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广东电商卖家发现快递费从“8毛全国飞”涨到1块4,当美团饿了么不再比拼“3块钱吃外卖”,当比亚迪吉利突然给供应商磕头结账——你以为这是资本良心发现?醒醒!国家突然摁下“价格战暂停键”,不是不让你占便宜,是怕你明天连便宜的资格都没有。这轮反内卷风暴,藏着一个9
当广东电商卖家发现快递费从“8毛全国飞”涨到1块4,当美团饿了么不再比拼“3块钱吃外卖”,当比亚迪吉利突然给供应商磕头结账——你以为这是资本良心发现?醒醒!国家突然摁下“价格战暂停键”,不是不让你占便宜,是怕你明天连便宜的资格都没有。这轮反内卷风暴,藏着一个99%的人没看懂的经济真相:现在不让商家流血降价,是为了明年你还能有班上、有钱花。
一、你以为的“薅羊毛”,其实是经济自杀式袭击
八月的广东电商圈炸了锅。申通圆通中通韵达突然集体涨价,“8毛发全国”的神话碎得比快递单还快。有商家骂骂咧咧:“搞什么鬼?之前你们卷到贴钱发货,现在又联合割韭菜?”另一边,外卖骑手发现平台补贴少了,消费者抱怨“20块以下点不到像样的饭”,连比亚迪车主都在嘀咕:“车企不打价格战了,是不是我买贵了?”
别急着骂娘。先问自己一个问题:当一杯奶茶从30块卷到9块9,当一辆电动车从20万砍到12万,当装修公司免费送设计还倒贴家电——这些“天上掉馅饼”的好事,真的可持续吗?
去年我邻居开了家小超市,隔壁老王为了抢生意,可乐卖1块钱一瓶,鸡蛋3块钱一斤,硬是赔本干了半年。结果呢?老王的店倒闭了,我邻居的店也因为顾客习惯了“白嫖价”,再也卖不动正常价格的商品,最后也关了门。这条街上现在连个买酱油的地方都没有。
这就是典型的“内卷式死亡”:成本100块的东西,你卖90,我卖80,看似消费者占便宜,实则整个行业在集体自杀。就像一群人在井里拼命往下挖,以为挖到水就能活,结果把井挖塌了,谁也别想上来。
国家这次出手,不是不让你享受低价,而是要区分两种“低价”:一种是华为式低价——把5G手机成本从8000压到4000,自己赚钱消费者也受益;另一种是某多多式低价——成本50的T恤卖39,靠压榨工厂和快递员续命。前者是创新驱动的良性循环,后者是饮鸩止渴的集体内卷。
二、通缩这头“怪兽”,正在啃食你的钱包
“东西便宜了不是好事吗?我工资不变,能买的东西越来越多,这不就是共同富裕?”说这话的人,怕是没见过通缩的厉害。
20世纪30年代美国大萧条,面包价格跌了40%,但失业率飙升到25%。你倒是能买得起面包了,可你连工作都没了,哪来的钱买?这就像一个恶性循环:企业为了抢市场拼命降价→利润暴跌只能裁员降薪→老百姓没钱消费→企业更卖不动货→继续降价裁员……最后整个经济像被抽走了骨头,瘫在地上起不来。
现在中国经济就站在这个十字路口。上半年GDP增速5.3%看着还行,但GDP平减指数连续9个季度负数,二季度更是-1.3%。啥意思?就是说企业虽然在生产,但东西要么卖不出去,要么卖不上价。好比你种了100斤苹果,去年卖5块一斤赚500,今年产量翻倍但只卖2块一斤,忙活一年倒亏100。
更吓人的是工业产销率创历史同期最低。仓库里堆着卖不出去的汽车、衣服、家电,企业不敢扩产,不敢招人,甚至不敢给员工涨工资。你以为“东西越来越便宜”是福气?等你发现工资三年没涨,同事一个个被裁,连跳槽都找不到下家时,就知道通缩这头怪兽有多可怕了。
三、为什么说恶性低价是经济“毒药”?
