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丨破例撤稿重发论文,学术诚信处理现人性化范本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28 08:55 1

摘要:Nature杂志对一篇于2017年发表的研究论文采取了较为罕见的撤稿并重新经过同行评议后发表的处理方式,BioArt深度了解后得到了几点重要启示。

编者按:2025年8月27日,

Nature杂志对一篇于2017年发表的研究论文采取了较为罕见的撤稿并重新经过同行评议后发表的处理方式,BioArt深度了解后得到了几点重要启示。

该研究由上海科技大学iHuman 研究所、美国Nor theastern University 及 Scripps Institute Florida 联合团队合作完成,于2 017 年发表后获得了学术界的积极反响,迄今已被引用 440 余次。研究中, iHuman 团队负责结构解析与计算生物学分析,Nor theastern University 团队负责小分子配体设计与合成, Scripps Institute Florida 团队负责功能实验验证。论文的撰写和修改由三个团队共同完成。

该研究发表几年后, Scripps Institute Florida 团队负责人Bohn博士偶然发现,其实验室的一名博士后(该文章的作者之一)存在数据篡改行为,部分问题数据涉及该论文中的功能验证图表。作为共同通讯作者,Bohn博士第一时间与其他合作团队沟通,并安排实验室成员对受影响的功能数据进行了重复实验。所有合作团队一致同意主动向

Nature编辑部说明情况,并提交重复实验获得的新数据。Nature编辑部详细调查后认定,该论文的核心结论依赖于晶体结构分析,Bohn实验室所涉及的问题数据仅用于验证,并不影响主要发现,且新重复的实验数据仍支持原结论。因此,期刊方面最终决定在撤回2017年版本的同时,经过同行评议,重新发表更新功能实验数据后的论文版本,其中涉事博士后的名字被移除。

BioArt认为此事凸显三大关键价值:

1. 学术诚信的标杆作用:Bohn博士发现问题后及时自查、合作团队主动联系期刊,体现了对科研诚信的高度重视与学术担当;

2. 期刊的科学处理:

Nature编辑部并未简单撤稿处理,而是在充分了解实情的基础上,采用“撤稿+重发”的灵活机制,既维护了学术和出版记录的严谨性,也尊重了论文和作者对科学的实质贡献以及科学发现的本质也是一个“自我纠错”的过程;

3. 合作研究的风险管控:研究者需审慎选择合作者,并加强对合作方原始数据的监督与核查。

链接:

制版人: 十一

学术合作组织

战略合作伙伴

【非原创文章】本文著作权归文章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未经作者的允许禁止转载,作者拥有所有法定权利,违者必究。

BioArt

Med

Plants

人才招聘

近期直播推荐

来源:酷奇科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