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在的社区真干净,角落的垃圾和积水不见了,还经常有人来灭蚊,我带小孙女出门玩耍更安心了。”8月24日晚,家住鱼洞街道化龙桥社区的李大妈抱着小孙女在滨江路边散步边和邻居闲聊着。
“现在的社区真干净,角落的垃圾和积水不见了,还经常有人来灭蚊,我带小孙女出门玩耍更安心了。”8月24日晚,家住鱼洞街道化龙桥社区的李大妈抱着小孙女在滨江路边散步边和邻居闲聊着。
她口中的变化,正是巴南区今年以来积极推进“四清”蚊媒防控工作带来的成效。
夏秋之交是蚊虫繁殖高峰期,蚊媒传播的登革热、疟疾等疾病不仅会引起发热、皮疹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为此,巴南区城市管理局在全区集中开展以“清除死角、清洗脏污、清运垃圾、清杀病源”为核心的“四清”行动,从源头切断蚊虫孳生环境,全力保障市民健康。
让蚊虫“无处可生”,死角清理是关键。
“这种瓶瓶罐罐一积水就会生蚊子,必须及时清理!”8月18日,在龙洲湾街道的一处背街小巷,环卫工人张桂芳正仔细清理杂物间的闲置容器。截至目前,巴南区已整治这类卫生死角730余处。
清洗脏污与清杀病源必须兼顾。目前,巴南区已清洗油污点3000多处,清除房前屋后积水10086处。
“垃圾日产日清,不是一句空话,是硬性要求。”环卫工人李沛韩告诉记者。
据悉,今年8月以来,全区已清理滩涂、水面垃圾80余吨,日均清运垃圾150余吨,并对排水口、绿化带、垃圾站等重点区域实施每日2至3轮消杀,累计完成消杀作业13000余次。
另外,区城市管理局还高度重视一线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护,通过专项培训和发放防护物资,实现“人员安全、环境清洁”双保障。
下一步,巴南区将继续密切监测蚊媒密度,动态调整防控措施,以精细化、长效化的管理机制,持续营造清洁、安全、健康的城市环境。
来源:巴南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