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26日,由格尔木昆仑经济技术开发区主办、江苏省苏商发展促进会承办的“2025格尔木昆仑经济技术开发区(南京)产业发展恳谈会”在南京成功举办,包括政府领导、行业专家、优秀企业代表在内的50余位嘉宾齐聚一堂,共话合作机遇,共探发展新赛道。
东西协作,链动未来!当新能源革命重塑全球产业版图,当西部资源遇上长三角动能,一场关于未来的对话盛大开启。
8月26日,由格尔木昆仑经济技术开发区主办、江苏省苏商发展促进会承办的“2025格尔木昆仑经济技术开发区(南京)产业发展恳谈会”在南京成功举办,包括政府领导、行业专家、优秀企业代表在内的50余位嘉宾齐聚一堂,共话合作机遇,共探发展新赛道。
会上,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管委会产业发展部部长董小波致辞,格尔木昆仑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游巍作产业发展推介,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青海理工学院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教授季晓勇作交流发言,江苏省人民政府原副秘书长王志忠作总结发言。 国轩高科、艾津作物、常州盐湖化工、南通显高新材料、工大开元环保等江苏一批优秀企业代表参会。
昆仑“聚宝盆”藏千亿蓝海
会议伊始,与会嘉宾观看了格尔木市和格尔木昆仑经济技术开发区宣传片,简单了解了格尔木的地理区位优势和产业发展格局。
格尔木位于西部中心,是连接内地,进入中亚、西亚、南亚的战略通道,是国家稳疆固藏的战略支点,是连接甘、新、青、藏四省区“十字型”交通枢纽的重要节点,同时也是“一带一路”枢纽型节点城市、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复合型现代流通支点城市、青海省副中心城市。
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管委会产业发展部部长董小波在致辞中表示,柴达木物华天宝、潜力巨大,是致力于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资源宝地”,截至目前,境内已发现矿产资源116种,占全省已发现矿种的83.5%。同时,柴达木发展迅速、前景广阔,还是致力于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产业福地”,目前已基本构建起以盐湖资源开发为核心,融合盐湖化工、油气化工、煤炭清洁利用、金属冶炼以及新能源、特色生物等多产业横向扩展、纵向耦合的循环型产业体系。他现场发出邀请,表示将以最大的诚意、最优的环境、最好的服务,热忱欢迎各界有识之士到柴达木考察观光、投资兴业,期待与大家携手同心,共创伟业。
格尔木昆仑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处素有“聚宝盆”之称的柴达木盆地西南部、巍巍昆仑山下,区域周边矿产资源富集、自然资源独特。现已形成全国大型钾肥生产基地、盐湖化工基地、区域性石油天然气化工基地,成为青海省工业发展的主战场、创新开放、扬帆破浪的主引擎,在青藏高原工业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会上,格尔木昆仑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游巍进行了产业发展推介,他围绕开发区的基本情况、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作了详 细介绍。格尔木昆仑经济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2012年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现有 高新技术企业12家、科技型企业29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家、省级创 新型中小企业10家。
关于未来发展方向,游巍表示,主要是以盐湖产业为支柱,以金属冶金、能源化工产业为支撑,以装备制造、新材料、环保产业为潜力,配套关联生产性服务业的“1231”产业发展思路;构建以格尔木昆仑经济技术开发区为统领,昆仑产业基地、察尔汗产业基地为主要载体,加快盐湖绿色产业园、零碳园区、无废园区建设,安全稳定运行化工集中区的“1231”发展格局。
东西协作,人才先行
发展西部,是国家既定的长远战略。如今西部的基础设施早已今非昔比,“一带一路”“中欧班列”等为产业转移创造了良好机遇。然而,在西部地区,人才尤其是高端的创新人才仍然非常缺乏。于是,为了满足西部产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国家和青海省政府谋篇布局,多年前就开始投巨资建设青海理工学院。
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青海理工学院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教授季晓勇在作交流发言时,讲述了南京大学支教西部的历史渊源,他强调, 要发展产业,人才培养需先行。
