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艾滋病、梅毒、乙肝可母婴阻断,成功率超95%。早干预是关键!”产科医生郑重回答。
“医生,我有艾/梅/乙,宝宝也会传染吗?”一位孕妈妈担心地问。
“艾滋病、梅毒、乙肝可母婴阻断,成功率超95%。早干预是关键!”产科医生郑重回答。
一、孕产妇必须筛查“艾梅乙”
共同风险:它们均可通过胎盘或分娩传染给胎儿,导致流产、死胎、早产、畸形或终身感染。
可防可控:孕期早发现+规范干预,阻断成功率高。及时治疗可生育健康宝宝。
免费政策:麻城市妇幼保健院可为孕妇提供免费筛查。
共同风险:它们均可通过胎盘或分娩传染给胎儿,导致流产、死胎、早产、畸形或终身感染。
可防可控:孕期早发现+规范干预,阻断成功率高。及时治疗可生育健康宝宝。
二、孕期干预与阻断
1. 艾滋病(HIV)
• 干预关键:
✓ 抗病毒治疗(ART):确诊后立即用药,将病毒载量降至检测不到(U=U原则:持续检测不到=无传染性)。
✓ 安全分娩:病毒载量高者建议剖宫产。
✓ 新生儿处理:出生后6小时内服抗病毒药,人工喂养。
• 阻断效果:规范治疗下,母婴传播率可从30%降至
2. 梅毒(TP)
• 干预关键:
✓ 青霉素治疗:注射苄星青霉素(首选,对胎儿安全)。配偶或性伴侣同时接受检查,避免发生交叉感染。
✓ 追踪随访:治疗后每月复查血清滴度,评估疗效。
✓ 新生儿处理:出生后检测+预防性青霉素治疗。
✓ 母乳喂养:孕妇孕期完成足疗程规范驱梅治疗,新生儿出生后可正常哺乳。如果分娩前未规范治疗,或临分娩前1-2周才确诊者,暂缓母乳直接喂养,但乳汁经巴氏消毒后可哺乳,同时尽快开始治疗,疗程结束后,可直接母乳喂养。
• 阻断效果:孕早期治疗,阻断率近100%;孕晚期治疗仍可大幅降低先天梅毒风险。
3. 乙肝(HBV)
•干预关键:
✓ 孕妇管理:乙肝感染者需定期进行肝功能及乙肝病毒DNA定量检测,遵从医生指导,必要时服药阻断。慢性乙肝患者应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备孕。
✓ 新生儿“黄金双针”:出生12小时内,注射乙肝疫苗+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按时完成后续乙肝疫苗接种(0、1、6月龄)。
✓ 母乳喂养: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孕妇所生新生儿均可母乳喂养,即使产后母亲需要继续服药、乳头皲裂或出血、肝功能异常,婴儿存在口腔溃疡或其他损伤时,在新生儿接受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免疫后可母乳喂养。
• 阻断效果:规范干预后,传播率可降至
三、这些谣言不可信
❌ “艾梅乙妈妈不能生健康孩子”
→ 真相:规范阻断下,健康婴儿诞生已是常态(如乙肝孕妇新生儿阻断成功率达99%)。
❌ “感染孕妇必须剖宫产”
→ 真相:
- 艾滋病:病毒载量
- 梅毒/乙肝:规范治疗后,分娩方式不影响传播风险。
❌ “接生艾梅乙孕妇会传染医生”
→ 真相:标准防护(手套+护目镜+隔离衣)可100%防止职业暴露
❌ “孕晚期治疗来不及”
→ 错!梅毒/乙肝孕晚期干预仍可显著降低风险,立即行动是关键。
❌ “治疗药物伤胎”
→ 医生会选用孕期安全药物(如替诺福韦、青霉素),不治疗的危害远大于药物风险。
四、 记住这些救命通道
定点机构查询:国务院客户端→便民服务→预防母婴传播
心理支持:北京红丝带之家010-63579999定点机构查询:国务院客户端→便民服务→预防母婴传播
生命终将战胜偏见
当HIV妈妈怀抱抗体阴性的宝宝,当梅毒产妇收到新生儿转阴报告,当乙肝宝妈看着孩子产生保护性抗体——这些用科学创造的奇迹,正发生在中国每所产房里。
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已被政府列入妇幼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请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诊治,早检测、早诊断、早干预,预防母婴传播。
来源:洞庭湖边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