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累计为电力装备制造企业发放绿色信贷3.9亿元;加大对超低能耗建筑产业的整体信贷投放,累计为奥润顺达投放贷款32.6亿元;积极支持智联网新能源汽车产业,为长城汽车成功办理‘国内证+福费廷’融资业务2亿元……”3月19日,保定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赵强介绍说
打造气候投融资赋能绿色高质量发展“保定样板”
累计为91个气候友好型项目提供信贷支持,贷款余额314.6亿元,年减排二氧化碳350万吨
保定日报讯(记者杨虎 李鹏 通讯员王艳会)“累计为电力装备制造企业发放绿色信贷3.9亿元;加大对超低能耗建筑产业的整体信贷投放,累计为奥润顺达投放贷款32.6亿元;积极支持智联网新能源汽车产业,为长城汽车成功办理‘国内证+福费廷’融资业务2亿元……”3月19日,保定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赵强介绍说。
近年来,全市生态环境系统深度融合全市“7+20+N”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入探索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保定路径。持续推动气候投融资、减污降碳协同创新、气候适应型城市等多试点联建共创,主动帮扶汽车制造、纺织印染、超低能耗建筑等产业健康发展。目前全市生态环境领域国家级试点达到7个,位居全省第一。
图为保定市城区首批氢能环卫车交付使用。受访单位供图。
2022年8月,保定市成功入选国家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城市。气候投融资试点是保定市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战略目标,推动保定市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保定市生态环境局作为试点牵头部门,成立全省首个应对气候变化与对外合作科室,强化组织架构;制定出台气候投融资试点“1+5+1”系列文件,健全政策体系;率先搭建全省首个气候友好型企业融资对接平台,提供精准对接。重点从金融赋能、碳市场建设和全民低碳行动三个维度推动试点建设。
发挥金融赋能优势,注入绿色产业发展动能,积极打造低碳项目集聚洼地。先后累计筛选可再生能源、氢能、电力装备制造等共计500个项目纳入气候投融资项目库,累计为91个项目提供信贷支持,贷款余额314.6亿元,年减排二氧化碳350万吨。
不断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各银行保险机构先后推出“光伏贷”“绿能贷”等115项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评选工行朝阳路支行、建行东风路支行作为河北省首批绿色支行,示范引领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截至2024年底,全市绿色贷款余额889.46亿元,同比增长29.36%。
持续开展气候投融资开发区示范创建。打造以高阳印染行业为代表的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示范园区,通过印染企业集中入园,实现统一审批、统一供地、统一供热、统一污水处理, 年减少碳排放25500吨,累计为13个开发区企业提供31亿元授信支持,金融赋能气候投融资的活力动能加速释放。
深度融入碳市场建设,助力主导产业健康发展。紧紧围绕全国碳排放权配额交易(CEA)市场建设,抢抓碳市场扩容有利契机,对全市发电、水泥、化工和造纸四大行业、48家企业,开展碳排放数据质量提升行动。指导9家发电企业完成三个周期配额履约交易,盈余配额603.3万吨,获利5.88亿元。
保定市加大对超低能耗建筑产业的整体信贷投放,累计为奥润顺达投放贷款32.6亿元。图为奥润顺达生产车间。受访单位供图
紧紧围绕全国自愿减排交易(CCER)市场重启机遇,结合氢能环卫车应用场景,初步核算减排量约1000吨,开发碳减排项目,助力氢能产业发展。紧跟国际碳定价机制,主动靠前服务,帮扶长城汽车、立中合金等重点出口企业,提前应对解决国际碳关税问题,提升产业优势。指导高阳纺织产品成功申报国家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探索开展产品碳足迹管理,提升纺织产业含“绿”量。
强化全民行动理念,凝聚绿色低碳社会共识。大力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广泛开展创建绿色机关、绿色家庭、绿色社区、绿色出行等行动;指导奥润顺达超低能耗建筑科技科普基地成功入选生态环境部绿色低碳公众参与实践基地,推动超低能耗建筑产业和“好房子”产业新蓝海发展壮大;指导长城构建低碳供应商评价体系,相关做法成功入选《2024“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企业气候行动案例集》,并在COP29大会上正式发布;长城汽车魏牌蓝山被评为道路车辆产品碳足迹等级标识证书1级低碳标识;搭建保定市空气质量环境健康指数(AQHI)发布平台,提升公众健康素养;开发建立“碳惠保定”个人低碳账户,打造低碳出行、低碳生活、低碳教育、低碳公益等碳普惠场景,探索减排量消纳途径,大力推广绿色生活方式。
赵强介绍,开展气候投融资是助推保定绿色低碳转型,打造“全国碳中和产业之都”的重要抓手,通过先试先行、典型示范,切实发挥降碳的引领和倒逼作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进一步为推动保定市低碳产业化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探索保定路径、提供强大助力。
保定市紧紧围绕全国自愿减排交易(CCER)市场重启机遇,结合氢能环卫车应用场景,初步核算减排量约1000吨,开发碳减排项目,助力氢能产业发展。
来源:保定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