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媒体看邢台丨邢台市大力推动邢白瓷文化产业振兴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27 20:12 2

摘要:邢窑是我国古代生产白瓷的著名窑场之一,因地处古代邢州而得名,现存遗址主要分布于邢台内丘县和临城县。邢窑白瓷创烧于北朝,鼎盛于唐朝,有“中华白瓷鼻祖”之称。宋元时期退出制瓷业中心,逐渐湮没在历史长河中。

高端媒体看邢台

邢台市大力推动邢白瓷文化产业振兴

传承千年文脉 叫响“瓷都”品牌

邢窑是我国古代生产白瓷的著名窑场之一,因地处古代邢州而得名,现存遗址主要分布于邢台内丘县和临城县。邢窑白瓷创烧于北朝,鼎盛于唐朝,有“中华白瓷鼻祖”之称。宋元时期退出制瓷业中心,逐渐湮没在历史长河中。

20世纪80年代,唐代邢窑遗址才重见天日,技艺得到恢复,逐渐走进当代人视野并再度熠熠生辉。

“今年,我市深入推进‘文化兴市’战略,一体推进邢窑白瓷整体性保护、系统性传承、创新性发展。”邢白瓷文化产业振兴重点工作推进组成员、邢台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赵敬介绍,该市聚焦完善产业链条、破解生产瓶颈、叫响“瓷都”品牌等6个方面28项任务,着力把邢窑白瓷打造成展示邢台文化魅力的亮丽名片、发展文旅文创产业的有效载体,推动邢白瓷产业振兴。

项目上新,激活发展动能

8月15日,内丘县中国邢窑·大盈坊已现雏形,接待中心、白瓷厅、通用车间等主体建筑建设完成,工人在同步推进地下管网铺设和室内装修。

“按照目前进度,9月中旬研学区域就能对外开放,年底前达到烧制条件。”项目施工负责人葛辉军介绍,该项目兼具邢白瓷文化传承创新、研发生产、研学体验功能。

来到项目规划展示区,记者看到接待中心一楼大厅设有邢窑白瓷仿古器型、生活瓷器、文创产品展销区;白瓷厅引入巨型裸眼3D屏幕、全息投影成像和沉浸式光影互动,设置陶艺体验区,让游客直观了解邢白瓷的历史、72道制作工艺,沉浸式体验拉坯、制作,来一场人与瓷的跨时空对话。

葛辉军介绍,该项目将引进自动化制泥、自动化陶瓷坯体成形以及自动化喷釉等设备,建设邢白瓷传统柴窑馒头窑、梭式窑和辊道窑,主要生产仿古器型、生活用瓷、文创瓷器等邢白瓷产品。日产瓷器18000件,在满足自身生产需求的同时,对全市邢白瓷从业者开放,提供共享服务。项目投用后将成为国内重要的邢白瓷标准化生产基地和邢白瓷产学研基地。

“邢窑要振兴,产业是基础。”赵敬说,今年,邢台市建立清单式推进机制,狠抓末端落实,加快新项目建设进度,完善邢白瓷产业链条,激活内生发展动力,加快邢白瓷文化产业发展壮大。

此外,该市还在邢台学院打造邢白瓷小微企业孵化中心,培育壮大经营主体;规划建设邢瓷文化园,并推动邢白瓷文化街区主体施工建设。加快邢白瓷美学艺术馆装修进度,开设邢白瓷展销旗舰店和邢窑体验中心;加快推进邢台博物馆邢窑二展厅建设,打造集参与性、互动性、体验性于一体的邢白瓷体验中心,邢白瓷文化产业呈现蓬勃发展之势。

产品创新,叫响“瓷都”品牌

“啥?唐朝就有了吸管杯?”“这是电视剧《长安的荔枝》里的同款杯子,没想到在这看到了!”8月17日,在邢台市襄都区好南关街区邢白瓷美学艺术馆,一款仿唐代邢窑白釉绿彩吸管杯引起不少游客注意。

“这款吸管杯是根据‘黑石号沉船’出水的邢白瓷文物复原而来。”邢台市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邢白瓷美学艺术馆项目负责人李卓青介绍,今年5月以来,该公司依托邢白瓷美学艺术馆,以邢白瓷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为核心,开发出“黑石号沉船”主题产品、邢白瓷复古器型、茶具及文创产品等邢白瓷系列产品近500种,打造邢白瓷自主品牌。

8月19日,游客在临城县邢窑文化博览园参观。河北日报记者 闫德见摄

8月19日,临城县邢窑文化博览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邢窑陶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张志忠将新创作的茶具摆放到展示架上。这些茶具款式新颖,色泽类银,虽不同于邢白瓷典型器型,却处处透出邢窑的影子。

