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记得十年前看《谁的青春不迷茫》时,是否有因自己的迷茫获得了共鸣而落泪;十年后看《等一切风平浪静》时,因某些故事、某些描写而几度热泪盈眶。才突然意识到,原来文字依然可以治愈我。
不记得十年前看《谁的青春不迷茫》时,是否有因自己的迷茫获得了共鸣而落泪;十年后看《等一切风平浪静》时,因某些故事、某些描写而几度热泪盈眶。才突然意识到,原来文字依然可以治愈我。
如何看待人生里的那些急风骤雨?
或许全身湿透也算是人生最好的洗礼。
上周六公司年会那天开始阅读这本书,看到上面那句话时真的深受触动。下午前往年会现场的路上暴风雨来袭,公司群里大家就着大雨发表了各种感想。我很想将上面那句话复制粘贴发到群里,但还是作罢了。就像有些情绪只能说给懂的人听一样,有些话也要分享给懂的人看才有意义。
记得同组的同事也是来自湖南郴州,但是不太确定,看到上面那段故事时,本想着以后有机会要确认一下。年会当天刚好“逮住机会”趁机问了一下,得到确认后问了句:“你们郴州有个作家你知道吗?”“不知道。”“他叫刘同。”“不认识。”心想:好吧……有那么一点点恨铁不成钢,竟然不认识?!但随后又释怀了,也不是本地人就会认识。何况对方又不爱看书。
关于父亲的故事,可能因为自己早年丧父,日常的故事也能戳中泪点,但是上面那段情真意切的描写真的能让我爆哭。真好,对父亲的误解得以解除,彼此更加靠近、更加理解,真让我羡慕至极。“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又羡慕了,未来的自己能够实现曾经的自己的梦想,也是一件令人很欣慰的事。不知道十年后的自己,能不能让今时今日的自己感到骄傲。虽然如今的我,有了十年前的我所没能达到的高度,但依然有很多想做依然做不到的事情。今后我会更加努力,让未来的自己变成更好的模样。
两年前给弟弟和小侄女拍合照的时候,发现弟弟很像爸爸。看到上面那段描写时,真的又狠狠戳中了我的心,我不禁想,要是拿弟弟的照片去使用特效,我是否就可以看到老去的爸爸的模样?怕不是又会哭死吧……只能作罢。有些遗憾,只能永远深埋心底,不去挖掘,便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
很多时候,我都只是“没出息”地想睡个好觉,别无所求。在这点上又获得了共鸣,真好。照顾好自己,才是重点啊。
想起了很多阶段性的好朋友,想起了即使我不善言辞却依然被很好善待着的那段过往。还是会觉得难过,曾经那么要好、那么亲密的关系就那样渐行渐远了。可是,大家行进的轨道不同了,分开是在所难免的。只能希望各自都在朝着自己想要奔赴的远方迈进,各自在同一片星空下闪闪发光地生活着。
重新找回了读书的意义。
本书有很多催泪的地方,但是看到这里的时候真的忍俊不禁。想到了哥哥之前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不过他当时做的是关于智商的测试,好像是上百来道题,他一一做完了,以为终于可以知道自己的智商有多高了,结果却是要付费才能揭晓答案。当时可把他气坏了,倒是没有被整抑郁了(笑),而是直接反手举报了,可把我笑死了,还好自己做了几道题就放弃了。
我决定这次真的要重新开始好好写日记了,一定一定要坚持!!携号转到移动真的又把我逗笑了,这样的“任性”简直太棒了,被可爱到了!
去搜索了这首歌来听,发现评论区有很多“同”道中人。我才后知后觉地明白了一个道理,虽然我从作者的文字中获得了共鸣,但是我对于作者所偏爱的歌曲却听不出来他的偏爱因何而来。这却丝毫不妨碍我对他的文字的喜爱,有相同点我们可以有共鸣,不同点我们也可以相互鉴赏,即使不喜欢,也要学会尊重。
我真的很少会好好写读后感,即使是自己阅读过程中深受触动的也一样。但是我又想从这本书开始,好好记录下自己某些感想。而不只是一本接着一本阅读,让自己只成为了某些书匆匆的过客。要记录下“相处”的时刻,才不枉“在一起过”。@刘同如果你能看到,想对你说声谢谢,谢谢你让我在文字中又看到了自己。虽然你“害”我哭了好几回,但是眼泪擦干后我又重拾了希望,我觉得自己又可以了,我又有勇气去面对生活,微笑着的那种。等一切风平浪静,谢谢你对我的祝福。
来源:书法小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