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睡眠专家的分身,给200万失眠网友深夜开“解药”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3-20 14:12 2

摘要: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诊室,主任医师毛洪京打开手机,上面是他在安诊儿上的AI分身——“毛洪京医生”智能体。

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诊室,主任医师毛洪京打开手机,上面是他在安诊儿上的AI分身——“毛洪京医生”智能体。

“我睡不好,怎么办?”

几秒钟后,“毛洪京医生”智能体开始和你开始“聊天”:“你失眠多久了”“白天有什么不舒服吗”“睡前有没有特别焦虑的事情”……

这不是科幻电影里的场景,而是真实发生在安诊儿APP上的事。

安诊儿APP上的毛洪京智能体

在浙江省卫健委与蚂蚁集团联合打造的AI医疗健康应用“安诊儿”上,“毛洪京医生”智能体上线半年以来,已服务超200万人次的失眠患者。而在蚂蚁医疗大模型的助力下,安诊儿也上线了浙医一院乳腺外科主任医师傅佩芬、浙江省肿瘤医院主任医师陈占红等多个浙江名医的AI分身,覆盖医学美容、妇幼健康、科学减重等多个方向。

这位从业二十余年的医生感慨:"按我现在正常的接诊量,一年其实也就看一万个人,那已经非常辛苦,但智能体可能三个月就能帮到100多万患者。这样的数据对我启发很大,借助人工智能,可以帮助到更多的患者。"

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主任医师毛洪京

这个AI医生是怎么工作的?在世界睡眠日来临之际,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安诊儿APP上的“毛洪京医生”智能体背后有怎样的故事。

毛洪京医生的AI分身

24小时不打烊的“睡眠助手”

毛洪京医生是治疗失眠、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的权威专家,一直在探索如何将科技用于医疗。

2024年10月,毛洪京成为首批在安诊儿上线数字孪生智能体的医生,为患者提供诊前评估、AI电话、睡眠自测等特色AI医疗,让自己的“AI分身”成了许多人的睡眠助手。

毛洪京的智能体基于大量的临床真实世界高质量数据和超过5万篇科普及论文资料打造,能够复刻医生的问诊方式和路径、模拟诊疗思维,让患者可以体验到与真人医生问诊相似的互动过程。

失眠患者正给毛洪京智能体打电话解决睡眠问题

“AI会学习我们的直播、我们这么多年来的临床数据,也会把大量的工具书喂给他做知识库,加上我的一些诊疗逻辑。” 毛洪京说。

同时,这些AI分身还以“数字医生”的形象拉近与大家的心理距离,通过采集医生本人的声音、语调、表达习惯等特征,力求交流时,达到更接近本人的状态。

上线仅半年,毛医生的孪生智能体线上已服务超200万人次的失眠患者,实现了专家门诊24小时“不打烊”。

作为资深睡眠医学专家,毛洪京常年面对门诊量激增的困境:“我一年最多接诊1万名患者,但中国有数亿人受睡眠问题困扰,通过科技手段,可以让更多人也能获得比较好的医疗服务。”

患者不用奔波

专家触手可及

智能体最大的好处是患者不用来回奔波,通过手机就能咨询专家,便捷性强、可及性强、隐私性强。而且智能体覆盖面广,平时挂不到专家号的患者都能先通过AI问诊专家。

46岁的王晴(化名)就是通过智能体认识的毛洪京。“因为睡眠问题,我已经辗转了很多地方,也吃了很多药,都没有改善。”王晴来自陕西,在智能体一问一答的交互中,确定了自己可能是重度睡眠障碍患者,系统建议她线下就医。通过智能体关注到王晴的病情后,毛洪京的助理主动联系了她,并帮助她从陕西来到杭州就医。

患者正跟毛洪京智能体对话

此外,AI填补了“深夜需求”空白——在安诊儿上,深夜打电话给毛洪京智能体的用户有很多,多是因焦虑难以入眠的年轻人,智能体此时化身“守夜人”,24小时不间断服务。

目前在毛洪京智能体上进行咨询的用户,已覆盖全国342个城市。正如毛洪京说的:“失眠的群体特别多,睡不好就特别痛苦,尤其半夜辗转反侧的时候,他们多么渴望有一种方法能够让他睡着了。如果让西藏这些医疗相对比较技术不是那么强的地方,也能获得比较好的医疗资源,这也是我们的初心。”

