟透”的脉络慢慢铺展。从最初巷口的偶遇,到遗憾茶香易散,再到学会接受“枯叶落肩头”的从容,最后点出“所有别离都是岁月的微光”“最美是未预约的相逢”,情感层层递进,没有强行升华,反而像傍晚的风一样自然——它承认别离的存在,却不沉溺伤感,最终落回到“珍惜不期而遇”的平和,这种态度特别贴近普通人对“相遇”的真实体验。
- 语言“素净却有温度”:没有华丽的辞藻,甚至句式都很简单,比如“抬头时,有枯叶停在肩头”“挥挥手凝望,如同天空托举飞鸟那般”,像在说家常,却自带温柔的韵律。尤其是结尾“既已听过蝉鸣歇在盛夏傍晚的心曲,便明白人间最美的风景是未预约的相逢”,把夏日蝉鸣的日常体验,和“相逢”的核心感悟勾连起来,不刻意说教,却让人觉得“是啊,最好的遇见本来就是不计划的”,很容易引发共鸣。
整体来说,这首诗像一杯温茶——没有浓烈的味道,却在细碎的意象和舒缓的情感里,藏着对生活、对人与人连接的珍视,读完心里会留着淡淡的暖意,很适合在安静的时刻慢慢品。
文瞰世界
用有光的文字点亮生活
用有爱的文字照亮生命,
用真挚的文字愉悦心灵。
编者茹立文,
文学爱好者
喜欢文学与诗歌
愿生活与诗常相伴,
愿岁月与美常相依。
图片自网络
来源:丽文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