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2年全球卫星互联网产业在商业航天市场规模中占比73%,仍然处于主流优势地位。这表明全球卫星互联网市场正在逐渐稳定,并迎来更加稳健的增长阶段。根据SIA数据,2014年至2022年内,全球卫星互联网产业市场规模从2460亿美元增长到2810亿美元。尽管在过
2022年全球卫星互联网产业在商业航天市场规模中占比73%,仍然处于主流优势地位。这表明全球卫星互联网市场正在逐渐稳定,并迎来更加稳健的增长阶段。根据SIA数据,2014年至2022年内,全球卫星互联网产业市场规模从2460亿美元增长到2810亿美元。尽管在过去几年中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市场增速有所波动,但市场规模在2021年和2022年有了较为稳定的增长。
近年来,国内外多家企业提出卫星互联网计划,国外的企业主要有OneWeb、SpaceX、Telesat等。其中,SpaceX公司是全球迄今为止拥有卫星数量最多的商业卫星运营商,其部署的Starlink星座计划第七批60颗“星链”卫星已于2020年4月23日成功入轨,累计发射近422颗卫星(包含两颗测试星)。
本文节选自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年全球及中国卫星互联网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发展空间还将进一步扩大「图」》,如需获取全文内容,可进入华经情报网搜索查看。
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卫星互联网产业规模约为292.5亿元,2022年达到314亿元,预计2025年将升至446.92亿元,2021-2025年复合增长率为11.2%。从整体规模来看,国内卫星互联网体量较小,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但受益于近年来国家出台的多项鼓励推动卫星互联在各行业规模化应用的政策措施,国内卫星互联网市场发展机遇良好。
中国多个近地轨道卫星星座计划也相继启动,发展后势强劲。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携手合作,有望推动中国卫星互联网产业迈向跨越式发展,领先实现空天地一体大规模互联。我国航天、电子等部门分别启动了鸿雁、虹云和天象等低轨星座卫星互联网工程建设计划。在2020年启动的新基建计划中,卫星互联网首次被纳入通信网络基础设施范畴。
我国卫星互联网相关企业注册量从2020年起开始迅速增多,2022年增长到1.27万家,2023年1-9月,注册量已接近1.8万家,预计注册量规模还将继续扩张。随着竞争的加剧和技术门槛的提高,行业整合和集中化也将成为一种趋势。因此,对于企业而言,需要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紧跟行业发展步伐,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华经产业研究院研究团队使用桌面研究与定量调查、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客观的剖析卫星互联网行业发展的总体市场容量、产业链、经营特性、盈利能力和商业模式等。科学使用SCP模型、SWOT、PEST、回归分析、SPACE矩阵等研究模型与方法综合分析卫星互联网行业市场环境、产业政策、竞争格局、技术革新、市场风险、行业壁垒、机遇以及挑战等相关因素。根据卫星互联网行业的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精心研究编制《2025-2031年中国卫星互联网行业发展运行现状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为企业、科研、投资机构等单位投资决策、战略规划、产业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报告目录:
第一章卫星互联网行业发展综述
1.1 卫星互联网行业定义及分类
1.1.1 行业定义
1.1.2 行业主要产品分类
1.1.3 行业主要商业模式
1.2 卫星互联网行业特征分析
1.2.1 产业链分析
1.2.2 卫星互联网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1.2.3 卫星互联网行业生命周期分析
(1)行业生命周期理论基础
(2)卫星互联网行业生命周期
1.3 最近3-5年中国卫星互联网行业经济指标分析
1.3.1 赢利性
1.3.2 成长速度
1.3.3 附加值的提升空间
1.3.4 进入壁垒/退出机制
第二章卫星互联网行业运行环境分析
2.1 卫星互联网行业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2.1.1 行业管理体制分析
2.1.2 行业主要法律法规
2.1.3 行业相关发展规划
2.2 卫星互联网行业经济环境分析
2.2.1 国际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2.2.2 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2.2.3 产业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2.3 卫星互联网行业社会环境分析
