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学史明理 学史增信
学史崇德 学史力行
解放军“全能名将”韩振纪
03
勇闯新路,人民兵器工业的主要开拓者
长征初期,毛泽东曾随中革军委干部团行军,在这期间得知韩振纪曾接受过四年机械工业的专业教育,这为日后让韩振纪担任人民军工领导职务埋下了伏笔。
韩振纪少年时学习优异,1920年考入位于保定的直隶甲种工业学校,这是当时直隶唯一的一所工业专门学校。在这里,他师从著名机械工程教育家刘仙洲,有了一段宝贵的学习经历。
1938年,韩振纪创建并领导八路军三四四旅修械所,这是八路军总部黄崖洞兵工厂的基础之一。
皖南事变后,按照中央有关指示,新四军军工部于1941年1月成立,韩振纪为军直党委委员、首任军工部部长。
◆1940年8月下旬,八路军第5纵队在皖东北半城等地完成整编。左1为八路军第5纵队参谋长韩振纪。
白手起家的新四军军工部在韩振纪的领导下勇闯新路,仅用8个月时间就构建起新四军较大规模军工事业的基础。韩振纪为军工部制定总体规划,成立3个业务科,1个月就扩建7个工厂,生产出大批武器弹药供新四军将士杀敌。
1943年2月,韩振纪任新四军第二师参谋长后,直接领导第二师的军工。在新四军7个师及浙东游击队的军工中,二师军工部兵工厂规模最大,产品较多,质量也较好。
新四军的许多“新式武器”,如八二迫击炮及炮弹、高爆手榴弹、延时地雷等都是在韩振纪的领导下仿制、研制成功的。那时,前线战士们把二师兵工厂生产的武器弹药叫作“淮南式”,“淮南式”因性能好声名远扬。
◆1947年春,东北民主联军军工部长韩振纪在珲春军工厂的大型设备旁
1945年11月初,韩振纪率领4个架子团(干部团)从华中到达沈阳后接到中央新的命令,就任东北人民自治军总司令部军事工业部部长兼政治委员。韩振纪坚决执行东北人民自治军总部的指示,组织接收、建设兵工厂。
当时,国民党军步步紧逼,我方处于被动的局面。韩振纪领导了异常艰难的军工大转移,从沈阳、鞍山、抚顺、辑安(今集安)、辽阳、本溪六地,先转至通化,再转至吉东,甚至一度转移到了朝鲜境内。他们边转移,边建厂,边生产大批武器弹药,创造了我军军工史上的奇迹。
经过艰苦辗转,韩振纪于1946年8月中旬到达珲春。在这里,他领导东北军工的同志们艰苦奋斗,创建了以珲春为中心的四大军工基地,生产了大量武器弹药,还领导制造出我军在东北的第一门后膛炮,有力支援了东北地区的解放战争。
◆1947年5月东北民主联军第2参谋长伍修权考察东北民主联军军工部。左起边章五、伍修权、刘向三、韩振纪。
1949年春,韩振纪转到地方工作,任东北行政委员会(后称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机器管理局局长。
解放战争期间,东北野战军大发展,他的很多老部下当上了军长,甚至兵团一级职务,而他却毫不计较自己的职务高低。他说:“我是脱了皮鞋换草鞋的,要当官,当初就不参加红军了!”
