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本政府突然跳出来,公开通过外交渠道劝各国别去参加咱们9月3日的阅兵式。这次阅兵是为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本来是个正经的纪念活动,结果日本那边觉得有反日味道,太注重历史了,就开始四处游说。消息是从日媒共同社先爆出来的,说日本已经通过
日本政府突然跳出来,公开通过外交渠道劝各国别去参加咱们9月3日的阅兵式。这次阅兵是为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本来是个正经的纪念活动,结果日本那边觉得有反日味道,太注重历史了,就开始四处游说。消息是从日媒共同社先爆出来的,说日本已经通过驻外使馆向欧洲和亚洲国家发话了,建议各国领导人慎重考虑出席,以免帮中国传播历史观点。说白了,日本就是不想让中国主导的二战叙事在国际上扩散开来。
这不是头一回了,十年前2015年那次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日本也干过类似的事儿,没派官方代表,只让一些民间人士去凑热闹。现在2025年又来这一套,时机选得也巧,就在阅兵倒计时不到十天的时候。外交消息人士透露,日本政府觉得这次活动反日色彩浓重,过度强调过去的历史恩怨,所以就开始施压。欧洲那边,日本驻欧使馆直接打电话或发邮件给当地外交部,列出理由,说参加的话可能会扩大中国的影响。亚洲国家也没落下,日本通过各种渠道表达立场,希望大家别去。
中方反应挺快的,8月26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郭嘉昆直接回应了这事儿。他说中方注意到了相关报道,已经向日方提出了严肃交涉,要求日本方面澄清立场。郭嘉昆强调,日本应该正视侵略历史,和军国主义彻底划清界限,走和平发展道路,同时尊重受害国人民的感情。这话说得挺硬气的,意思就是日本别老回避责任,得诚恳面对过去。外交部网站上也发了完整记录,重申这次纪念活动的目的是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没什么反日意图,就是为了促进世界和平。
为什么日本这么敏感呢?说到底,还是日本对二战历史的处理方式有问题。日本政府一直不愿意彻底反省战争责任,反而把自己包装成受害者,靠广岛和长崎原子弹爆炸在国际上博取同情。二战期间,日本侵略亚洲多国,造成巨大伤害,但战后日本的教科书常常淡化这些事实,甚至修改内容,引发周边国家抗议。像8月15日日本战败日,首相也没发表明确道歉声明,这让中韩等国很不满意。日本的极右势力还活跃,借机炒作历史议题,拉拢支持者稳固政权。
最近日本还有些小动作,加剧了中日矛盾。比如,日本国防部自曝说军舰在南海航行时遭中方警告射击,这事儿在日本国内引发反华情绪。雅虎新闻还发文,说日本自卫队实战经验和装备比解放军强,评论区一片热议。这些报道时间选得准,就在阅兵前夕放出来,似乎故意转移视线,把矛盾推到中国头上。分析人士说,日本执政党可能借此稳固基本盘,迎合国内右翼势力。
其实,很多西方国家民众对抗日战争的惨案不太了解,南京大屠杀之类的历史事件,他们是通过最近的一些电影才慢慢知道真相。这些历史题材片上映后,让更多人看到那段黑暗岁月,也让日本更慌张,生怕国际舆论转向。阅兵本身就是展示中国贡献的机会,许多国家已经确认出席,比如俄罗斯总统普京、韩国总统等。一些和美国走得近的国家可能不来,但整体影响不大。联合国大厅里,各国代表还在讨论二战历史,中国代表递上资料,强调亚洲战场的作用。
中日关系本来就起伏不定,日本这些年军备扩张,买F-35战机、导弹,在菲律宾和英国设基地,军舰巡南海,引发监视。中国一直强调和平发展,日本却回避历史,这让关系难有突破。郭嘉昆在记者会上还说,正确对待历史是日本重返国际社会的前提,是和周边国家发展关系的基础,也是检验日本和平承诺的标尺。这话有道理,日本如果老这么搞,国际形象会受损。
台湾那边,主权事务委员会也发声,呼吁民主国家别去参加阅兵,甚至谴责事件。这反映出更广的地区紧张。国际媒体像路透社、BBC、南华早报都报道了,日本的举动被视为对华施压,但中国回应强硬,维护自身立场。全球时报社评指出,日本应明确回应,否则损害中日关系和自身形象。
从更大视角看,这事儿暴露了东亚历史遗留问题。二战结束80年了,日本还没彻底和过去切割,靖国神社参拜之类的举动年年闹腾。中韩等国反复抗议,日本却视而不见。相比德国对纳粹的彻底反省,日本的做法让人摇头。国际社会认可中国在二战中的贡献,抗日战争牵制了日本主力,为盟军胜利铺路。这次阅兵也会展示解放军改革成果,部队架构调整、武器更新,国防预算增长,但重点是和平主题。
日本的抵制可能有美国影子,特朗普时代乐见中日矛盾加剧。日本作为美国盟友,南海动作频繁,监视中国活动。但中国外交稳扎稳打,强调对话。日本如果继续回避,关系难改善。
这事儿提醒大家,历史不是随便改写的,日本得面对现实。中国阅兵不是炫耀,而是警醒世界珍爱和平。各国反应不一,但事实摆在那,日本的游说影响有限。希望中日能通过对话化解分歧,别让历史恩怨影响未来合作。毕竟,和平发展是大势,日本如果老纠结过去,损失的是自己。
来源:热情的逗狐狸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