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怀贤精神内涵 扬三全育人风采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3-20 14:32 2

摘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为指导,紧紧围绕示范性高校建设,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新格局,不断开创新时代学校思想工作新局面。成都体育学院始建于1942年,作为中国最早建立的体育院校,依托体育、武术、运动医学等学科优势,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体育及医学专门人才。在新的历史征程上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为指导,紧紧围绕示范性高校建设,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新格局,不断开创新时代学校思想工作新局面。成都体育学院始建于1942年,作为中国最早建立的体育院校,依托体育、武术、运动医学等学科优势,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体育及医学专门人才。在新的历史征程上,“承怀贤精神精髓 扬三全育人风采”,不仅是时代要求,更是民族复兴使命的担当。

一、树立榜样,示范效应,发挥“组织育人”优势

近年来,通过成体运医人的不断努力,深挖榜样示范效应,运动医学与健康学院被批准为“四川省第三届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学院有3名辅导员获得省“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奖。“专业+思政”、“文化+思政”、“管理+思政”的优秀学生工作案例立项69项。2名青年教师分获省思政课精彩一课二等奖和省教师技能竞赛思政组三等奖中医运动医学教学团队获批四川省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有了好的榜样,才能将示范效应不断放大,才能发挥出“组织育人”的优势。

二,体医结合,推进多维度“文化育人”体系

通过树立“体医生”的基本规范,让“以理服人”的马克思主义真理性品质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品质,在学生身上具体呈现;通过“体医生”精神之“根”,让“以体养德”的中华体育竞技精神与优秀传统文化,再次彰显;通过“体医生”精神之“魂”,“以医从善”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博大医学文化内涵的结合,让学生的心灵受到了洗礼。将体育天然的育德作用揉合进医学生的人才培养中,形成“体医生”独特的“医术求真、医德求善、医风求美”与“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结合的精神品质。

三、立德树人夯实“课程育人”主渠道

多年来,随着成体运医人的不断努力,“郑氏伤科理论与临床”等5门课程获批四川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立项;“中医运动医学团队”获批四川省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编纂20余部校本教材《伤科推拿学》、《运动软组织损伤学》、《运动骨创伤学》、《伤科中药与方剂》、《郑氏伤科理论与临床》等书籍。

四、学科交融科技创新,凸显“科研育人”实效

通过大力实施坚定政治方向引领科研育人、依托科教融合发展科研育人、开展学术研讨、科普宣讲促进科研育人,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5项,荣获省部级以上科研获奖6项,出版专著、教材11部,发明专利4项。

五“体医渗透”突出医学+体育人才“实践育人”特点

构建实践教学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主渠道作用,挖掘专业特色,筑牢第二课堂主阵地,强化校内外交流与协同机制,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外延作用;通过搭建奥运医疗科技服务保障实践平台,将体育天然的育德作用糅合进医学生的人才培养中,形成了特色育人机制。

(一)构建实践教学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主渠道作用

做好教育宣传,充分展示师生“两手抓、两不误”的担当

根据“体医融合”人才培养需要,构建“一体双翼”实践教学模式。以“实验-实训-见习-实习”为主线,第二课堂创新创业、国家级运动队实践平台为两翼的实践教学体系,确立了“基础实验、中医技能、临床技能、专业技能、创新实践”五模块实验教学,“虚拟、模拟、真实”三层次训练,“中医临床技能、西医临床技能、运动医学专业技能、创新实践提高”四个单元实训,三站五模块分站式考核体系。促使学生夯实中医学和现代医学基础,增强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适应社会行业发展需要,成长为具有“体医融合”特色的高素质复合型中医学人才。

(二)挖掘专业特色,筑牢第二课堂主阵地

持续打造成体运医暑期三下乡医疗社会实践团,“逐梦运医”暑期三下乡医疗社会实践团的先进事迹受到了CCTV12《道德观察》采访和报道,并荣获四川省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称号,谱写出了“大爱无疆”的成体运医华美篇章。在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办的首届全国中医大学生临床能力大赛中,学校作为唯一的体育院校参赛荣获集体三等奖。近年来,学生荣获全国康复技能大赛、运动伤害防护大赛一等奖10人次,荣获“建行杯”四川省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2项,铜奖1项。

(三)健全奥运医疗科技服务保障实践平台,尽显使命担当

我校常年为国家运动队提供医疗保障和奥运科技攻关服务,和国家体育总局射击射箭运动管理中心、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体操运动管理中心等单位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长期为射击、射箭、篮球、羽毛球、击剑、体操、艺术体操、短道速滑、钢架雪车等国家队提供医疗科技保障,为国家、社会、行业和地方经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被业界誉为“队医的摇篮”。先后组建多支“奥运医疗保障专家服务基层团队”,开展各类义诊、宣讲及科学健身示范活动60余场,免费发放药品金额约8000多元,受益群众2000余人;通过组建“青少年体质测评与健康促进”专家团队,带领学生志愿者,深入阿坝、凉山、峨边等老少边穷地区,构建儿童青少年近视和肥胖预防、体态筛查与矫正、科学健身多样化的校园服务体系。组建“运动促进健康科普宣传”专家团队,开展各式各类科普讲座、科普直播等活动40余次,接受电台、电视台采访10余次,在报章杂志发表科学健身方面的文章30余篇。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成都体育学院运动医学与健康学院已经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新格局,不断开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紧跟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新动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供稿:成都体育学院运动医学与健康学院刘余)

来源:中国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