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Pedia丨字节多款应用连续多月下滑,大模型头部稳固、腰部焦灼,百度文心头部掉队,AI赛道步入残酷中场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27 23:51 1

摘要:「DeepSeek」依旧独占第一梯队,但流量下滑趋势明显。7 月访问量降至 35,048 万次,相较 2 月的 61,474 万次高点,跌幅超过四成。尽管行业老大的位置依然稳固,但其流量红利已明显衰退,增长压力持续加大。

在 Web 端 AI 产品中,ChatBot 依然是流量主导,「DeepSeek」「豆包」「Kimi」位列前三,但头部阵营内部已出现清晰的梯队分化。

「DeepSeek」依旧独占第一梯队,但流量下滑趋势明显。7 月访问量降至 35,048 万次,相较 2 月的 61,474 万次高点,跌幅超过四成。尽管行业老大的位置依然稳固,但其流量红利已明显衰退,增长压力持续加大。

「豆包」稳居第二梯队。7 月访问量接近 7,000 万次,环比增长 12%,规模约为「DeepSeek」的五分之一,却是第三梯队产品的两倍多,身位稳固。

第三梯队由「Kimi」、「阿里通义」和「腾讯元宝」组成,7 月访问量分别为 2,888 万、2,577 万和 2,324 万,差距并不显著,竞争最为激烈。其中,「Kimi」表现最为亮眼:在经历数月低谷后,6 月强势反弹,访问量环比增长 30%,7 月继续增长 20%,显示其在用户体验或内容机制上已出现积极调整,重新激活了用户兴趣。

Agent 赛道的整体热度正逐步冷却,市场从早期的爆发阶段进入相对平稳期。

「Manus」依旧稳居第一梯队,但增长动能明显减弱。自3月触及 2,376 万次访问高点后一路下滑,5月跌至 1,616 万次,6月略有回升,7月基本维持在 1,750 万次左右,整体呈现存量维持态势。这意味着其早期的市场教育与扩张已告一段落,接下来的关键在于能否拓展更深层次的应用场景,以突破“高基数后的增长瓶颈”。

「Genspark」稳居第二梯队,访问量约为「Manus」的一半。4月达到 888 万次后持续下滑,6月降至 769 万次,7月虽回升至 814 万次,但整体增长乏力。

「Lovart」作为首款设计类 Agent,自6月上线以来增长迅猛。7月访问量已攀升至 192 万次,环比翻倍,体现出差异化场景的吸引力,也为智能体应用的纵深化提供了新方向。

总体来看,赛道已从“入口抢占与流量爆发”转入“场景深耕与留存竞争”的中场。Web 端 AI 应用正在告别早期的“跑马圈地”,进入更考验产品体验、用户留存与垂直化价值的精细运营阶段。谁能把高频、刚需、可复用的任务流做深做透,并形成可迭代的插件与工作流生态,谁就更有机会在存量博弈中跑出结构性优势。

在 APP 端,字节跳动旗下的多款智能产品正呈现出日益明显的分化趋势。除去「剪映」「醒图」等已成熟的老牌工具外,新的 AI 应用大致形成了几个梯队。

「豆包」依然是绝对的第一梯队,7 月下载量接近 1,040 万次,虽环比下降 2%,但仍稳居字节系 AI 产品的榜首。它的领先优势不仅来自字节内部的流量支持,更在于产品功能足够轻量化、覆盖面广,能够嵌入日常的高频场景,因此哪怕增速放缓,其市场地位短期内仍然稳固。

第二梯队由「即梦AI」和「Gauthmath」组成。学习类应用「Gauthmath」在 3 月达到 425 万次的高点后,7 月仅有 207 万次,几乎腰斩。「即梦AI」也呈现类似走势,自 3 月 558 万次峰值后连续四个月下滑,7 月降至 251 万次,不到高峰的一半。

第三梯队由「星绘」「豆包爱学」和「猫箱」构成,整体处于更不稳定的状态。「星绘」7 月下载量意外增长近 186%,达到 84 万次,或说明创意类应用在爆款内容或传播带动下仍能短期拉动新增,但缺乏稳定性。「豆包爱学」则在 7 月单月大幅下滑 58%,下载量仅 23.8 万次。「猫箱」的用户热度维持在 12 万次左右,相较 1 月高点跌幅超过八成。

第四梯队则是尚未起量的新产品,如「剪小映」和「小悟空」,目前仍处于尝试阶段,难以判断其长期潜力。

整体来看,字节在 APP 端的 AI 布局呈现“头部集中、腰部分化、尾部淘汰”的态势。「豆包」凭借普适性场景保持稳固优势,而其他产品则暴露出共性问题:一是单点功能驱动难以支撑长期留存,二是教育、创意等垂直赛道竞争激烈,产品要么短期爆发后迅速冷却,要么在缺乏差异化中逐渐沉寂。

字节的实验策略保证了产品多样性,但真正能沉淀下来的,最终还是那些能够嵌入用户日常、形成复用习惯的应用。

全球总榜(Top 100)全球高增速榜(Top 40) 出海总榜(Top 50) 出海高增速榜(Top 50) 国内总榜(Top 30) 国内高增速榜(Top 20) 大厂总榜(Top 50) 独角兽总榜(Top 50) APP产品总榜(Top 50)

正式榜单Web端

数据声明:本榜单主要统计web端数据,数据来源基于网络公开数据,数据或因为分类、收录问题存在不完整、不全面的问题。数据不代表对于上榜产品的任何评价,亦不作为任何投资、求职的建议,请谨慎使用。如果您关注到的产品没有被我们收录,请参考以下共创计划提交您的产品。

产品研究

提交产品:你可以提交你认为有潜力的AI产品,无论是刚起步的创新项目还是已经在市场上证明其价值的成熟产品。

评估与反馈:通过我们的评估系统,你可以对现有榜单上的产品给出专业评价和建议,帮助我们持续优化榜单的质量和准确性。

定期更新:我们鼓励持续的参与和反馈,确保榜单能够反映AI技术的最新进展和市场动态。

立即加入我们的共创计划(社群),与全球的技术创新者一起,定义明天的AI世界!

来源:ZFinance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