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财报显示,巨子生物上半年收入为31.13亿元,同比上涨22.5%;净利润为11.82亿元,同比增长20.6%;毛利也较去年同期增加21.5%至25.42亿元。
风波之后,巨子生物半年报仍然亮眼。
来源 | 聚美丽
作者 | 飘 飘
今日晚间,巨子生物(02367.HK)在港交所发布截至6月30日的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多项核心指标稳健增长。
财报显示,巨子生物上半年收入为31.13亿元,同比上涨22.5%;净利润为11.82亿元,同比增长20.6%;毛利也较去年同期增加21.5%至25.42亿元。
可以看出,依托于美妆行业近年的技术风口,“国内重组胶原蛋白第一股”巨子生物增长仍在延续。
5年时间(2020-2024年),巨子生物的营收增长1.34倍,而毛利率也始终维持在80%+的超高水平。其超高净利也引发行业普遍关注,虽然净利率从24年全年的40.8%小幅下滑至38%,但半年净利润额仍高达11.82亿元。
巨子生物在今年上半年经历市场动荡,但无论是半年报还是市值都呈现出较强的业务韧性和增长态势。
今年上半年,巨子市值一度涨至909.20亿港元(约合人民币836.76亿元)。今日(8月27日)傍晚,巨子生物的收盘市值为587.39亿港元(约合人民币540.57亿元),市盈率为26.38倍。
△图源:百度股市通
收入31亿VS毛利25亿,毛利率保持80%+
在财报中,可以看到巨子生物有以下几点值得关注:
自上市以来,连续三年半年报呈营利齐高增长;
可丽金半年突破5亿,有望成10亿级品牌;
可复美卖了25.42亿,同比增长22.7%;
多渠道精细化运营显效,可复美线下专卖店达24家;
在京东自营推动下,电商直销大涨133.6%至3.91亿元;
线下直销收入暴增74.3%,达1.18亿元。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对比往年半年报来看,巨子生物已连续三年营利高增长,且按此估算今年有望突破60亿。
不仅如此,对比巨子生物近三年半年报来看,其毛利稳步增长,毛利率更是维持80%+的高水平。尤其是其今年上半年31亿收入下,毛利竟高达25亿。
这既源于行业特性,也侧面印证巨子生物具备技术壁垒深厚、品牌溢价显著、成本管控得当等优势,同时依托消费者需求旺盛、对价格相对低敏的市场环境,形成发展支撑。
护肤业务大涨24.2%,可丽金有望破10亿
依托重组胶原蛋白技术的先发优势,近年来巨子生物逐步形成多元化产品矩阵,业务规模持续扩张,最终成长为营收达数十亿级别的生物科技企业,并于2020年底在港交所成功上市,正式进入资本市场。
虽说巨子生物起家于医用敷料,但近年来在功效性护肤市场的高增长,以及重组胶原蛋白技术在获客层面的人群机会,其功效性护肤品板块的收入已远超前者,且差距仍在持续扩大。
财报显示,巨子生物旗下含专业皮肤护理产品(功效性护肤品和医用敷料)与保健食品及其他两大业务,在今年上半年的收入均双位数增长。
其中,功效性护肤品收入同比大涨24.2%至24.10亿元;医用敷料则为6.93亿元,同比增长17.1%,主要原因在于其产品矩阵的进一步丰富。
△图源:巨子生物财报
对此,巨子生物也在财报中强调,其总收入增长主要受益于专业皮肤护理产品的强劲表现,尤其是功效性护肤品的畅销,与其全渠道持续推进精细化运营、提升品牌影响力,以及明星产品的迭代:如可复美焦点面霜的放量,可丽金大膜王3.0上市。
作为巨子生物的核心品牌,可复美与可丽金,其双轨发展护肤+医用敷料两者的强心智与强复购,致使细分业务及整体的高增。
从最新财报来看,可丽金上半年营收入同比上涨26.9%至5.03亿元,占总收入比重为16.1%。基于此,巨子生物有望手握两大10亿级超级品牌。
△图源:巨子生物财报
财报披露,可丽金快速增长主要在于两大原因:其一,持续拓展线上渠道,从而提升品牌知名度;其二,明星单品大膜王的升级迭代,并渗透市场。
而可复美则稳定发挥,上半年收入达25.42亿元,占总收入比重为81.7%,同比增加22.7%。对此,巨子生物表示,可复美的稳健增长,与三大原因有关:1)拓展线上+线下渠道、优化运营策略,以及品牌声量扩大;2)市场对明星单品的认可度提高;3)药械产品矩阵的日渐完善。
多渠道精细化运营显效,可复美线下专卖店24家
在前文中也提到,巨子生物重视可复美与可丽金的渠道建设。作为一家头部上市美妆企业而言,全渠道的发展是长期主义的必然。其因线上渠道的流量、声量及人群触达快速优势,而线下渠道的纵深是一个品牌其造血能力的体现。
尤其,巨子生物这样的生物技术公司,在传统CS和KA、新锐集合店等之外,还具备OTC渠道优势。也正是在多渠道的扩张之下,巨子生物得以进一步增长。
