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虽然第一次北漂失败,虽然在北京我只能住逼仄的小隔间,虽然上班通行时间动辄三四个小时,虽然我难以适应北京的干冷,但北京仿佛有一股神奇的魔力吸引着我。
我承认,即使逃回了老家,我心中依然对北京抱有一丝念想。
虽然第一次北漂失败,虽然在北京我只能住逼仄的小隔间,虽然上班通行时间动辄三四个小时,虽然我难以适应北京的干冷,但北京仿佛有一股神奇的魔力吸引着我。
大学期间,我曾经读过一篇文章《我奋斗了十八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作者是一名和我一样来自农村的姑娘,没有背景,没有人脉,有的只是默默的努力。
她靠努力读书跳出农门,进入了大学,毕业后去了上海工作,成了一名都市白领,奋斗了多年后,终于在上海拥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小小天地。
当时看这篇文章时,我第一次知道了“白领”这个工作,出入高级写字楼,穿着得体的套装,踩着漂亮的高跟鞋,一个光鲜亮丽的形象在我心中冉冉升起。
当然,更重要的是,我可以不用像我的父辈母辈一样靠天吃饭,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
用我母亲的话说,上了大学我就可以去做办公室的工作,在我母亲眼中只要能坐上办公室就是用脑吃饭,就是跳出农门了。
所以,我从小念书时就只有一个目标:考上大学,离开农村,去大城市生活。
看了《我奋斗了十八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这篇文章后,我信心大增,我和这个作者背景相似,她的成功给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我要和她一样,去大城市工作,去当一名都市白领,去尝一杯我从来没有喝过的咖啡。
因此,大学一毕业我就选择去了北京。
只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才在北京待了三个月,我就大受挫折,做了逃兵,匆匆忙忙回了老家。
回老家半个月,我整理旧书时无意间又看到了那篇文章,它之前被我剪了下来贴在我的日记本上。
再次翻看这篇文章,我心里除了羡慕,还有对自己不争气的愤怒。
别人都是奋斗了多年才在上海站住脚跟,而我才在北京待了三个月就受不了,我拿什么跟人家比?
再看看老家,我又能干什么呢?难道我一辈子都要窝在这山沟沟里吗?难道我要重复我母亲的命运吗?
在我们那的农村,一个女孩子如果没有正式工作,就会被安排早早嫁人生子,不是下地干活就是在家带娃,重复着祖辈们一代代延续下来的命运。
我从小就不甘于这样的命运安排,所以我选择了努力读书。
如今,难道我要亲手把自己创造的机会掐灭吗?
我不甘心也不服气,我还年轻轻轻,不该这么快向命运低头。
于是,就像半个月前突然从北京回老家一样,思想打通后我就立马定了第二天去往北京的火车票。
北京,我又来了。
第二次北漂,我将破釜沉舟,不再退缩。
到达北京那天,路过一家星巴克门口时,我在门口伫立了很久,听说里面的咖啡卖的很贵,比买10斤大米还贵。
我始终没敢进去看一眼,我怕我的贫穷被看穿,更怕我的自尊被击碎。
我不知道我什么时候才能喝得起一杯星巴克,或许还需要很久。
但是没关系,这一次我咬碎牙齿也要在北京坚持下来,无论遇到什么阻碍,我都会把它踩在脚底下,成为我能喝得起咖啡的资本。
来源:千夏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