2.3.1 卫星互联网产业社会环境
2.3.2 社会环境对行业的影响
2.3.3 卫星互联网产业发展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4 卫星互联网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2.4.1 卫星互联网技术分析
2.4.2 卫星互联网技术发展水平
2.4.3 行业主要技术发展趋势
第三章中国卫星互联网行业运行分析
3.1 中国卫星互联网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3.1.1 中国卫星互联网行业发展阶段
3.1.2 中国卫星互联网行业发展总体概况
3.1.3 中国卫星互联网行业发展特点分析
3.2 2020-2024年卫星互联网行业发展现状
3.2.1 2020-2024年中国卫星互联网行业市场规模
3.2.2 2020-2024年中国卫星互联网行业发展分析
3.2.3 2020-2024年中国卫星互联网企业发展分析
3.3 区域市场分析
3.3.1 区域市场分布总体情况
3.3.2 2020-2024年重点省市市场分析
3.4 卫星互联网细分产品/服务市场分析
3.4.1 细分产品/服务特色
3.4.2 2020-2024年细分产品/服务市场规模及增速
3.4.3 重点细分产品/服务市场前景预测
3.5 卫星互联网产品/服务价格分析
第四章中国卫星互联网所属行业整体运行指标分析
4.1 2025-2031年中国卫星互联网所属行业总体规模分析
4.1.1 企业数量结构分析
4.1.2 人员规模状况分析
4.1.3 行业资产规模分析
4.1.4 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4.2 2025-2031年中国卫星互联网所属行业产销情况分析
4.2.1 中国卫星互联网所属行业工业总产值
4.2.2 中国卫星互联网所属行业工业销售产值
4.2.3 中国卫星互联网所属行业产销率
4.3 2025-2031年中国卫星互联网所属行业财务指标总体分析
4.3.1 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4.3.2 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4.3.3 行业营运能力分析
4.3.4 行业发展能力分析
第五章中国卫星互联网行业供需形势分析
5.1 卫星互联网行业供给分析
5.1.1 2025-2031年卫星互联网行业供给分析
5.1.2 2025-2031年卫星互联网行业供给变化趋势
5.1.3 卫星互联网行业区域供给分析
5.2 2025-2031年中国卫星互联网行业需求情况
5.2.1 卫星互联网行业需求市场
5.2.2 卫星互联网行业客户结构
5.2.3 卫星互联网行业需求的地区差异
5.3 卫星互联网市场应用及需求预测
5.3.1 卫星互联网应用市场总体需求分析
(1)卫星互联网应用市场需求特征
(2)卫星互联网应用市场需求总规模
5.3.2 2025-2031年卫星互联网行业领域需求量预测
(1)2025-2031年卫星互联网行业领域需求产品/服务功能预测
(2)2025-2031年卫星互联网行业领域需求产品/服务市场格局预测
5.3.3 重点行业卫星互联网产品/服务需求分析预测
第六章卫星互联网行业产业结构分析
6.1 卫星互联网产业结构分析
6.1.1 市场细分充分程度分析
6.1.2 各细分市场领先企业排名
6.1.3 各细分市场占总市场的结构比例
6.1.4 领先企业的结构分析(所有制结构)
6.2 产业价值链条的结构分析及产业链条的整体竞争优势分析
6.2.1 产业价值链条的构成
6.2.2 产业链条的竞争优势与劣势分析
6.3 产业结构发展预测
6.3.1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政策分析
6.3.2 产业结构调整中消费者需求的引导因素
6.3.3 中国卫星互联网行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市场定位
6.3.4 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分析
第七章中国卫星互联网行业产业链分析
7.1 卫星互联网行业产业链分析
7.1.1 产业链结构分析
7.1.2 主要环节的增值空间
7.1.3 与上下游行业之间的关联性
7.2 卫星互联网上游行业分析
7.2.1 卫星互联网产品成本构成
7.2.2 2025-2031年上游行业发展现状
7.2.3 2025-2031年上游行业发展趋势
7.2.4 上游供给对卫星互联网行业的影响
7.3 卫星互联网下游行业分析
7.3.1 卫星互联网下游行业分布
7.3.2 2025-2031年下游行业发展现状
7.3.3 2025-2031年下游行业发展趋势
7.3.4 下游需求对卫星互联网行业的影响
第八章中国卫星互联网行业渠道分析及策略
8.1 卫星互联网行业渠道分析
8.1.1 渠道形式及对比
8.1.2 各类渠道对卫星互联网行业的影响
8.1.3 主要卫星互联网企业渠道策略研究
8.1.4 各区域主要代理商情况
8.2 卫星互联网行业用户分析
8.2.1 用户认知程度分析
8.2.2 用户需求特点分析
8.2.3 用户购买途径分析
8.3 卫星互联网行业营销策略分析
8.3.1 中国卫星互联网营销概况
