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应对紧张的欧洲安全局势,德国联邦内阁在本周三(8月27日)通过一项法案,正式推出为期六个月的志愿兵役制度,目的是扩充兵源、增强国防实力,同时为未来可能恢复强制征兵预留法律通道。
为应对紧张的欧洲安全局势,德国联邦内阁在本周三(8月27日)通过一项法案,正式推出为期六个月的志愿兵役制度,目的是扩充兵源、增强国防实力,同时为未来可能恢复强制征兵预留法律通道。
据路透社、法新社称,此次举措直指德国军力长期面临的结构性难题。德国自2011年取消义务兵役制以来,联邦国防军(Bundeswehr)一直难以达成既定的兵力目标。
如今俄乌战争的持续,与俄罗斯的“进攻性姿态”让德国意识到:仅靠先进装备不足以形成有效威慑,一支规模充足、训练有素的军队才是国家安全的基石。
国防部长鲍里斯·皮斯托里乌斯在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示:“联邦国防军必须壮大。我们不仅需要现代化的武器系统,更需要足够的人力支撑。”
他透露,德国计划在2030年代初将现役军人从目前的18万增至26万,以满足北约最新战备要求,强化对俄战略威慑。
新法案的核心,是建立一套系统的志愿服役机制。目标是到2026年招募2万名志愿者,2030年提升至3.8万人。这些青年将接受六个月的军事训练,成为预备役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德国希望借此将现有约10万人的预备役规模翻倍,同时吸引部分志愿者转入常备军,缓解长期存在的“招人难”问题。
为确保兵源潜力清晰可控,法案还引入一项强制性前置程序:所有年满18岁的德国男性必须在线填写一份关于服役意愿与能力的问卷,完成国家掌握潜在兵源的“数字底牌”。
法案中的“后备条款”还写道,若志愿招募目标连续未达标,德国可提议恢复义务兵役制,只需议会批准即可实施。
这意味着,德国在暂停强制征兵十余年后,正为重返征兵制悄然铺路。
法案通过后,来自德国总理弗里德里希·默茨领导的保守派阵营认为,恢复征兵不应再经冗长议会程序,而应设定“自动触发机制”,确保危机时刻能迅速动员。
他们强调:“俄罗斯是欧洲长期面临的最大安全威胁,德国作为欧盟人口大国,理应拥有欧洲北约一侧最强大的常规军力。”
但执政联盟中的社民党议员则持审慎态度。他们认为,与其依赖强制手段,不如着力提升军队吸引力,比如改善待遇、优化服役环境、拓宽职业发展路径,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兵源问题。
事实上,德国国防部为了招募更多士兵,也没少下功夫。他们加大了地区性的宣传力度,搞了不少职业咨询沙龙和集体活动营地,还新开设了不少部队参观中心。
根据德国军方公布的数据,从今年1月到7月下旬,新兵招募人数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8%,超过了 1.37万人,为多年来的最高增幅。
来源:土澳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