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广西重要的海洋渔业基地,北海市拥有约668公里海岸线和约30万公顷浅海滩涂。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赋予北海向海而兴的无限潜能。近年来,北海市以“大食物观”为指引,稳固水产养殖基本盘,以深远海养殖为重点,全面推进生态健康养殖模式,着力构建“蓝色粮仓”。
作为广西重要的海洋渔业基地,北海市拥有约668公里海岸线和约30万公顷浅海滩涂。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赋予北海向海而兴的无限潜能。近年来,北海市以“大食物观”为指引,稳固水产养殖基本盘,以深远海养殖为重点,全面推进生态健康养殖模式,着力构建“蓝色粮仓”。
政策引领,推动产业升级。北海市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出台《北海市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实施方案》,从政策扶持、资源配置、人才引进和资金投入等多维度发力,推动渔业转型升级。重点拓展深水网箱养殖、小棚对虾养殖和工厂化养殖规模,加速推进海洋牧场建设。2024年,全市水产品产量达128.45万吨,其中,海水产品产量达119.58万吨,产值197.87亿元,稳居广西首位,“蓝色粮仓”的效益日益凸显。
产业融合,提升产品价值。北海市着力打造种业、养殖到精深加工的产业体系,特色种业成果斐然。通过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建成标准深水抗风浪网箱1876口,年产量超3万吨,产值突破10亿元。培育形成虾滑、鱼糜等特色产业,规模以上水产加工企业达64家,国内约六成的虾滑产业工厂在此汇聚,产量居全国首位。
强本固基,提振产业信心。北海市多措并举,实施金融支持海洋渔业政策,全力保障海水养殖用海需求,大力优化营商环境,为提振产业注入发展强心剂。2022年—2024年,融资担保公司为水产养殖企业(户)发放担保贷款金额逐渐上涨。着力营造良好的海上养殖投资环境,对符合条件的养殖用海减免或减半征收海域使用金;优化审批流程,保障养殖用海31.67万亩。
面向未来,北海市将坚持创新驱动与绿色发展并重,加快设施渔业现代化进程,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蓝色粮仓”。
(本文刊载于《中国纪检监察》杂志2025年第16期,作者:韦任龙)
本文来自【中国纪检监察杂志】,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