据财报透露,目前巨子生物产品销售主要分为直销与向经销商销售两大板块,其中上半年74.7%收入源自直销,累计达23.25亿元。
而其直销渠道主要有三部分:1)电商及社媒平台上的在线直销DTC店铺;2)医院、诊所、连锁药房、化妆品连锁店及连锁超市;3)电商平台。
△图源:巨子生物财报
其中,巨子生物DTC店铺的在线直销收入为18.1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3.3%,占总收益比重为58.4%。这一增长与巨子生物强化多平台的精细化运营有关,如抖音精准触达目标客户+天猫自播及会员运营深化品牌影响力。
目前来看,该策略颇有成效,其主品牌可复美今年已登上多平台榜单TOP席位。如上半年最大型促销618中,可复美位列天猫美妆第16名,以及抖音美妆品牌第13名。
当然,该成效还源自巨子生物面向电商平台的在线直销,更是大涨133.6%至3.91亿元,主要系京东自营渠道的两大举措所致:其一,深耕美妆人群精细化运营,以此推动美妆类目快速扩张;其二,依托平台医疗生态资源,从而巩固健康类目的市场份额。
可见,巨子生物目前已依据平台特点,打造不同渠道的运营策略,从而推动新的增长曲线。
当然,巨子生物线下渠道的发展同样亮眼,其线下直销收入达1.18亿元,较去年同期暴增74.3%,主要原因在于拓宽KA、CS、连锁店等渠道,并加强门店营销及人员培训,以专业度+体验感双保险拉动销量增长。
尤其是,主品牌可复美目前已加速辐射线下渠道,其单品牌店已在西安、成都、重庆、杭州、南京、天津等城市布局,以此增加销售触点。同时,为了进一步增加获客,可复美还推出帧域密修系列新品,拓宽使用场景,多举措的驱动下提升收入。
财报披露,截至报告期末,可复美已在线下拥有24家全国专营店。而其他渠道也在持续辐射,其产品已入驻1700家公立医院、300家私立医院和诊所,超过13万家速锁药房门店和6000家CS/KA门店。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巨子生物还在加紧布局海外的线下市场。如今年8月,可复美产品落地韩国新罗免税店,而在此前数月还入驻马来西亚屈臣氏。
△图源:可复美微信公众号
可见,通过渠道精细化运营与多元化布局的协同推进,巨子生物两大核心品牌在报告期内实现了营收与利润的双重提升。这进一步说明,企业与品牌要长期保持行业高水平竞争力,既需依托科学技术、成分壁垒等关键要素筑牢根基,也需契合多渠道共生共长的特点,实现运营与渠道的同频发展。
胶原蛋白之争过后,巨子的回顾与展望
自2025年年初至今,巨子生物在技术壁垒方面遭遇了两轮舆论风波。
基于此,其在财报中也对上半年及未来进行了回顾及展望。巨子生物认为,上半年充满着跌宕起伏,也在在此期间有两大收获:
一方面,其直面变化和挑战的背后,体现了企业的韧性与凝聚力;
同时另一方面,也窥见了企业内部需要持续学习与前进之处,因此巨子生物按照既定略规划,顺利开展产品上新、品牌宣传、渠道拓展等工作,并持夯公司在技术研发、供应链效率、组人才建设等方面的竞争力。
据此,巨子生物继续强调,“尽管今年Q2面临一定的外部因素影响,但企业自上而下始终一心,并坚信长期主义方向,从而推动业绩平稳推进。”
在此之下,巨子生物继续深耕科研,还不断探索和拓展重组胶原蛋白的应用边界,期间获得了《具有增发护发功效的重组人XVII型胶原蛋白及其应用》(中国发明专利:ZL202410686123.9)、《I型重组胶原蛋白、其金属螯合物及美白化妆品》(中国发明专利:202410932513.X)等重要专利授权,从而将核心成分的研究拓展至护肤、美白等领域。
截至报告期末,巨子生物重组胶原蛋白分子库中的分子数量达50+种,这也为其继续拓宽研发领域赋能。
同时,巨子生物还持续上新,拓展多元化增长矩阵,如可复美重组胶原蛋白肌织修护次抛精华液(胶原棒 2.0)、可复美帧域密修系列两大新品分别添加了专研成分重组 IV 型胶原蛋白和 IV 型热塑胶原,锚定肌肤场景与痛点,以“成分-场景-需求”适配,筑产品差异壁垒,为第二增长曲线注入动能。
在上半年稳健经营的基础上,巨子生物业绩持续释放。而对于今年下半程,巨子生物将在三大方向渗透:其一,加强科学技术研究和产业化探索;其二,加强品牌宣传建设和消费者沟通,沉淀品牌资产,为长期发展夯实基础;其三,将各渠道的运营进一步精细化,在变化中继续沉淀。
可见,巨子生物这场硬仗,向市场证明其技术与品牌的长期主义。正如,其在财报中所言,“我们相信,短期影响终会过去,而公司的长期竞争力并未被磨灭,巨子人依然会心怀理想,迈步向前。”
信息来源:巨子生物财报、可复美官方公众号、天猫大美妆等
视觉设计:乐乐
责任编辑:高高
从治病到“求美”,皮肤科领域正经历时代变革。求美者需求推动“整全护肤”理念兴起,它融合护肤品、医美与生活方式,提供个性化整合方案。
来源:聚美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