8.3.2 卫星互联网营销策略探讨
8.3.3 卫星互联网营销发展趋势
第九章中国卫星互联网行业竞争形势及策略
9.1 行业总体市场竞争状况分析
9.1.1 卫星互联网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1)现有企业间竞争
(2)潜在进入者分析
(3)替代品分析
(4)供应商议价能力
(5)客户议价能力
(6)竞争结构特点总结
9.1.2 卫星互联网行业企业间竞争分析
9.1.3 卫星互联网行业集中度分析
9.1.4 卫星互联网行业SWOT分析
9.2 中国卫星互联网行业竞争格局综述
9.2.1 卫星互联网行业竞争概况
(1)中国卫星互联网行业竞争格局
(2)卫星互联网行业未来竞争格局和特点
(3)卫星互联网市场进入及竞争对手分析
9.2.2 中国卫星互联网行业竞争力分析
(1)中国卫星互联网行业竞争力剖析
(2)中国卫星互联网企业市场竞争的优势
(3)国内卫星互联网企业竞争能力提升途径
9.2.3 卫星互联网市场竞争策略分析
第十章卫星互联网行业企业经营形势分析
10.1 中国卫通
10.1.1 企业概况
10.1.2 企业优势分析
10.1.3 产品/服务特色
10.1.4 公司经营状况
10.1.5 公司发展规划
10.2 中国卫星
10.2.1 企业概况
10.2.2 企业优势分析
10.2.3 产品/服务特色
10.2.4 公司经营状况
10.2.5 公司发展规划
10.3 航宇微
10.3.1 企业概况
10.3.2 企业优势分析
10.3.3 产品/服务特色
10.3.4 公司经营状况
10.3.5 公司发展规划
10.4 上海沪工
10.4.1 企业概况
10.4.2 企业优势分析
10.4.3 产品/服务特色
10.4.4 公司经营状况
10.4.5 公司发展规划
10.5 海格通信
10.5.1 企业概况
10.5.2 企业优势分析
10.5.3 产品/服务特色
10.5.4 公司经营状况
10.5.5 公司发展规划
10.6 亚光科技
10.6.1 企业概况
10.6.2 企业优势分析
10.6.3 产品/服务特色
10.6.4 公司经营状况
10.6.5 公司发展规划
第十一章2025-2031年卫星互联网行业投资前景
11.1 2025-2031年卫星互联网市场发展前景
11.1.1 2025-2031年卫星互联网市场发展潜力
11.1.2 2025-2031年卫星互联网市场发展前景展望
11.1.3 2025-2031年卫星互联网细分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11.2 2025-2031年卫星互联网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11.2.1 2025-2031年卫星互联网行业发展趋势
11.2.2 2025-2031年卫星互联网市场规模预测
11.2.3 2025-2031年卫星互联网行业应用趋势预测
11.2.4 2025-2031年细分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11.3 2025-2031年中国卫星互联网行业供需预测
11.3.1 2025-2031年中国卫星互联网行业供给预测
11.3.2 2025-2031年中国卫星互联网行业需求预测
11.3.3 2025-2031年中国卫星互联网供需平衡预测
11.4 影响企业生产与经营的关键趋势
11.4.1 市场整合成长趋势
11.4.2 需求变化趋势及新的商业机遇预测
11.4.3 企业区域市场拓展的趋势
11.4.4 科研开发趋势及替代技术进展
11.4.5 影响企业销售与服务方式的关键趋势
第十二章2025-2031年卫星互联网行业投资机会
12.1 卫星互联网行业投融资情况
12.1.1 行业资金渠道分析
12.1.2 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12.1.3 兼并重组情况分析
12.2 2025-2031年卫星互联网行业投资机会
12.2.1 产业链投资机会
12.2.2 细分市场投资机会
12.2.3 重点区域投资机会
第十三章卫星互联网行业投资战略研究
13.1 卫星互联网行业发展战略研究
13.1.1 战略综合规划
13.1.2 技术开发战略
13.1.3 业务组合战略
13.1.4 区域战略规划
13.1.5 产业战略规划
13.1.6 营销品牌战略
13.1.7 竞争战略规划
13.2 对中国卫星互联网品牌的战略思考
13.2.1 卫星互联网品牌的重要性
13.2.2 卫星互联网实施品牌战略的意义
13.2.3 卫星互联网企业品牌的现状分析
13.2.4 中国卫星互联网企业的品牌战略
13.2.5 卫星互联网品牌战略管理的策略
13.3 卫星互联网经营策略分析
13.3.1 卫星互联网市场细分策略
13.3.2 卫星互联网市场创新策略
13.3.3 品牌定位与品类规划
13.3.4 卫星互联网新产品差异化战略
13.4 卫星互联网行业投资战略研究
13.4.1 2023年卫星互联网行业投资战略
13.4.2 2025-2031年卫星互联网行业投资战略
13.4.3 2025-2031年细分行业投资战略
第十四章研究结论及投资建议
14.1 卫星互联网行业研究结论
14.2 卫星互联网行业投资价值评估
14.3 卫星互联网行业投资建议
14.3.1 行业发展策略建议
14.3.2 行业投资方向建议
14.3.3 行业投资方式建议
来源:华经情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