“推动邢窑发展,需要不断推陈出新,重要的是与时俱进、守正创新。”张志忠说,随着邢白瓷产业的发展,仅靠仿古器型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需要在保持邢窑釉色特点及经典元素的基础上,对器型进行大胆创新,推出更多符合现代人审美和当下市场需求的新产品。

今年,内丘县成立中国邢窑陶瓷研发中心,引智借力,与河北美术学院、泉州工艺美院等合作,开展邢白瓷器型设计和研发,探索“邢台研发设计,德化生产加工”模式。邢台学院依托资源和人才优势,开展功能茶具、香插、盖碗三件(套)邢窑文创产品设计研发。

如今,邢白瓷从传统的白釉罐、翰林罐等10余种仿古器型,快速发展到生活瓷器、实用文创产品等上百种邢白瓷系列产品,并培育出“圣唐白瓷”“邢盈”“邢陶坊”等一批邢瓷品牌,颇受市场青睐。其中,“陶瓷刮痧器”“陶瓷陪伴灯”等获中国旅游商品大赛金奖,“邢窑文房——盛象·四君子”入选2024年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商业行业委员会“中国好礼”推荐名录。

当前,邢台市正着力打造“邢白瓷”区域公共品牌,研发邢窑国礼级系列产品和具有邢台文化特色的文创产品,进一步提升品牌影响力,打造邢白瓷城市形象,持续推动邢白瓷与邢台百泉文化、古城文化、扁鹊中医药文化等地域特色文化及非物质文化深度融合。

同时,通过加强与国内陶瓷规模产区合作生产、扶持壮大本地企业提供高端定制服务、搭建电商平台等举措,提高产品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提升邢窑的知名度、美誉度。

研学出新,传统技艺薪火相传

“这件黄釉鸳鸯系印花扁壶是镇馆之宝,壶体中间一人吹奏,一人起舞,姿态优美,见证了中西文化交流交融……”8月4日,内丘邢窑文化旅游区,一群来自国外的非遗爱好者开启了一场研学之旅。

8月4日,内丘邢窑文化旅游区,中外非遗文化爱好者体验邢白瓷制作技艺。柳梦珂摄

在这个全国唯一以邢窑文化为核心,集遗址保护、文化展示、旅游观光、休闲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旅游区,游客可以感受邢窑的兴衰历史;立于11座窑炉遗址前,窑门、火膛、窑床、烟囱、烟道近在眼前,仿佛穿越时空,真实感受1300年前的烧瓷盛景;动手拉坯、制作器型、刻花,沉浸式体验邢白瓷烧制技艺;还能变身“考古工作者”,挖掘与拼接邢窑瓷片、窑具残件,体验“泥与火”的魅力。

“去年以来,内丘县以文物资源为依托,大力发展‘旅游+研学’,持续提升邢窑文化的影响力,推动邢窑文化传承发展。”内丘县邢窑博物馆副馆长柳梦珂介绍,今年,该县创新研学课程,对研学场所改造提升,引进先进设备,给游客带来全新研学体验。截至目前,已开展邢窑白瓷主题研学200余场次,接待人数近万人次。

8月19日,游览完临城崆山白云洞的石家庄游客王丽娟带着孩子来到邢窑文化博览园。“没想到景区里还藏着个‘大宝藏’,在这里,孩子们不仅参观了中国邢窑博物馆,了解了邢白瓷的历史文化,还动手体验了拉坯,玩得非常开心。”王丽娟笑着说。

临城县将邢窑文化博览园纳入崆山白云洞景区体系,推动文化遗产与自然景观有机融合,让游客在体验自然风光的同时,深入了解邢窑的历史、工艺和文化内涵,有效实现了邢窑白瓷的保护、利用和传承,形成了游、学、产一体的文旅生态。

以文促旅,以旅彰文。8月19日,邢台市发布“指尖触摸‘类银似雪’的白瓷之美——邢窑白瓷文化体验线路”,整合内丘邢窑文化旅游区、临城中国邢窑博物馆、邢台博物馆·千年邢窑厅、好南关邢白瓷美学艺术馆、邢台中医医院古城院区等景区景点,让游客沉浸式探秘千年窑火之源,感受邢窑白瓷与传统中医智慧的创新融合。

“邢窑白瓷是邢台优秀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器物符号,要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赵敬说,今年邢台市还采取强化人才培养、新建研学基地、加强学术研究等措施,打造邢白瓷文化高地,让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河北日报记者 闫德见)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