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读吧 | 在美学中散步的人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27 18:47 2

摘要:郑学诗先生一生致力于美学研究,且为美学理论的践行者,《情趣谈》(中国文联出版社2025年3月版)是其一部美学通俗类读物,也是他多年来普及美学的志向所在。

在美学中散步的人

□ 介子平

郑学诗先生一生致力于美学研究,且为美学理论的践行者,《情趣谈》(中国文联出版社2025年3月版)是其一部美学通俗类读物,也是他多年来普及美学的志向所在。

郑先生与我父亲同龄,却常称我为“兄”,起初受宠若惊,后来渐渐接受,且作“文兄”意。虽为长辈,但他的激情比我高。激情体现在工作上,是勤奋:或作报人,或为教授,或在学会兼职,退休有年,却无片刻闲暇。之后创建太原市美学会,跑上跑下,一人支撑。这样的激情体现在生活里,是热忱:热心公益,关注民生,其思维之活跃、观点之敏锐,令后生汗颜。

他的学问我不懂,每次读他的大作,总会生出一些疑惑,好在可以及时沟通。书中便收录了我写给他的一封信,许多年前的一封,算作请益之问。乍读此书,以为是一部散文集子,仔细琢磨,寓美学理论于通达表述。审美活动伴生于日常,“生活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某年冬季,郑先生在汾河滩为我拍摄过一张侧影像,多年下来,一直使用中。原因简单,抓住了人物的神情。一身颟顸,其貌不扬,经过镜头过滤,竟也文质彬彬,温文儒雅。相由心生,长期沉浸于文,不怕不改变,那么一点点文气,为其捕捉,且加以放大,人像摄影的关键不过尔尔。

这种激情还体现在他的摄影作品里,是一抹霞光,纤云弄巧,是数枝残荷,几回魂梦。在缺憾中的唯美追求,是人面桃花的迟疑、泪水满襟的抱负,于抽象里凸现哲理,是五色摩挲的节奏、枯干秃笔的章法,最是那几行配图的小诗,意境岂在画中,皆在画面之外。某年冬上,先生有恙,蜗居家中,无法踏步于各处,只能拍照一些窗前的景致聊以自慰。窗前桐树几片剩叶零挂,莫非是先生黯然的心情,铺雪的枝杈处,薄薄一层寒色,当是先生披衣伫立,凄然感旧、慷慨生衰之时。钱钟书尝言:“非曰唐诗必出唐人,宋诗必出宋人也。”高明者近唐,沈潜者近宋,郑先生的照片里随处是唐诗宋诗,虽说他只生活在当下。后来先生住院,拍下了护理人员的一些倩影,我是从他的博客知其然的,他的拍照每每发表于自己的博客上。

当年博客走红时,郑先生的博客点击率之高,皆在于内容的丰富,那真是个美学家的杂志。为此有人还写过一篇名曰《退休教授的博客人生》的文章,对其大加赞赏,在某个会议上,又有人将之概括为“郑教授现象”。以他的年龄,多数人对电脑、数码一类的新鲜事物多已不再接触,甚至有排斥之举,但先生却能样样得心应手,挥洒自如,原因则在于他的勤勉好学,兀兀终日。目前他手中的相机,已不知是第几代了。微信走红后,郑先生的微信,依旧是本美学杂志。

郑先生常年在大学开设美学课程,我听过他当年在山西医科大学的“最后一课”。我坐在某个角落,与众多学子一同聆听了这堂精彩的课程。除去娓娓道来,不乏若有所思,一阵音乐响起,几张幻灯映现,很是生动,难怪枯燥的讲义、抽象的概念,仍能引来满坑满谷,人头攒动,把个偌大的阶梯教室弄得拥挤不堪。他的告老还乡,学校从此停了这门美学课,同学们再也聆听不到来自另一领域飘来的声音。讲到最后,才将告别的意思道出,自是惋惜声声。我顿时想起了刘克庄的句子“书生老去,机会方来”。课间发现,先生平日所摄,其中的许多作品已编入讲义,对上了有关的定义,虽说都是信游拾得之作。这便是高手,学问早已融入血液,理论早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其书法了得,油画了不得,书法仍在写,油画已无暇顾及。

《写作障碍论》《至乐集》皆郑先生的美学理论专著,其摄影作品则是这些专著的诠释诂训,理论云山雾罩,高深莫测,摄影浅显平易,一目了然,理论需由深至浅,重重突围,摄影需由浅入深,层层掘拓。

每谋面,郑先生总要为我留几张影。我坐椅上,他则或立或蹲,忽左忽右,寻找角度,并于关键处转换视角,我则每每忐忑不安,如座针毡。好的拍照,看似拍的是别人,实则也是自己,从摄影家身上,也可知道好作品是如何生成的。将贯穿美学意味的摄影传播开来,是郑先生晚年进行美学普及的一项实践。

作者简介:

介子平,山西省政府文史馆馆员,山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山西省散文学会副会长。

荐 读

《放宽心,吃茶去》

作者:莫言/王振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放宽心,吃茶去》是莫言与王振共创的随笔集,以散文、诗歌、摄影形式记录日常,形成文字版 vlog。全书五章,收录莫言近 20 张摄影作品 。书中莫言分享各地感悟,像割玉米时对劳作苦乐的感慨,还记录如颐和园拍月等小事。字里行间展现生活哲思,倡导接纳生活不确定性,与生活和解 。

《枕草子》

作者: [日] 清少纳言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内容简介:《枕草子》约成书于 1001 年,为日本随笔文学开山之作,共 305 段,含类聚、日记、随想三类内容。类聚受唐李义山《杂篡》影响,罗列 “山”“高雅的东西” 等事物,显作者清少纳言细腻观察与审美;日记记其宫中生活,映与皇后深情及平安时代皇室贵族生活;随想是对自然与人生的随感,见其明快自由的生活态度。

《轻轻吹去心上的灰尘》

作者:李银河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内容简介:李银河此随笔集,别于其社会学著作,贴近生活且接地气。书中独家讲述她的人生经历、亲人与情怀,及不同年龄段的思考,真实分享如何过身心舒适、精神愉悦的生活,而非空谈概念。她提出心怀大痛苦可化小痛、怀大快乐能涵小乐,主张将生活打造成艺术品、活在快乐中,称最佳人生境界是做快乐的生活家,真诚分享对生命的思考,能给认真生活者启发。

来源:市场信息报新媒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