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开始孩子还算感兴趣,但随着我的要求不断提高,她的抵触情绪也不断增加(每天计算、识字、写字、读拼音)。即便每完成一项给她奖励,她也不感兴趣。
昨晚收到家长课堂千千妈(儿11岁,女儿6岁)的反馈,很有警示意义,在此分享给大家:
“闺女开学新一年级,假期里我带她提前学习一年级内容。
一开始孩子还算感兴趣,但随着我的要求不断提高,她的抵触情绪也不断增加(每天计算、识字、写字、读拼音)。即便每完成一项给她奖励,她也不感兴趣。
我很焦虑:跳舞,游泳都那么认真的小闺女,怎么就这么不爱学习?
经过和川妈沟通以及这两周跟着川妈听课学习,我深深的意识到自己出了大问题:我太着急了,甚至是急功近利。一学期的课程怎么可能一两个月就学完甚至是学好?而且在和闺女一起学习时我总是纠错,真的是大大打击了闺女的积极性。
于是我立刻按了暂停键,三四天内闺女啥也没学。
上周家庭会议,她却突然说:“快开学了,要预习新知识了”。我让她每天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科目学习,她说她只想认字,我愉快地答应了。
今天,她又决定再做点数学题,我满心欢喜地表扬她太会安排了。
就像川妈所说的:一个心智正常,亲子关系正常的孩子,本性都是向上向好的。
现在想想大宝的一年级,感觉好对不起大宝。好在补救的及时”
我把千千妈反馈文字的前半部分专门加粗了,因为这是很多家长正在经历、或将要经历的。
有很多家长焦虑地问我:为什么我家孩子不爱学习,为什么总是跟我讨价还价,为什么……
我想反问一句:是不是家长太着急了?是不是给孩子的任务太重了?
孩子的成长,一定是循序渐进的;学习知识,也只能循序渐进。
但在现实中,很多家长做不到循序渐进,而是变本加厉:当孩子刚会走路时,就要求孩子跑赢同龄人;当孩子愿意学习30分钟,很快又加码到1小时;当孩子刚努力考了90分,又要求孩子考100分……
因此,孩子就从一开始的“愿意”慢慢转为“不愿意”,乃至于“强烈抗拒”。
原本和谐的亲子关系,就是被这样破坏掉的。
有一次直播时,一位家长提问:“我觉得孩子才学习1小时,根本不算累,为什么不能再多学一点儿呢?”
我想起每次跟我妈一桌吃饭时,她总提醒我多吃点:“才吃一小碗?这哪吃得饱,再去盛一碗。”
我到底吃饱了没有?是我自己清楚,还是我妈比我更清楚?
学习知识,就好比让大脑进食,也一定会有学到累、学到撑的时候,没有人能代替当事人的感受!
还有一次在老家餐桌上,我看见一小碟我很久没吃过的油炸花生米,于是多吃了几粒,然后下一顿餐桌上,我妈端上来一大盆油炸花生,反复劝我多吃。我不忍违背好意,努力多吃了些,结果吃伤了脾胃,很久都不愿再碰任何花生制品。
妈妈本是一番好意,这没问题。但不考虑孩子的“消化能力”,不懂“见好就收”,也是很多当妈的常犯的错误。包括我面对自己的孩子,也犯过同样的错误。
幸运的是,我跟千千妈一样,通过大量的学习实践和反思,终于改掉了那些“自以为是”,学会了尊重孩子自身的节奏。目前两个孩子的自驱力都很不错。
当然,尊重孩子自身的节奏,并不等于家长完全躺平不作为。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的“饭量”也会增大,能量也会增强,循序渐进的启发和引导,依然必不可少。
作者简介
华川(川妈),著有《温和而坚定地养儿育女—二胎妈妈正面管教践行记》,《游戏,破解教育难题的金钥匙》,《婚姻关系的七道考题》。当当网、淘宝网等平台均有售.个人微信,chuanma04.来源:阿琼的育儿小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