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孩子,春分必做4件事,健脾疏肝,清浊并调,阳气足了生病少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3-20 11:26 3

摘要:春分到,昼夜均而寒暑平。这个时节阳气升发,却也是过敏性鼻炎高发期 —— 花粉飘散、冷热交替、湿度变化,让不少孩子喷嚏连天、鼻塞流涕。

春分到,昼夜均而寒暑平。这个时节阳气升发,却也是过敏性鼻炎高发期 —— 花粉飘散、冷热交替、湿度变化,让不少孩子喷嚏连天、鼻塞流涕。

作为中医儿科医生,我想提醒家长:利用春分阴阳平衡的特性调护孩子体质,能起到 "四两拨千斤" 的效果!

《素问・金匮真言论》言:"春气者,病在头。" 春分时节阳气上升,但孩子稚阴稚阳之体容易出现两种失衡:

1. 肝阳上亢引动伏痰

肝气随春气升发,若孩子素体肝旺(常表现为脾气急躁、睡眠不安),易引动鼻窍伏痰,导致鼻痒、清涕如注。

2. 脾阳不足湿浊内生

昼夜平分的气候特点易致脾胃运化失常,湿浊上犯鼻窍,表现为黏涕难擤、鼻甲肿胀。

3. 卫阳不固风邪侵袭

春分温差大,孩子腠理疏松,风寒 / 风热之邪易乘虚而入,诱发急性鼻炎发作。

1. 饮食调理:健脾疏肝,清浊并调

早餐必吃姜枣小米粥:生姜 2 片(驱寒)+ 红枣 3 颗(补气血)+ 小米 50g(健脾胃),晨起空腹喝,温煦脾阳

疏肝平肝饮:太子参 6g + 菊花 3g + 陈皮 2g(煮水代茶),缓解肝旺引起的鼻痒、揉眼

祛湿四神汤:炒山药 10g + 炒薏米 10g + 茯苓 8g + 莲子 6g(煲汤),改善黏涕、舌苔厚腻

2. 穴位按摩:通鼻窍,调阴阳

按揉迎香穴:鼻翼旁开 1cm,用拇指顺时针揉动 100 次,瞬间缓解鼻塞

推印堂至百会:用食指从眉心推至头顶,每次 3 分钟,清利头目

捏脊疗法:从尾骨捏提至大椎穴,每天晨起捏 3 遍,增强免疫力

3. 艾灸养护:温阳散寒,培元固本

艾灸足三里:外膝眼下 3 寸,每周 2 次,每次 15 分钟,健脾胃补后天之本

悬灸大椎穴:低头颈后最高骨下,悬灸 10 分钟,驱散寒邪(适合清涕多、怕冷的孩子)

4. 运动调理:升发阳气,增强体质

晨起踮脚拉伸:脚跟离地,双臂上举,配合深呼吸 10 次,激发膀胱经阳气

户外拍球运动:每天 20 分钟,促进气血循环,减少痰湿淤积

避免剧烈运动:防止汗出当风,诱发感冒加重鼻炎

门诊好转案例

去年春分接诊的 5 岁女孩朵朵,过敏性鼻炎反复发作 3 年。就诊时清涕如水、鼻痒揉眼、晨起喷嚏不断,伴有挑食、大便不成形。舌红苔薄白,脉细弱。

辨证为脾虚肝旺型鼻炎,春分调理方案:

内服:太子参 + 炒白术 + 白芍 + 辛夷

外治:艾灸足三里 + 按揉太冲穴(足背第一、二跖骨间)

食疗:山药莲子粥 + 蒸苹果(健脾胃)

调理 2 周后,朵朵晨起喷嚏减少 70%;1 个月后,鼻甲肿胀消退,挑食习惯改善。

随访至今,换季鼻炎发作次数减少 50%!

春分是调整阴阳平衡的关键期,孩子鼻炎的调理既要 "祛邪"(抗过敏、通鼻窍),更要 "扶正"(补脾胃、固卫表)。建议家长抓住这个黄金时机:

1.观察孩子晨起舌苔(厚腻提示湿重,淡白提示阳虚)

2.配合 "春捂" 原则,重点保护大椎、肚脐、涌泉穴

愿每个孩子在这个春天,都能自由呼吸,茁壮成长!

来源:儿科黄争光主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