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上学就难受”,医院出现“开学综合征”就诊高峰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27 21:20 2

摘要:“开学前后一周是‘开学综合征’患者的就诊高峰,几乎每天都会接诊相关患儿,最主要的原因是孩子从暑期的宽松环境突然切换至校园的紧绷环境,难以适应。”8月26日,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儿少心理中心副主任医师杜娜向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介绍,开学前一周,家属发现孩子消极、

“开学前后一周是‘开学综合征’患者的就诊高峰,几乎每天都会接诊相关患儿,最主要的原因是孩子从暑期的宽松环境突然切换至校园的紧绷环境,难以适应。”8月26日,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儿少心理中心副主任医师杜娜向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介绍,开学前一周,家属发现孩子消极、情绪不稳,或直接表示不想上学,会来医院咨询评估;开学后,部分孩子状态不对,疲惫、注意力不集中、没动力,家属或老师发现问题后也会带来就诊。

8月26日,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儿少心理中心副主任医师杜娜与患儿家长进行沟通。医院供图

什么是“开学综合征”?杜娜表示,该“综合征”并非医学诊断,而是指孩子在开学前后因环境变化出现的一系列适应不良表现,在各年龄段学生中都较为常见,且容易被家长忽略。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开学综合征的表现存在差异,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儿少心理中心主治医师周蝶介绍,低年级孩子更容易出现分离焦虑或身体不适,表现为哭闹、头痛、肚子痛;中学生更多受学业压力、自我价值感或人际问题困扰,进而出现情绪低落、回避行为,甚至对“上学意义”产生迷茫。

周蝶分享了两个真实案例:五年级男孩小明(化名)开学前变得沉默退缩,反复提到“作业写不完,肯定又要挨骂”。经沟通才发现,他真正害怕的是无法达到父母的高期望——怕考不到好成绩让家人失望,为此夜里常常失眠、偷偷哭。另一个案例是初中生小磊(化名),整个暑假手机不离手,一想到开学住校后无法玩游戏就情绪暴躁,甚至书包里收拾好的课本、文具一样样掏出来,坚决不肯返校。

经专业评估和引导后,小明和小磊的抵触情绪得到明显缓解,目前已正常上学。

“开学综合征是适应新节奏过程中的常见现象,家长应保持理性,积极关注、陪伴并引导孩子,必要时尽快寻求专业支持。”杜娜建议,家长可提前一周帮助孩子逐步调整作息,每天早睡一会,第二天早起一会,逐步向上学时的作息节奏靠拢。同时,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长,用阅读、绘画等安静活动代替,最好由家长陪伴完成,以增强孩子的配合度。

若孩子已出现明显情绪或行为问题,家长需保持耐心,不要给孩子贴上“不想上学”“你就是想玩”的标签,而是与孩子好好沟通,共同探讨背后的原因,比如试着问 “你是不是对开学有什么担心”;和孩子一起设立小目标,逐步调整,比如“今天我们先整理好书包”“明天一起预习10分钟课文”,通过完成小任务帮孩子建立信心。大部分孩子可在家庭支持和理解下,在一至两周内逐渐适应学校生活,不需药物干预。周蝶说,必要时家长可联系老师沟通情况,或寻求专业心理评估。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