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晚期父亲抗癌10年:这4个“survival 密码”,普通家庭也能照做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28 00:25 2

摘要:2015 年那个春天,王大哥永远记得 —— 父亲确诊晚期肺腺癌的消息,像一记重锤砸在全家心上。如今十年过去,父亲坐在阳台上晒太阳,手里捧着孙子的毕业相册,肿瘤指标稳定,气色比很多同龄人还好。“这十年像打了场硬仗,幸好我们没瞎折腾。” 王大哥感慨,把他们摸索出的

2015 年那个春天,王大哥永远记得 —— 父亲确诊晚期肺腺癌的消息,像一记重锤砸在全家心上。如今十年过去,父亲坐在阳台上晒太阳,手里捧着孙子的毕业相册,肿瘤指标稳定,气色比很多同龄人还好。“这十年像打了场硬仗,幸好我们没瞎折腾。” 王大哥感慨,把他们摸索出的抗癌经验分享出来,希望给更多家庭点亮希望。

一、确诊后先做这件事:给癌细胞 “拍证件照”

刚确诊时,医生建议做基因检测,王大哥还有疑虑:“抽血就能知道怎么治?” 但当报告显示父亲存在 EGFR19 突变时,全家人像抓住了救命稻草 —— 这意味着可以用靶向药,而亚洲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约 50% 都有这类突变。

他们的做法很实在

选择医院病理科做检测(没去网上机构,怕结果不准);

检测前问清楚:“是不是包含 EGFR、ALK 这些关键靶点?”

拿到报告后,拿着结果跑了 3 家医院咨询(靶向药怎么吃、副作用咋处理)。

“就像开车要看地图,基因检测就是抗癌的‘导航’。” 王大哥说,父亲吃了靶向药一个月,肿瘤从 1.2 厘米缩到 0.4 厘米,“亲眼看着病灶变小,才信这检测真能救命。”

二、耐药不是终点:提前给治疗 “留后手”

2018 年,父亲的肿瘤又长大了,检查发现出现了 T790M 耐药突变。但王大哥没慌 —— 因为医生早提醒过:“靶向药就像钥匙,癌细胞会换锁芯。”

他们提前做了三件事

每 3 个月查一次肿瘤标志物:CEA 升高 0.5ng/ml 时,就开始密切观察;

耐药后立刻做二次检测:这次发现除了原来的突变,还多了 T790M,及时换了第三代靶向药;

加入抗癌病友群:提前了解 “耐药后还有哪些治疗选项”,比如免疫治疗、临床试验等。

“就像下棋要想三步,抗癌也要预判下一步。” 父亲现在每半年做一次全身评估,医生都说:“耐药管理得好,相当于给治疗续了命。”

三、副作用别硬扛:皮疹腹泻可能 “拖垮治疗”

父亲刚开始吃靶向药,脸上长满红疹,腹泻到不敢出门。王大哥查了很多资料,发现超过 3 级的副作用会让 30% 的患者被迫停药。“药是好药,但副作用处理不好,等于白吃。”

他们的应对很细致

皮疹:用医生开的氢化可的松乳膏,每天涂 2 次,同时忌辛辣、穿纯棉衣服(曾试过用偏方涂牙膏,结果更严重);

腹泻:煮苹果水喝(连果肉一起吃),严重时吃蒙脱石散,同时每天喝 3 次淡盐水防脱水;

定期问医生:每次复查都带着 “副作用日记”(哪天出现、持续多久、怎么处理),医生能快速调整方案。

“有次腹泻差点让父亲停药,幸亏及时处理了。” 王大哥说,现在父亲常开玩笑:“抗副作用就像打游击战,得见招拆招。”

四、营养是抗癌 “粮草”:饿瘦了真扛不住治疗

化疗后父亲吃啥吐啥,体重从 130 斤掉到 108 斤,握筷子都没力气。医生说:“营养跟不上,药再好也白搭。” 王大哥一家开始研究 “吃的学问”:

他们的三餐清单很实用

早餐:鸡蛋羹(加碎鱼肉)+ 小米粥(煮得稠稠的);

午餐:清蒸鲈鱼 + 蒸南瓜 + 杂粮饭(饭里混点燕麦和糙米);

下午加餐:香蕉 + 酸奶(搅拌机打成奶昔,父亲说像 “甜品”);

晚餐:豆腐汤 + 清炒菠菜(油少盐少,偶尔加两片瘦肉)。

“以前总觉得抗癌要吃贵的,后来发现,每天 5-6 餐,顿顿有蛋白,比吃补品实在。” 父亲体重稳定在 120 斤后,连化疗都扛得更轻松了。

写在最后:抗癌十年,最深刻的三个感悟

别迷信 “偏方”:曾有亲戚推荐 “某草药能消瘤”,幸好没试,正规治疗才是底气;

家庭分工要明确:王大哥负责跑医院、查资料,母亲负责做饭、照顾起居,各司其职不慌乱;

把父亲当 “正常人”:从不刻意提 “癌症”,带他钓鱼、看孙子打球,“心情好,免疫力才会好”。

“十年前以为‘晚期’就是终点,现在才明白,抗癌是场需要智慧和耐心的持久战。” 王大哥说,父亲常指着阳台上的盆栽说:“你看这花,慢慢养总能活好,人也一样。”

互动话题

:你或家人抗癌过程中,最难忘的一次 “转折点” 是什么?评论区聊聊,让更多人知道 “坚持就有希望”~

来源:育儿知识育儿健康大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