据介绍,他本人于2003年3月参加了对口支援西藏大学理学院的工作,挂职期间推动达成了“南京大学、西藏大学、西藏广电局三方共建‘西藏大学广播电视工程专业’”协议的签署和实施,为藏区培养了大量急需的村村通广电技术人才。20年后,南大再次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 2023年12月,由南大牵头的江苏省4所高校的银岭教授团队开赴西宁市,开始对口支援青海理工学院, 任务就是帮助青理工尽快建设起发展西部产业所需要的学科,尽快培养出能在当地留得住,并且为地方企业所需要的工程技术人才。
当前,青海省产业发展战略与国家信息安全、发展“绿色算力”“东数西算”“大数据处理”“人工智能”等业务高度契合,又为南京大学服务国家安全和“一带一路”战略,推动南大各学科积极服务西部新质生产力发展等寻找有力“抓手”和多方跨界合作指明了方向。 今年6月24日,季晓勇带领青理工教授团队到格尔木(国家级)昆仑经济技术开发区及园区多家企业,就西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和校企合作进行调研和交流。
当发展西部成为国家一项长远战略时,国家在强力引导产业转移,企业家应抓住风口,把握机会。通过几天的实地考察与交流,季晓勇也身临其境感受到格尔木昆仑经济技术开发区良好的基础设施,他呼吁在座企业家行动起来,共同奋进,共促西部辉煌。
互动交流环节,来自盐湖产业、能源化工、装备制造、新材料、环保产业等领域的50余家企业代表,围绕各自主营业务及所关心的产业合作、政策保障等问题进行深入交流,格尔木市相关部门负责人逐一回应,现场气氛活跃,为后续务实合作搭建了沟通桥梁。
进军西部,正当其时
此次恳谈会是格尔木与苏商会开启合作的重要形式,也是深化东西协作、参与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生动实践。当东西部协作进入链式融合发展的新阶段,当东部市场的澎湃需求与西部资源的无限潜能握手,东西两地必将在新时代背景下翻开更具实效的发展新篇章。
江苏省人民政府原副秘书长王志忠作总结发言时表示,未来特别是今后数十年,西部地区是国家战略性资源开发和战略性产业发展高地,已受空间、资源、生产成本严重制约的苏企,进军格尔木合作发展正当其时。他进一步解释,目前国家已在西部部署实施了一大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重大产业项目,西部产业大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大为改善,时机基本成熟,方兴未艾。
具体来看,格尔木市是一座资源富集城市、工业重点城市、特色农牧城市、重要战略城市,境内广泛分布着钾、钠、镁、锂、石油、天然气、宝玉石等矿产资源,基于丰富的自然资源,基本形成以大型钾肥、盐湖化工、油气化工、有色金属冶炼、新能源、新材料、特色轻工业为主导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金属镁、碳酸钾生产能力居世界第一,钾肥生产能力位居世界第四、全国第一。
而江苏拥有产业基础雄厚、科教资源丰富、营商环境优良、市场规模巨大等诸多优势,是我国创新活力最强、创新成果最多、创新氛围最浓的省份之一,同时也是制造业门类最多、产业链最完整、配套设施最完善的省份之一。在庞大的产业阵营中,既有最前沿的未来产业,又有方兴未艾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更有目前仍占主体地位的传统产业。同时,江苏也面临着空间受限、资源紧缺、成本高昂等制约瓶颈。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新的空间,“走出去”是许多企业拓展发展空间的最佳选择。
王志忠指出,党的二十大以来,深化区域协调发展、推动产业高质量协同已成为时代命题。格尔木昆仑经济技术开发区手握盐湖、能源、冶金等“资源王牌”;苏企则带着技术研发、产业链整合、市场运营的“创新利器”,双方产业合作既有国家战略的指引,更有产业互补的坚实基础。他期待苏青各方齐心合力,奋力开创产业合作新局面。
他希望大家能以今天的恳谈会为起点,既要立足江苏产业优势,积极探寻与格尔木在盐湖产业、能源化工产业、金属冶金产业、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的合作切入点;更要以长远眼光早日布局西部,把技术、资本、人才优势转化为与西部产业共兴的实效,为推动东西部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为区域共同富裕、为中国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本次活动由江苏省苏商发展促进会执行秘书长汪海峰主持。
重磅头条: / / / / / / / / / / / / / / / / / / / / / /
苏商讲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商会活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集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书记面对面:/ / / / / / / / / /
产城融合1+1: / / / / / / / / / / / /
来源:苏商会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