1962年11月,韩振纪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副部长。在他主管军械工作期间,我国自行设计、新建和扩建了规模较大的兵工厂,逐渐改变了仿制苏式轻武器的局面,轻武器的国产化为人民解放军轻武器装备第二次换装创造了条件。(未完待续)
◆1948年4月东北军工部党委扩大会议 2排左4为部长何长工 左5为林彪 左7为政委伍修权 左8为第1副部长的韩振纪。
(选自河北新闻网,作者武春霞)
011932年3月20日
朱德与红5军团政治委员萧劲光、副总指挥董振堂致电中革军委,通报敌军动态及红3、红13军目前军事行动,称已令红3军进驻小汾待命,红13军及总部因道路狭小,今日到达大坪、罗家渡一带,明日可进驻小溪、金沙一带,22日可到达小汾与红3军会合;提出红3军团渡河困难,经济须予接济;建议红15军等“尽量留后方,免遭无意损失”。
红3军第9师在信丰九渡水与粤军第1军第2师激战,傍晚撤出战斗。
红15军军长黄中岳、政委左权按照红1军团的指令,率红15军离开于都赶赴宁都,与19日出发的红4军会合。
★信丰县九渡古驿道
021933年3月20日
红一方面军首长下达作战命令,红5军团、红12军和宜黄2个独立团为右翼队,统由董振堂和朱瑞指挥,以主力进攻草台岗、徐庄之敌左侧背,以一部从摇篮寨钳制东陂之敌。红5军团由端溪地区沿落马山、霹雳山进攻徐庄、雷公嵊之敌,红12军主力由王埂山、三角寨一带侧击侯坊、徐庄、雷公嵊之敌,以一部并指挥宜黄老独立团由摇篮寨钳制东陂之敌,宜黄新独立团进至新丰市西南地区阻敌前纵队回援,保障红军右翼队右翼之安全。
★宜黄县东陂草台冈大捷主战场遗址
031934年3月20日
红13师为阻止敌军的推进,移至大田市附近,37团以两营兵力在邱家山、邱家排,向泰宁之敌侦察游击。38、39两团,则分途于午前赶到大田市附近。23时许,38团由大田市经罗米岭连夜赶至新桥,担任阻止和迟滞敌人的任务。红13师师长陈伯钧在日记里痛心地说:“泰宁失守,真我战史上之耻辱。”
红34师在大田市等地,继续驻防建泰沿线,阻击、迟滞向建宁压迫前进的敌人。
★泰宁县大田苏维埃政府旧址泰和堂
041935年3月20日
蒋介石给部属颁布电令,称:“以如许大军,包围该匪于狭小地区,此乃聚歼匪之良机。……剿匪成功,在此一举”,若再不歼灭红军,“何颜再立于斯世”。
中革军委为了迷惑敌人,以红1军团1个团伪装主力,由铁厂、两河口地区大张旗鼓地向古蔺前进,以吸引川、滇军向西,掩护红军主力东渡赤水。红5军团以迟滞并吸引郭敌向古蔺前进争取渡河时间为目的,以两河口、大村、鱼洞沟、太平渡为后方交通线,明21日拒敌于大村以东至21日晚,即速往鱼洞沟转移到太平渡,于22日上午继续过河。各军团渡完后各负责破毁桥梁,但太平渡桥梁须候交5军团使用和破毁。
红5军团在军团长董振堂、政委李卓然带领下,由两河口移斩龙台(赞台)改路沟,行程20里。在改路沟休整1夜,进行了打土豪、分果实、书写标语等革命活动。军团司令部驻斩龙台。
★红5军团改路沟驻地旧址,现古蔺县土城镇赞台村8组
051936年3月20日
红5军驻防绥靖和观音河一带,增调干部加强对绥靖番民骑兵连的训练,并努力筹集粮食,全军口粮无着落,基本上就靠野菜充饥;37团及31军在牦牛到丹巴一线警戒。
★红五军团研学:从红五军团到红五军
★红五军团研学:季振同黄中岳参与领导宁都起义的功绩
★红五军团研学:中国共产党对宁都起义部队的改造
★红五军团研学:李卓然:我党最早的党员之一 鲜为人知的遵义会议参加者
★红五军团研学:红五军团37团为何三次翻越夹金山?
★红五军团研学:红星在历史的天空闪耀①
★红五军团研学:长征中的“铁流后卫”红五军团,带给我们怎样的时代启示
★红五军团研学:宁都起义的卓越领导者一季振同
★红五军团研学:雄师铁军:爱党爱国 战无不胜
★红五军团研学:李达 “军中的活地图”
★红五军团研学:“我党我军政治工作第一人”
★红五军团研学:关于西路军失败的报告
★红五军团研学:“少共国际师”疆场浴血征战
★红五军团研学:孙毅与毛泽东
★红五军团研学:壮哉红34师
★红五军团研学:红五军团四位领导人的悲壮人生历程
★红五军团研学:为什么说宁都起义壮大了红军队伍极大地震动了国民党反动当局?
我是红土老记,我为您讲述红五军团,感谢您的阅读!欢迎关注,欢迎分享!
(红五军团研究会)
来源:州城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