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阅兵临近,日本警告周边邻国,谁参加九三大阅兵,谁就是在搞“反日活动”?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28 09:35 1

摘要:8月24日,日本外务省突然忙得像个群发“恐吓信”的客服中心,通过其驻外使馆向欧亚九十多个国家发出近乎威胁的“提醒”:9月3日谁敢来北京天安门,谁就是在“站队反日”。

8月24日,日本外务省突然忙得像个群发“恐吓信”的客服中心,通过其驻外使馆向欧亚九十多个国家发出近乎威胁的“提醒”:9月3日谁敢来北京天安门,谁就是在“站队反日”。

消息一出,中方在26日当即提出严正交涉,要求日方说清楚、讲明白。一边是中国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的庄严日程,另一边却是日本急着把一场主权国家正常举行的纪念活动,蛮横定义为“反日行为”,甚至还想替别人决定外交行程——这究竟是哪门子的国际规矩?

我们不妨先抛开情绪,拆解一下日本这波操作。说到底,这种套路并不新鲜,简直是“历史重播”。2015年九三阅兵前,安倍政府就偷偷摸摸游说东盟和欧盟领导人“别去北京”,结果应者寥寥。十年过去,日本又来这一招,只是这次嗓门更大、发信范围更广,恨不得拿喇叭向全世界喊话。

根据共同社透露,这次日本外务省给各国的口径高度统一,声称中国“过度聚焦历史”、“反日色彩浓厚”。他们轻描淡写一句话,就试图把庄严的历史纪念扭曲为煽动仇恨。但这种逻辑根本站不住脚——照这个说法,俄罗斯每年5月9日的红场阅兵是不是“反德”?法国每年6月6日的诺曼底纪念是不是“针对德国”?显然,这套说辞幼稚得可笑。

那么,日本到底在怕什么?深层次看,它的焦虑藏在三个“不敢面对”里。

第一,它不敢面对历史共识的真正成形。今年是中国抗战胜利80周年,本身就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加上这些年中国综合国力快速提升,国际影响力今非昔比。日本担心的是,各国领导人如果纷纷“用脚投票”,就等于认可了中国在二战历史叙事中的正当性。那日本多年来试图“模糊侵略、淡化道歉”的操作,还怎么继续演下去?

第二,它不敢面对国内政治真相。自民党右翼长期靠制造“外部威胁”来凝聚民意,把国际社会对历史的纪念扭曲成“对日包围圈”,以此推动修宪扩军。这次提前给各国打预防针,看似是外交动作,实则是内宣铺垫——你看,中国又搞“反日集会”,所以我们更得强军备战!

第三,它最不敢的,是历史包袱被彻底翻开。从南京大屠杀到强征慰安妇,从修改教科书到否认侵略责任,日本右翼最怕的就是国际聚光灯再次打在它的“加害者”身份上。而中方此次阅兵,不仅展示国防实力,更邀请多国老兵和后代表达历史记忆——这对某些势力来说,无异于一场道德审判。

于是日本选了一条最省事、也最冒险的路:外交劝退。说省事,是因为它无需正面回应任何历史细节,只要贴上“反日”标签,就可以在国内舆论中扮演“受害者”;说冒险,则是因为一旦国际社会不买账,日本就会落得个众叛亲离、自取其辱的下场。

而从目前的回应来看,效果相当打脸。俄罗斯总统普京已确认出席;印尼、马来西亚、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纷纷计划派出高规格代表团;欧盟多国对外表态谨慎,潜台词就一句:“关你什么事?”就连因国内局势不便前来的韩国,也没有如日本所愿公开“婉拒”。

更有意思的是日本选择放话的时机——8月24日,正是中国完成第三次全要素演练、所有邀请函均已发出之后。明显是想打一场“最后一刻的心理战”。但据北京外交圈透露,九十余份邀请中已有超过六十份确认“最高级别出席”,剩余的代表团也多数倾向于成行。换句话说,日本这波操作,更像是一场自导自演、自知无效的“外交行为艺术”。

事实上,纪念仪式从来不只是仪式,它是一个国家历史观和政治立场的公开表达。中国将9月3日定为抗战胜利纪念日,强调的是正义胜利、侵略终结;日本将8月15日称为“终战日”,侧重的是“悲情”与“哀悼”。两种叙事,背后是两种历史责任的切割方式。

而当中国以一场盛大阅兵,把历史记忆升级为对国家能力与和平意志的展示,日本就如坐针毡、浑身不适。但从国际法理角度看,联合国宪章的精神基石正是二战的胜利成果。中国的纪念,既是对国民的国防教育,也是对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秩序的再确认。

其实日本本可以有更聪明的选择。德国的转型就是最好的范例——勃兰特在华沙的一跪,默克尔出席莫斯科阅兵,都没有人指责德国“反德”。正是因为德国真正反思了历史,才赢得了邻国的谅解和世界的尊重。而日本呢?从参拜靖国神社到否认战争罪行,从修改和平宪法到炒作“中国威胁”,一步步把自己逼进历史的死角。

值得注意的是,原本计划在东盟会议期间举行的中日外长会晤,也因日方这次“警告”操作被中方降级为“工作晚餐”。外交场合的每一个细节,都是国家态度的晴雨表。在历史问题上玩弄话术,最终只会损人不利己。

所以说到底,日本凭什么对别国下“禁令”?答案很简单:它其实没资格。国际社会的认同从不来自于威胁或恐吓,而是来自于共识与道义。当越来越多的国家选择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日本的“反日”话术终将沦为一场无人捧场的独角戏。

9月3日,天安门广场上走过的每一个方队、飞过天际的每一架战机、驶过的每一件装备,都将向世界宣告:正义或许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

而对日本来说,与其忙着阻拦别人,不如先回头问问自己:为什么八十年来,它始终无法像德国那样,真正直面历史、坦然说一句“我们错了”?这个问题一天不回答,九三的纪念钟声就一年都不会沉默,而且只会更加响亮、更加穿透历史。

来源:科技伯乐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