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8月25日至27日,第十七届闻景古中医文化交流大会在贵州省贵阳市成功举办。本次大会由国际非药物疗法协会古中医文化与技术传承分会主办,闻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与贵州闻景堂中医健康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承办,并获得了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国医堂馆服务分会的大力
2025年8月25日至27日,第十七届闻景古中医文化交流大会在贵州省贵阳市成功举办。本次大会由国际非药物疗法协会古中医文化与技术传承分会主办,闻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与贵州闻景堂中医健康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承办,并获得了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国医堂馆服务分会的大力支持。会议以“守正创新,传承发展”为核心,致力于深入挖掘古中医智慧,推动中医药在新时代的广泛应用,为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赋能。
当日,众多权威专家与行业代表齐聚贵阳,围绕古中医技术的实践与应用,共促学术提升。出席会议的嘉宾包括:贵州省民间中医中草药发展促进会主席左定超先生,闻景古中医创始人、闻景研究院院长、国际非药物疗法协会古中医文化与技术传承分会会长张光华先生,闻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恭印先生,乐悠悠健康管理(海南)有限公司总经理刘荗林先生,闻景古中医高级学术讲师赵启嫣老师,闻景古中医贵州、广西省区经理田国海先生,闻景古中医广东省区经理汪立丰先生,闻景古中医福建省区经理陶小凤女士,闻景古中医云南省区经理徐贤江先生,闻景古中医山西省区经理王煕盛先生,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医专家学者、行业从业者及文化爱好者,共同探讨古中医理论与现代健康的深度融合。
多元议程立体呈现,古中医智慧熠熠生辉
大会历时三天,议程设置科学严谨、内容覆盖广泛,全面呈现了古中医的现代价值。首日,张光华老师以“闻景脉法”体系作开幕授课,张老师深入浅出,将传统中医脉诊与五运六气学说深度结合,通过把握天地时空(五运六气)的周期性变化规律,来解读人体脉象所反映的内在脏腑气血状态,系统阐释了该脉法在辨证施治中的独特优势与实操要领。会上,张老师还结合公司未来战略规划,清晰勾勒出闻景古中医技术传承与创新应用的双重路径。
此次大会,多位名医登台分享临床经验,赵启嫣老师就“五运六气与疾病分析”展开系统论述,并结合典型病例阐释气运变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引起多位与会医师的共鸣与讨论。
大会期间,特别表彰了一批在五运六气临床应用方面取得显著成果的学员,并授予他们“闻景古中医优秀传承人”荣誉称号,这份崇高的荣誉,不仅是对他们卓越成就的肯定,更点燃了现场全体中医师传承推广古中医技术的巨大热情。
与会者反馈热烈,学术与情怀共同成长
此次会议内容设置具有很强的前沿性和实用性,既有理论深度,又贴近临床实际。众多基层医生表示,通过本次大会对五运六气理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高度评价其临床价值。一位来自云南乡村的执业中医师分享道:“之前对季节变化引发的病证总把握不准,这次系统学习五运六气,帮我理解了天气、地气与人体疾病的关系,回去以后能更精准地为乡亲们做预防和调理。”另一位来自甘肃的诊所负责人认为:“五运六气不仅理论深邃,更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尤其在基层,资源有限,这类整体观指导下的诊疗思维,能帮助我们更快把握病机,提高疗效。”还有来自广东的社区医生提到:“大会教授的五运六气用法容易上手,适合基层推广,让我们在面对不同气候、不同体质的患者健康问题时更有底气。”
大会不仅是学术交流的平台,也成为行业同仁情感联结的纽带。休会期间,各位代表踊跃交流临床心得、分享案例经验,在思维碰撞中激发更多创新灵感。很多非专业出身的中医文化爱好者也认为此次会议内容通俗易懂,真正体现了中医“大道至简”的魅力。
守正创新担使命,凝心聚力启新程
第十七届闻景古中医文化交流大会的成功举办,不仅是一次学术研讨与技术交流的盛会,更是一次对中医本源的回归与展望。它再次证明,古中医不是尘封于典籍中的抽象理论,而是能够指导现代人健康生活的鲜活智慧。
中医的生命力在于传承,更在于创新。闻景古中医平台将以本次大会为新的起点,继续团结更多业内同仁坚守中医根本、博采时代新知,共同推进古中医学术体系的现代化应用与全球化传播,在传承中创新,在交流中共进,让古中医的智慧之光,照亮更多人的健康之路,也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注入源源不断的中国智慧。
来源:科技早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