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保”中报③阳光保险答卷:“知心阳光”如何释放新动能?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27 22:40 3

摘要:市场利率持续下行、分红险强势回归C位;“反内卷”号角吹响、“报行合一”加速;险资举牌创新高,权益配置步伐加快……2025年上半年,中国保险业高质量转型不断向纵深推进,迎来新一轮的结构性变革。

市场利率持续下行、分红险强势回归C位;“反内卷”号角吹响、“报行合一”加速;险资举牌创新高,权益配置步伐加快……2025年上半年,中国保险业高质量转型不断向纵深推进,迎来新一轮的结构性变革。

在不确定性变量增多、竞争模式重塑的大背景下,作为市场“风向标”,上市险企的经营表现与战略方向无疑是业界参照的重要样本,承载着行业探索高质量发展的期待。

日前,阳光保险集团披露2025年中期成绩单,从数据来看,上半年阳光保险无论是总保费、净利润还是总资产规模都保持了稳中有进的态势。

此外,上半年集团内含价值较去年末实现双位数增长;阳光人寿新业务价值可比口径同比增长超40%;阳光财险承保综合成本率进一步优化。

常言道,战略是企业发展之舵。那么,阳光保险是如何保持韧性成长的,在核心战略层面做了什么?

专注价值

穿越转型变革周期

从规模为王到效益优先,从增量扩张到存量精耕,当前中国保险业正慢慢告别过去“跑马圈地”式的高速扩张时代,在转型调整中迈入讲究质量、追求扎实的新周期。

在这样的变革浪潮里,稳健经营、价值发展的理念在阳光保险最新披露的中期业绩报告中得以体现。

业绩公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阳光保险总保费收入808.1亿元,同比增长5.7%;归母净利润33.9亿元,同比增长7.8%。作为衡量保险公司长期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标,阳光保险的内含价值较去年末增长11%至1284.9亿元。

集团整体业绩的增长,离不开阳光保险旗下寿险和财险两大核心业务板块的贡献。

寿险板块,在监管引导人身险业强化资产负债匹配管理,防范利差损风险的背景下,阳光人寿有序推进产品结构转型。业绩公告显示,阳光人寿上半年新业务价值40.1亿元,可比口径同比增长 47.3%。在个险业务方面,浮动收益型产品与保障型产品占比超50%,同比提升26个百分点。

历史数据显示,阳光人寿的新业务价值已经连续多个报告期保持双位数增长,其中2023年新业务价值可比口径同比增长44.2%,2024年同比增长43.3%。

落眼财险板块,在行业强化精细化管理的趋势下,阳光财险也在加快推动业务结构升级,业绩公告显示,上半年承保的家用车保费占比同比提升3个百分点;新能源车险保费占比同比提升2.1个百分点;非车险保费收入占比同比提升4.5个百分点至50.6%。

其实,阳光保险价值创造能力与经营品质不断提升的背后,有着清晰的战略指引。2023年,阳光保险集团提出了全面布局建设以“科技阳光”“价值阳光”“知心阳光”为核心的“新阳光战略”。如今两年多过去,于阳光保险而言,“新阳光战略”当中的“价值阳光”已不再是抽象的战略概念,而是深入业务的经营表现。

客户为锚

“知心阳光”释放新动能

细加观察不难发现,近年来,阳光保险所提的“价值阳光”与“知心阳光”两大战略支点并不是割裂独立的,而是相辅相成、互为依托。

“知心阳光”的战略内涵,是以“爱与责任”的企业文化为底色,将客户思想作为战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致力于让阳光成为客户的知心朋友。在这样的战略牵引下,阳光保险逐渐将理念转化为产品创新与服务升级的落地实践。

之所以这么说,比较直观的体现是,在产品与服务供给上,阳光保险既没有选择闭门造车,也没有陷入同质化误区,而是以客户需求为锚点,努力倾听客户的真实反馈与服务评价。

业绩公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阳光人寿全面启动的“客户需求感知计划”便是典型举措,其以客户体验官队伍为抓手,实施了广泛的客户需求调研,凭借深度的客户需求洞察,优化客户分类经营体系,加大产品与服务体系的布局。