AI并非简单问答机器

可支持从诊断到管理的全流程

在毛洪京看来,AI技术的加持,让医生智能体获得了更好的发展机遇。

“我失眠了,怎么办?”——这是AI医生最常被问到的问题。毛洪京介绍,AI智能体通过多轮交互,能够模拟医生的问诊逻辑,帮助患者进行初步的诊断和管理。

“最开始,AI只能给出一些‘正确的废话’,比如‘你要注意运动、注意饮食、注意睡眠卫生’。但现在不一样了,AI会像医生一样,一步步追问你的症状,比如‘你失眠多久了?’‘白天有没有不舒服?’‘睡前有没有特别焦虑的事情?’”

此外,AI通过分析患者的长期睡眠数据,也可帮助医生更好地理解患者的病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在蚂蚁医疗大模型的技术助力下,毛洪京医生智能体并非简单的问答机器,而是深度嵌入诊疗全流程。毛洪京说,“已经接近我50%的诊疗能力了。”

“AI的作用更多是辅助诊断和管理,而不是完全替代医生。”毛洪京医生强调,“尤其是对于有严重情绪问题的人,AI会建议他们立即寻求线下医生的帮助。”

毛洪京智能体正跟失眠患者做多轮问答以了解病情

与传统的接诊方式相比,智能体可为医生提供更全面的患者信息参考和AI辅助诊断,缓解当前医疗资源紧张的局面,正如毛洪京说:“希望未来,AI可以帮助解决80%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让医生有更多时间处理疑难杂症。”

安诊儿的实践

是浙江AI进化的民生普惠之路

除了毛洪京医生外,安诊儿APP上还上线了多个浙江省内名医的AI分身,并已在全省1800多家医疗机构上岗,集成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20余项医疗健康服务,累计服务近3000万人次。

毛洪京回忆:“北京的一家媒体来实地调研,看到我们的智能体后很惊讶。他说,原来人工智能加医疗,可以走得这么深。在他的认知当中,可能还认为只停留在概念层面,没想到,其实我们都已经在实践应用了。”

当有人还在担心DeepSeek如何落地之时,安诊儿的实践正在证明:浙江AI的进化之路,正是一条将技术理想与民生普惠深度融合的路径。

安诊儿app上的陪诊叫号提醒服务

持续的技术探索,让安诊儿的智能底座更加坚实。作为全国首个省级官方AI健康应用,浙江的数字化基础和政策支持为AI在医疗领域的探索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蚂蚁集团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帮助安诊儿实现了AI与医疗的深度融合。

安诊儿依托浙江省卫健委的支持和蚂蚁医疗大模型能力,打通了全省专业医疗机构数据,拥有千亿级医疗文本语料,经过了医患诊疗、药厂等真实场景问答的多任务微调,以及数百个专业医学团队、医生标注数据的强化学习。

其中,蚂蚁医疗大模型已成为业内应用场景最丰富、与医疗机构、医生、医院共建最深的垂类大模型之一。今年3月初,国内权威医疗大模型评测平台 MedBench 更新的榜单显示,蚂蚁医疗大模型以评测榜单 97.5、自测榜单 98.2 的高分再夺双料冠军。

国内权威医疗大模型评测平台MedBench评测榜单截图

同时,“安诊儿”也不满足于此,而是坚持让AI飞入寻常百姓家:

通过全国首个可陪诊的数字健康人,可为患者提供全流程陪伴就医服务,70岁的陈幼娟即使一个人看病也不会手忙脚乱了。

通过打通全省专业医疗机构数据,全省1800家医院六个月的检查报告可一键唤起,让“AI口袋医生”为你讲解。

安诊儿APP上的AI报告解读功能

当复杂的算法代码与千万次挂号问诊的市井需求共振,浙江用“安诊儿”证明:技术的使命是化作寻常百姓家的温暖灯火。这或许正是中国AI进化最动人的注脚。

“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钱江晚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