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唐朝有位皇帝前半辈子雷厉风行,后半辈子荒唐透顶。今天还是万人敬仰的圣明天子,明天就成百姓唾骂的昏庸之主。要没后边二十年,他真能当上“千古一帝”。他就是唐玄宗李隆基。
唐朝有位皇帝前半辈子雷厉风行,后半辈子荒唐透顶。今天还是万人敬仰的圣明天子,明天就成百姓唾骂的昏庸之主。要没后边二十年,他真能当上“千古一帝”。他就是唐玄宗李隆基。
倒霉催的童年
公元685年,李隆基出生在洛阳。本是个含着金汤匙的皇子,结果他奶奶武则天搞事情。亲爹李旦被从皇位上踹下来,七岁那年更惨,亲妈窦氏被武则天秘密处死,连尸首都没找着。
这么小就遭这么大罪,换了谁都扛不住。李隆基倒是想通了,皇宫这地方没实力就是块肥肉。他开始偷摸学本事,看人脸色过日子。
十年八年的观察学习,硬是给他练出套生存法则。公元710年,李隆基回到长安,早已不是当年怂包样。他天天往军营跑,跟禁军将领拜把子。那些当兵的真吃这套,后来全成了他的铁杆兄弟。
斗倒亲姑姑
李隆基第一个狠招用在亲姑姑太平公主身上,这位公主可不是善茬,在朝堂上那可是说一不二的主儿。刚开始压根没把侄子放眼里,觉得就是个毛头小子。
李隆基表面装孙子,背地里憋大招。公元713年7月,太平公主准备动手夺权。李隆基直接先发制人,把公主心腹岑羲、窦怀贞全宰了。太平公主吓得躲进终南山,三天后回来等死。
这场宫斗戏码看得人脊背发凉,李隆基下手稳准狠,硬是把朝廷大权攥手里,那年他才二十八岁,真够狠的。
开挂的二十年
掌权后的李隆基跟开了挂似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姚崇当宰相,把朝廷机构大换血。原来九个宰相扯皮的破事儿,改成中书令一人说了算,办事效率蹭蹭上涨。
经济上派宇文融全国查户口、量土地,搞明白家底有多厚。还给老百姓发福利,重新入户籍的免六年税。这政策一出,全国户籍从六百万飙到八百多万。
还把辽西抢了回来,跟吐蕃干二十仗赢十八场,连后突厥都给灭了,这战绩快赶上他太爷爷李世民了。
五十岁开始“享受”人生
到了五十岁,李隆基突然觉得该享福了,早朝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最要命的是用了李林甫当宰相,他专搞阴谋诡计,把朝廷弄得乌烟瘴气。
后来换成杨国忠,直接把土地限购令废了,豪强们乐开花。没几年功夫,全国过半农民的地被抢光。农民没活路,只能当流民。
另外,李隆基为图省事,把征兵权、财政权、人事权全塞给节度使。这些军阀拿着权力当土皇帝,朝廷根本管不住。
晚年差点饿死
公元755年冬天,安禄山反了。七十一岁的李隆基这才慌神,派哥舒翰带兵平叛。结果潼关惨败,叛军直逼长安。
李隆基带着杨贵妃兄妹连夜跑路,把长安百姓扔给叛军。走到马嵬驿,禁军哗变逼他处死杨国忠,杨贵妃也被白绫勒死。
等逃到成都后,太子李亨已经在灵武称帝。李隆基彻底成太上皇,晚年被亲儿子软禁在太极宫。78岁死的时候,身边就两个老太监伺候。
毁誉参半的一生
李隆基前三十年从落魄皇孙杀出血路,中间二十年打造开元盛世,最后二十年把家底败光。他要是早死二十年,史书绝对捧成千古明君。
最讽刺的是,自己亲手提拔的安禄山成了自己的掘墓人。当年为显示皇恩浩荡,给安禄山兼任三镇节度使,结果养出个超级军阀,这操作跟玩火自焚没区别。
结语
要说李隆基冤也不冤,前半辈子攒的资本,后半辈子全赔光。历史不讲情面,只看结果。他给唐朝续了百年辉煌,也亲手按下衰败快进键。
老百姓最倒霉,开元年间过上好日子,转眼掉进安史之乱的深渊。长安城被叛军洗劫,饿死的人“横尸满街”。这前后对比,搁谁都得骂娘。
当皇帝的难处就在这儿,一辈子如履薄冰,半点错不能犯。李隆基用人生证明,从明君到昏君,有时就差个心态转变。前半生有多英明,后半生就有多讽刺。
来源:趣史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