具体来说,在产品创新上,阳光人寿为精准匹配银发客群养老保障需求,加大养老金融领域保险产品创新设计力度,丰富个养产品矩阵;深度对接医改背景下客户差异化保障缺口,重点布局医保目录外创新药、特药保障功能;为匹配新经济周期下客户多元化的财富管理需要,优化升级财富管理功能产品,加速拓展浮动收益型产品版图,构建四大类13款浮动收益产品矩阵。

在服务端,阳光保险亦将客户评价作为服务优化的标尺。公告显示,阳光人寿通过建立服务产品“四性”分级评价标准,升级服务设计与质量管控要求,不断完善“知心阳光”服务体系建设,并在居家养老和健康管理等服务内容上持续突破。阳光财险则围绕个人客户搭建“六维”客户画像体系,构建“四性”服务综合评价模型,打造覆盖“咨询-投保-理赔-触达-服务”的全流程智能化闭环服务体系,围绕团体客户持续深化“伙伴行动”风险管理服务,建立针对整体服务能力评价的ABCD分级体系和针对专业技术能力评价的L1—L4分级标准,进一步促进公司风险管理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的提升等。

可见,在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市场利率持续下行的大趋势下,在国家产业经济愈加强调防重于赔、事前预防的诉求下,阳光保险产、寿板块围绕客户核心需求与核心痛点而进行的产品与服务升级,既回应了民众对健康养老、财富管理以及产业端“风险减量”服务的旺盛需求,也与保险业从“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的转型方向相一致。

当然,无论身处深度调整的转型期,还是高速增长的红利期,“客户乃企业生存之根”一直是从未改变的经营本质。

“国之大者”

“知行合一”践行“爱与责任”

从更高维度审视“知心阳光”战略,会发现其不仅面向客户落地客户思想,也在面向社会承担企业责任。

这种定位与国家对保险业的发展要求高度契合。2024年9月,国务院发布的保险业“新国十条”就重点突出了保险业高质量发展“服务优先”的导向,引导行业在服务民生、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上主动作为。

在此之前,2023年10月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也强调,要发挥保险业的经济减震器与社会稳定器功能,并明确提出,金融业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业绩公告显示,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方面,2025年上半年阳光保险提供风险保障35万亿元,投资余额逾4800亿元;聚焦小微纾困解难,为中小微企业提供风险保障近1.2万亿元;支持科技创新方面,提供各类科技保险保障约370亿元,覆盖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全链条;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上,为336个“一带一路”项目提供风险保障739亿元,覆盖沿线63个国家和地区。

阳光保险还积极护航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农业保险、涉农保险、乡村人口人身保险共计830亿元;不断丰富普惠保险产品供给,精准覆盖新市民、残疾人、老年人等重点群体,提供大病保险、长护险、惠民保、防贫保等各类普惠性保障16万亿元,向近60万人次支付赔款约20亿元。

在我国加快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促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背景下,保险业也立足风险管理与价值投资优势,把握绿色发展机遇。业绩公告显示,阳光保险持续扩容绿色保险,上半年为305万次企业及个人提供绿色保险保障近7.5万亿元,提供赔款支持约27亿元;加大投资力度支持绿色产业发展及绿色转型领域,可持续投资余额超640亿元,其中绿色投资超220亿元。

从实体经济到小微纾困,从科技护航到“一带一路”,从乡村振兴到民生普惠,再到绿色低碳发展,阳光保险以一项项“知行合一”的具体行动,将“爱与责任”的企业文化落到了服务国家战略、回应民生需求的实处,这也为“知心阳光”战略注入了更深厚的社会内涵与时代价值。

在自然界,有阳光的地方就有希望。在金融界,希望有更多保险企业带来的除了希望之外,还有更多的温暖、价值、责任。

来源:中保新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