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20·2025在杭开幕 | 展览研讨同期呈现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27 21:20 3

摘要:“TOP20·2025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开幕式现场2025年8月23日下午2点30分,浙江美术馆二楼中央大厅,由中国摄影家协会、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中国摄影》杂志、浙江省摄影家协会、浙江美术馆承办的“TOP20·2025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在杭州正

“TOP20·2025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开幕式现场2025年8月23日下午2点30分,浙江美术馆二楼中央大厅,由中国摄影家协会、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中国摄影》杂志、浙江省摄影家协会、浙江美术馆承办的“TOP20·2025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在杭州正式开幕。李舸宣布展览开幕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摄协主席李舸宣布展览开幕。中国摄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于德海,浙江省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曹鸿分别致辞。于德海致辞

中国摄协原副主席、解放军画报社原社长柳军,浙江省司法厅党委副书记、副厅长、一级巡视员劳泓,浙江省文广旅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广洲,中国文联摄影艺术中心培训处处长刘晓丽,浙江省摄协主席王小川、名誉主席吴宗其,浙江美术馆馆长应金飞,《中国摄影》杂志社总编辑李波,以及浙江省摄协主席团成员、各市摄协主席,兄弟省市摄协领导嘉宾,学界、艺术界专家学者,本届“TOP20”入选艺术家等出席开幕式。浙江省摄协秘书长沈峰主持。

于德海在致辞中讲到,历届“TOP20·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秉持创新精神,突出新锐品格,成为探索摄影前沿的重要平台。本届展览艺术家的作品既深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立足当代实践,在数字影像技术快速迭代的背景下,展现出创造性运用科技成果的艺术自觉和构建中国特色视觉范式的文化自信。期待更多青年摄影人才秉持艺术真诚,追求摄影理想,辛勤耕耘、潜心创作,共同收获摄影艺术的丰硕果实,为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摄影力量。

曹鸿致欢迎词

曹鸿在致辞中表示,“TOP20”展览十四年来始终坚持“新锐”定位,推出了160位/组创作者的影像实践。本届展览在新质技术浪潮中探索影像语言的创新表达,展现了青年艺术家对时代的敏锐洞察。希望广大摄影家以此次展览的举办为契机,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用影像讲好浙江故事,见证时代发展。

为艺术家颁发入展证书为艺术家颁发入展证书

在开幕式上,陈秋作为策展人代表介绍了展览总体情况,嘉宾分别为20位入选艺术家颁发了入选证书,刘轶恒作为艺术家代表发言。本届展览共征集到1379位摄影师,总计1966组作品投稿。评委会由李树峰、宋靖、王小川、杨小彦、高世强、曾玉兰、李波7位评委组成。经过初评、复评和终评三个阶段,以及最后的公示环节,陈浩、陈一丁、冯铉淇、郭备华、冷文、黎晨驰、李森、刘轶恒、施金宇、孙彦、唐立波、沃若甲、解睿、严翔、杨文彬、俞诵陶、占有兵、张玉林、赵梦佳、朱露晗(按拼音为序排列)20位艺术家最终脱颖而出成功入围。

“TOP20·2025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展览现场

“TOP20·2025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展览现场

据浙江省摄协主席、“TOP20·2025”评委代表王小川介绍,本届展览呈现出中国摄影新锐力量的五大鲜明特征。一是强烈的跨界融合意识;二是从静态影像向动态叙事的显著转向;三是创作者具有前瞻性的策展思维;四是青年创作者展现出蓬勃的探索精神;五是将传统文化基因与前沿科技智慧相融合。本届展览的作品表现出深刻的人文思考,为中国摄影的未来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可能性。

作为中国摄影界最具影响力的青年摄影家孵化平台之一,“TOP20”展览自2011年创办以来始终秉持“鼓励创新、突破边界”的理念,持续推动着中国当代摄影的创新发展。本届展览清晰映射出创作者对“摄影何为”的深度体察,20位新锐摄影师关注周遭,力图超越现实的表象。在他们的作品中,影像不再是创作的终点而是观念的起点,与现成品、文本、数据乃至虚拟环境交织共生,作品成了关于视觉结构、叙事方式乃至“真实性”迷思的可视化文本。这种突破性的探索,在数字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显得尤为珍贵,体现出摄影家们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重新定义着摄影艺术的边界。

展览中一款名为“点云相机”的装置,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创作者陈浩将激光传感器技术转化为艺术创作工具,通过采集现实世界的立体信息来“观看”世界,并在屏幕上以点的形式呈现,照片中每个点的黑白灰程度,直接反映了被激光照射物体到相机的距离。这种将工业技术转化为艺术语言的尝试,在精确测量与诗意表达之间建立了平衡。

“宜兰河”系列 陈浩

当数字技术不断突破影像创作的边界时,一些艺术家选择回归传统媒介,从中寻找新的表达可能。黎晨驰的《窃贼日记》就是这样一个富有启发性的案例。作品通过将照片转印于丙烯着色的宣纸或画布,叠加手工压痕与笔触,不仅模糊了摄影与绘画的边界,更在物质化的创作过程中,为每一幅作品注入了不可复制的独特性。这种创作方式既是对传统技艺的致敬,也是对数字时代复制图像泛滥的深刻反思。

窃贼日记”系列 黎晨驰

在人工智能技术日益成熟的背景下,影像创作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观念变革。孙彦的《源自阴影的静物》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观察窗口。这组由AI生成的超现实主义图像,其造型灵感源自早期物影摄影中的阴影形态,艺术家通过将照片中的阴影再次转化为物体,完成了一个精妙的观念循环。作品在数据与实体、虚拟与真实之间搭建的视觉迷宫,引发观众对影像本质的深层思考。

“源自阴影的静物”系列 孙彦

这三件作品虽然采用了截然不同的创作路径,从硬件创新到传统工艺,再到算法生成,但不约而同地指向同一个核心命题:在图像生产机制发生根本性变革的今天,摄影艺术如何通过自我更新来保持其独特的思辨价值?这些作品共同构成了中国当代摄影面对数字洪流时颇具启发性的回应方案。

作为配套活动,8月22日下午,20位参展艺术家在浙江美术馆展览现场举办了一场网络直播导览,反响强烈。

“TOP20·2025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研讨会现场

在展览开幕当日上午,展览学术研讨会率先举办,特邀专家学者、策展人等围绕“日常经验与媒介自觉”主题作交流发言,并与参展艺术家、业界专家等开展讨论。本次研讨会主题为“日常经验与媒介自觉”,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副院长、艺术家高世强,中国艺术研究院摄影与数字艺术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李镇,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策展研究员郑梓煜,艺术家、策展人、第八届横滨三年展艺术总监刘鼎,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春辰分别做主题发言,并与“TOP20”展览入选者与各地到会嘉宾进行对话。

“TOP20·2025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由浙江省摄影家协会、《中国摄影》杂志社、浙江美术馆联合会承办。此次展览将持续至9月14日。

时间:2025年08月22日-09月14日

地点:浙江杭州·浙江美术馆

主办:中国摄影家协会、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承办:《中国摄影》杂志社、浙江省摄影家协会、浙江美术馆

参展艺术家:陈浩、陈一丁、冯铉淇、郭备华、冷文、黎晨驰、李森、刘轶恒、施金宇、孙彦、唐立波、沃若甲、解睿、严翔、杨文彬、俞诵陶、占有兵、张玉林、赵梦佳、朱露晗

前往邮局订阅或拨打邮政订阅热线11185咨询

登录中国邮政报刊订阅网订阅

来源:中国摄影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