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一晒基层干部的随访笔记丨盘活“资产”助增收 入户解忧暖民心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3-20 14:51 2

摘要:在云霄县田间地头、农家村屯,沾满泥土气息的随访笔记成为助力城乡治理的“金钥匙”。一本小笔记,既是干部进村入户做工作的“履职清单”,更是架起干群连心桥的“民情日记”。全县基层干部通过记录“随访笔记”这一工作法,当好“城乡治理CEO”,访民情、听民声、解民忧,将“

在云霄县田间地头、农家村屯,沾满泥土气息的随访笔记成为助力城乡治理的“金钥匙”。一本小笔记,既是干部进村入户做工作的“履职清单”,更是架起干群连心桥的“民情日记”。全县基层干部通过记录“随访笔记”这一工作法,当好“城乡治理CEO”,访民情、听民声、解民忧,将“润物细无声”的点滴小事、惠民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云霄融媒开设新栏目——晒一晒基层干部的“随访笔记”,展现他们在城乡治理领域的奋斗身影、干事风采和为民故事。今天,让我们一同翻开陈岱镇纪委书记郭伟平的“随访笔记”。

初春的陈岱镇双岭村一片生机勃勃。位于曾江大坝的鱼虾池,承包户王大哥正将饲料均匀地洒向水面,沉入水底的颗粒饲料瞬间被鱼群一抢而空,激起一阵阵涟漪。看着活蹦乱跳的鱼群,陈岱镇纪委书记郭伟平想起当初讨回这个被长期侵占鱼虾池的情景。

此前,镇纪委在联合镇“三个中心”开展“清产核资”时发现,双岭村存在集体资产流失问题:由于历史成因,位于双岭村曾江大坝总面积30亩的鱼虾池被某户村民长期低价承包并侵占,群众反映强烈。

“那个鱼虾池被侵占那么久都还没收回来,以后我们承包的土地到期也可以不用收回?”

“这明显就是强取豪夺!”

面对群众强烈的反映,郭伟平在随访笔记上写下:“群众的难点痛点,就是纪检监察机关工作的着力点,再难啃的骨头也要啃下。”

如何啃下这块“硬骨头”?郭伟平牵头统筹镇纪委、“三个中心”、司法所、双岭村委会等力量,按照“四个一批”工作要求,翻查原始承包档案,发放《限期整改通知书》,启动法律追缴程序。经过两个月的攻坚,成功收回30亩鱼虾池。随后,在镇纪委全程监督下,村委会按照“四定一督”工作机制要求,以公开招投标的方式重新发包,并在小微权力监督群进行直播。重新发包后,每年为村集体增收4.5万元,5年合计增收约23万元。在双岭村小微权力监督群,村民纷纷点赞:“以前总觉得集体资产是‘糊涂账’,现在每分钱都晒在阳光下,群众明白,干部也清白!”

翻开郭伟平的随访笔记,字里行间不仅仅记载着一件件推动解决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有效助力乡村振兴的实事,还有民生保障的“隐秘角落”——那些困难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始终是他随访笔记里最揪心的牵挂。

“郭书记,我这样的情况能够申请特困吗?……”

在2025年2月初的一次入户走访中,听完陈岱镇岱北村独居老人陈阿伯的诉说,郭伟平心头一紧,回到镇里,立即请社事办工作人员核实情况。原来,岱北村陈阿伯今年62周岁,未婚,早年从事耕地劳作、建筑工地劳作等体力活留下病根,患瓣膜退行性病变,需长期服用药物治疗,丧失劳动力无收入。陈阿伯符合特困人员申请条件,却因为不识字、信息闭塞、行动不便等原因迟迟未申请,未被纳入保障网。

“政策落实不能‘等风来’,必须‘追着群众跑’。”

郭伟平在笔记本上重重划下横线。随即协调镇社事办工作人员上门为陈阿伯申请特困,缩短了审批流程。3月初,郭伟平再次敲响陈阿伯的家门,老人眼里泛起了泪花说道:“已经完成特困申请了,工作人员说这个月开始就能领到特困金,太谢谢你们了。”

截至目前,陈岱镇清产核资共发现问题422个,在镇纪委监督推动下,已全部完成整改,收回各类资金79万元,收回资产资源63宗,已重新发包63宗,为村集体产生收益1089.42万元。在民生领域,镇纪委开展“穿透式”监督,推动建立“主动发现+精准识别”救助机制,整改民生保障不到位问题23个。

合上随访笔记,封面那句誓言依然清晰:“坐办公室里都是问题,走进基层全是办法。”对于郭伟平而言,纪检监察工作从不是冰冷的法规法条,而是用双脚丈量民情、用双手托举民生的温度。当集体经济的活水润泽田野,当特困老人的屋檐不再漏雨,那些沾满泥土的笔记终将化作助力乡村振兴最坚实的注脚。(来源:陈岱镇)

来源:云霄融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