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27日,国内AI玩具领军企业跃然创新(Haivivi)与奥特曼官方联合推出的全球首款奥特曼AI玩具正式开售。这一消息引发了玩具行业的关注,不少消费者直呼:“被可爱到了,买买买!”
8月27日,国内AI玩具领军企业跃然创新(Haivivi)与奥特曼官方联合推出的全球首款奥特曼AI玩具正式开售。这一消息引发了玩具行业的关注,不少消费者直呼:“被可爱到了,买买买!”
不只是跃然创新,近年来包括奥飞娱乐、实丰文化等在内的不少玩具企业也积极投身AI玩具领域,将新科技融入生产研发。同时也有FoloToy、亿家亿伴等专门聚焦AI玩具的企业诞生。
作为中国最大的玩具出口产业地,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预估:未来,广东电子信息、AI玩具产业可以为广东拓展超1000亿元的产值增量,全部玩具总产值规模有望突破3000亿元。
AI玩具销量强劲
情感陪伴成为集中需求
AI玩具出现晚、脚步却快。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AI玩具市场规模已达181亿美元;预计到2033年,该领域全球市场规模将增长至600亿美元,其中亚洲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业内人士认为,2024年是中国AI玩具产业爆发元年。这一年,随着DeepSeek、豆包等AI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行业内各大厂商加速产品迭代,推出多款创新产品,涵盖情感陪伴、教育互动、IP联动等多个赛道。这种由技术突破带来的行业热潮,标志着AI玩具行业市场已然进入快速增长期。
“宝贝超级喜欢呢,一直在和她对话,这玩具还可以播放儿歌和讲故事,有游戏卡可以陪着玩。”“一个人带娃总是没时间陪宝宝聊天,这玩具能互动、讲故事,回答各种天马行空的问题,宝宝潜移默化中学到很多知识,语音对话也很流畅。”这些是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的一些消费者对AI玩具的评价。
儿童AI玩具经销商斑小丫旗舰店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我们面向的AI玩具消费人群以3—8岁儿童的家长居多,这些家长尤其关注玩具提供的情感陪伴功能。AI玩具的智能对话功能刚好可以满足这点要求,让陪伴不仅有温度,更有教育价值。”
尽管在以家长为主流消费群体的AI玩具市场中,学习陪伴、知识互动是主要需求,但情感交互始终作为不可或缺的基础功能内置在市面上的AI玩具中。义乌市谬牛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赵鸣坦言:“国内家长对儿童的期望较高,即时知识性互动学习在其看来是最重要的一点,但是情感互动在儿童与玩具的交互过程中使用频率、时间都更长的,且还在源源不断地渗透进交互行为中。我个人认并为情感互动是最重要的、无法替代的功能。可以说,AI玩具的情感交互功能在满足儿童情感需求上替代了电动玩具。”
传统玩具破局探索
AI与IP融合实现互利共赢
在AI玩具成为消费市场新风口的背景下,传统玩具工厂纷纷主动或被动地入局AI玩具产业。
“我们一开始是做传统毛绒玩具的,但大约在2024年底,市面上出现了依托DeepSeek的AI芯片,并且被大批量组装到玩具中售卖。为了追求热度,包括我们在内,越来越多的传统玩具工厂开始加入其中。”赵鸣说。
伴随着行业内领头企业在新兴技术上的不断迭代推进,对市场卖点路径的不断探索,IP融合AI玩具逐渐成为行业内产品多元焕新的发展机遇。棱镜全息提出“IP智联·AI共生”模式,将《熊出没》等IP与智能模组结合,用户复购率提升45%。
赵鸣认为:“热门IP与AI玩具两者合作,既可以借助IP的高关注度将AI玩具推向更广泛的消费者群体,也能通过AI玩具的独特技术丰富IP产品的可玩性,为IP周边产品创造额外的收入,更帮助IP稳定受众持续的兴趣关注。”
除了头部IP企业的主动探索外,传统玩具制造商也在凭借品牌知名度及渠道优势积极布局AI玩具市场,从传统玩具制造商转型为AI玩具企业。记者了解到,2024年12月,实丰文化与跃然创新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探索AI玩具领域全新商业契机。此次战略合作,双方将实丰文化的品牌沉淀、IP资源、渠道优势和研发制造专长与跃然创新的AI技术优势深度融合,加速创新产品研发与全球化进程。未来,双方将面向全球市场,联袂推出一系列创新性AI智能玩具产品,打造“智能玩具总动员”的AI智宠乐园,共绘AI玩具领域的宏伟蓝图。
情感互动技术难点待突破
隐私安全信任基础重新建立
据行业内人士分析,在当下产品功能日趋同质化的市场环境中,如何从用户体验层面深度挖掘并提升情绪价值,已然成为行业亟须攻克的关键命题。
“我们开发了很多产品种类,但放到市面上售卖的却只有一款。究其原因,尽管我们已经克服了在模拟儿童语言逻辑上的困难,但在现有水平下做出真正的理想状态下的AI玩具还是很难。”赵鸣坦言。
什么是理想状态的AI玩具?赵鸣说:“AI玩具在情感交互方面的潜力远超消费者的想象。主动感知到情绪变化、主动提取交互需求,这些功能不仅需要确保全天候待机,还要求AI玩具拥有更自然的交互技术。”
据万创研究院分析,支撑这些功能的前提是掌握AI玩具智能化的五大关键技术:语音识别与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情感计算与行为建模、大语言模型与本地推理、多模态融合与边缘AI芯片。这些技术都需要不断完善发展。
全天候长待机虽然可以解决“高自由情感互动”的难题,但随之而来的是用户隐私与安全的风险问题。中研网发布的相关行业报告指出,儿童AI玩具需收集儿童语音、图像等敏感信息,存在泄露风险。
业内专家表示,尽管AI玩具的发展仍面临技术与伦理的双重挑战,但目前行业已探索出“上游技术焕新+中游产业融合+下游市场整合”的有利破局路径。随着AI技术的迭代升级、IP资源的深度挖掘、伦理安全问题的逐步完善、市场规模的持续增长以及多元化竞争格局的形成,AI玩具行业将迎来快速发展的机遇期。
文|记者 赵 曦 □ 王雅舒
来源:消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