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承办单位: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广州市教育研究院,广州市少年宫,广州市儿童活动中心,广州市黄埔区文化广电旅游局、区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区教育局、团区委、区妇联、区关工委、区少工委
温馨提醒:
活动截稿在即,
还没投稿的读者注意啦!
激情全运,湾区同行!
羊城尽显全运风采!
围绕“十五运会及残特奥会”,
第46届“羊城之夏”青少年暑期系列活动
2025年“畅想美丽广州•喜迎十五运会”
9月7日18:00截稿!
请合理把握时间,
期待您的作品!
主办单位: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广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广州市教育局、共青团广州市委员会、广州市妇女联合会、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广州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中国少年先锋队广州市工作委员会
承办单位: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广州市教育研究院,广州市少年宫,广州市儿童活动中心,广州市黄埔区文化广电旅游局、区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区教育局、团区委、区妇联、区关工委、区少工委
协办单位:广州教育学会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专委会,广州图书馆,广州市黄埔区图书馆,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各分馆、流通点、汽车图书馆服务点
二、活动组委会及专家顾问团
本次活动设立组委会,由主办、承办和协办单位的领导组成。主办单位邀请图书馆、教育、文学、语言艺术、科普等领域专家成立专家顾问团。
三、活动时间
2024年6月-10月
(截稿时间:2025年9月7日18:00)
四、参与对象
6-18岁青少年儿童
1.少儿组:小学1-6年级学生
2.少年组:初中、高中学生
五、活动主题
主 题:畅想美丽广州 喜迎十五运会
分主题:
1.智慧十五运会;
2.AI赋能红色文化;
3.AI赋能传统文化;
4.绿色生态智慧守护;
5.智能交通;
6.智能家居;
7.智慧学习/智慧创作;
8.其他。
六、作品内容
作品内容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少儿读者可任选其中一个方面的内容开展作品创作。
(一)探寻广州、身边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
视频作品内容需包括:
1.简要推介自己所阅读的主题图书;
2.记录少儿自主探寻广州、身边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的过程;
3.讲述人工智能技术如何在红色文化、传统文化、生态文明、教育、交通等方面赋能城市发展(建议只选取其中一个方面进行讲述),提升我们的生活品质和学习效能,推动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和“四个出新出彩”;
4.重点阐述自己对人工智能的认知和看法,如人工智能的优势与局限,人工智能发展应遵循的伦理道德规范,自己应如何提高数字素养等。
(二)利用人工智能开展智能学习和智能创作的经历
视频作品内容需包括:
1.简要推介自己所阅读的主题图书;
2.记录少儿自主合理使用“人工智能”开展学习和作品创作的过程和经历;
3.讲述人工智能技术如何赋能自己的学习和创作;
4.重点阐述自己对人工智能的认知和看法,如人工智能的优势与局限,人工智能发展应遵循的伦理道德规范,自己应如何提高数字素养等。
七、作品要求
1.作品必须是原创首发。
2.作品主题内容:围绕“畅想美丽广州•喜迎十五运会”主题,可任选上述的其中一个分主题、一个方面的内容开展作品创作。
作品题目自拟。内容需紧扣主题、观点明确、层次分明、立意深刻,兼具思想性与艺术性,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
作品需从少儿自己的视角,以视频的形式,综合展示AI探寻体验或AI实践创作的过程和成果。视频作品内容不全,视情况按规则扣分(主题内容详见上述第五点、第六点)。
3.表现形式以讲述为主,可借助各种文艺形式来进行综合展现;可借助PPT、图书、音乐等道具来进行综合展现。
4.语言表达,需脱稿,使用普通话或粤语进行讲述,语音清晰、完整流畅、形象生动、感染力强。
5.参与方式
(1)个人参加;(2)小组参加,限5人以内。每个作品限报1名指导老师。
6.原创视频录制要求
(1)作品视频时长3-5分钟。作品不足3分钟或超过5分钟,视情况按规则扣分。
(2)作品视频须为横屏、实景拍摄,格式为MP4,高清模式,分辨率1920*1080;单个视频大小在300MB以内。
(3)少儿作者需全程出镜,视频需一镜到底、画面稳定、流畅,声音清晰,音画同步,可增加必要的字幕,不需要过多加入动画特效等后期制作。
(4)作品命名格式:组别+姓名+作品名称。
7.同一作品请勿一稿多投(请参加者不要将同一作品同时投稿至不同单位,如同时投稿至学校、少年宫、校外教育机构等)。
八、投稿须知和相关说明
1.截稿时间:2025年9月7日18:00,逾期作品恕不受理。
3.报送材料:
(1)横屏作品视频;(2)附件2《作品信息表》,作品信息表需打印后手写签名并扫描或拍照后(作品信息表照片格式需为JPG或PNG高清格式,照片大小在1M-2M)与电子版《作品信息表》一并发送至指定邮箱;(3)电子版作品文稿(即讲述内容全文)。
4.如作品信息不全、报送材料不全,不予评审。
6.投稿作品不得违反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公认的道德规范。作品应规范使用国旗、党旗、地图等图案。
7.所有投稿作品必须为参加者本人原创、首发的作品,未以任何形式发表或参赛过,无抄袭或盗用他人作品。参评作品凡涉及到著作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法律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本单位)自负。若发现抄袭或盗用的投稿作品,则一律取消参评资格。
8.本次活动为公益性活动,不收取任何费用。本活动组委会拥有所有投稿作品的使用权,有权推荐参加其他比赛,可对作品内容进行修改、网络发布、书籍出版、报刊杂志刊登、线上线下推广等,无需另行通知,不另付酬。
9.本活动所有规则由组委会制定并负责解释,凡投稿参加,即视为同意以上内容。
九、奖项设置
各组分别设置“最佳分享作品”“优胜分享作品”“优秀分享作品”若干个;另设“优秀指导老师”“优秀组织单位”若干个。
十、活动流程
第一阶段:活动启动(6月1日)
第二阶段:宣传发动(6月)
由主办单位全面指导、协调大赛开展;各承办、协办单位牵头宣传发动、组织征稿。
第三阶段:开展配套辅导活动(6-8月)
第四阶段:区馆初评(9月上旬)
第五阶段:作品选送(9月中旬)
第六阶段:作品审核(组委会审核,9月底)
第七阶段:复评(专家复评,10月中旬)
第八阶段:终评(专家终评,10月下旬)
第九阶段:结果公布(11月初)
第十阶段:总结活动、最佳作品展播(11月下旬-12月)
十一、联系咨询
咨询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1:30,14:30-17:30
来源:两广大地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