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滥用抗生素,沈阳23岁小伙肛周脓肿“治”出“超级细菌”!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28 00:11 2

摘要:近日,沈阳市肛肠医院肛肠外科三病区接诊了一位23岁的年轻患者。起初,他只是觉得肛门周围有个小硬结,有点红肿疼痛,但碍于面子,又自认为是“上火”或者“小毛病”,就没太在意,更不愿及时就医。于是,他自行去药店买了些“消炎药”,开始长期服用。

肛门长了小硬结

自诊为“上火”

消炎药用上,病情反反复复

“上火”没治好

还感染了超级细菌……

近日,沈阳市肛肠医院肛肠外科三病区接诊了一位23岁的年轻患者。起初,他只是觉得肛门周围有个小硬结,有点红肿疼痛,但碍于面子,又自认为是“上火”或者“小毛病”,就没太在意,更不愿及时就医。于是,他自行去药店买了些“消炎药”,开始长期服用。

起初,他似乎感觉症状有所缓解,疼痛减轻了,便以为起了效果。谁知几天后,肿胀不仅没有消退,反而范围越来越大,疼痛加剧,甚至开始发热。他继续加倍吃药,却无济于事。直到局部皮肤红肿破溃,流出脓液,他才意识到情况严重,终于来到医院就诊。

经过检查,他被确诊为“肛周脓肿”,需立即手术切开引流。令人揪心的是,术后脓液培养结果显示,他感染的是一种多重耐药菌——普通抗生素根本无法起效。原来,正是他之前长期不规范服用的抗生素,导致了多种耐药菌的产生……

随后医生对于这个病人严格执行了隔离与院感防控措施,避免交叉传播;精准选用敏感抗生素,联合用药;对局部感染灶及时清创引流,使患者得到了及时、规范的救治。

抗生素滥用导致菌群失衡

易使感染恶化

沈阳市肛肠医院肛肠外科三病区何磊医生介绍,患者在未明确致病菌类型、药敏结果的情况下,自行长期使用抗生素治疗肛周脓肿,这种行为不仅无法精准杀灭病原体,反而破坏了肛周正常菌群的生态平衡,导致敏感菌被抑制,耐药菌在药物筛选压力下大量繁殖。随着用药时间延长,细菌通过基因突变或耐药基因传递,逐步演变为多重耐药菌,最终使感染恶化。

肛周脓肿属于深部组织感染,局部易形成缺氧、坏死的微环境,为耐药菌的生存和繁殖提供温床。患者因前期依赖抗生素而延误手术治疗,导致感染灶持续存在,进而增加了耐药菌定植的风险。同时,长期使用抗生素可能削弱机体免疫功能,降低了自身对病原体的清除能力。

抗生素非“万能药”

用药需要遵医嘱

基于病例的用药警示,以本病例为鉴,何磊强调,抗生素非“万能药”,普通公众切勿因畏惧手术或追求“快速见效”而自行使用抗生素,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由医生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药物。应按医嘱足量、足疗程使用,避免随意增减剂量或提前停药;针对严重感染或耐药菌,需在药敏指导下联合用药。

此外,加强感染防控措施,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出现感染症状时及时就医,避免自行购药。医疗机构对疑似或确诊耐药菌感染患者实施单间隔离或同类患者集中管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降低院内交叉感染风险。

来源:沈阳公交网小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