有人不服:“我不管什么通缩不通缩,只要我买东西便宜就行!”这话就像说“我不管地球变暖,只要我空调开16度舒服就行”——短视到可怕。
恶性低价最阴险的地方,是它会摧毁“未来预期”。当消费者发现“今天买的手机明天就降价500”,“这月定的装修下月就打8折”,谁还敢花钱?大家都开始等,等更低的价格,等更好的折扣。结果呢?企业产品积压,资金链断裂,最后只能破产倒闭。
去年某新能源车企为了冲销量,直接降价3万,同行被迫跟进,整个行业利润暴跌60%。结果呢?没有企业敢投钱研发新技术,都在忙着裁员收缩。今年新款车型少得可怜,质量问题反而增多——你以为占了3万的便宜,实际上是透支了未来几年的技术进步。
这就是国家要出手的原因:用政策红线掐断“自杀式降价”的链条,逼企业把精力从“互相捅刀子”转向“提升真本事”。就像家长劝架的小孩:“别光知道抢玩具,有本事考个100分,爸爸给你买新的!”
四、反内卷不是保护落后,是给创新留条活路
“国家这是在保护大企业吧?中小企业怎么办?”恰恰相反,反内卷是在救中小企业。
之前某电商平台搞“9块9包邮”,中小商家不参与就没流量,参与了就赔本。有个做陶瓷杯的老板告诉我,他一个杯子成本12块,平台逼着他卖9块9,还得包邮。为了活下去,他只能用劣质陶土,偷工减料。最后消费者骂“垃圾货”,他自己也落得个身败名裂。
现在好了,《价格法》修正草案明确禁止“低于成本价倾销”,相当于给了中小企业一把“保护伞”。你不用再赔本赚吆喝,可以安心搞研发、做品质。就像当年国家禁止“山寨手机”,看似断了小作坊的财路,实则催生出了华为小米这样的世界级品牌。
真正的市场经济,不是比谁死得快,而是比谁活得久。当快递费回到合理区间,快递公司才能给员工交社保、搞培训;当外卖抽佣被规范,餐馆才能用心做菜品、搞服务;当车企不再打价格战,才能有钱研发电池、自动驾驶——最终受益的,还是消费者。
五、下半年最该做的事:把“等降价”的心态收一收
普通人怎么应对这波反内卷?很简单:别再沉迷“薅羊毛”,把注意力放回“提升自己”。
去年我表弟买电脑,非要等“618大促”,结果等了半年,价格只降了200块,但他错过了毕业设计提交时间,差点延毕。今年他学乖了,需要什么就买什么,省下的时间接了两个兼职,赚的钱比省的多十倍。
消费者要明白:合理的利润是企业活下去的前提,也是你能持续享受优质产品和服务的保障。与其天天蹲直播间抢9.9的垃圾货,不如把时间花在学习、健身、陪伴家人上——这些东西,才是真正能提升生活质量的“硬通货”。
企业更要清醒:靠低价抢来的市场,就像沙滩上建的城堡,潮水一来就没了。只有扎扎实实地搞研发、做品牌、提效率,才能在反内卷时代活得滋润。就像比亚迪,早年不参与价格战,埋头搞三电技术,现在成了全球新能源汽车老大——这才是真正的“内卷终结者”。
六、结语:信心比金子还重要,但得先有赚钱的机会
最后说句大实话:国家反内卷,说到底是为了保住“大家对未来的信心”。但信心不是喊口号喊出来的,是干出来的。
当快递员不再为了0.1元的提成拼命送件,能按时下班陪孩子;当餐馆老板不用为了平台抽佣发愁,能安心研究新菜式;当程序员不用996内卷,能有时间学习新技术——这时候,信心自然就来了。
下半年,别再盯着价格标签算小账,多看看自己的技能有没有提升,行业有没有新机会。毕竟,经济的春天不是等来的,是每个人用双手干出来的。
来源:倪卫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