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灵山卫街道文瑞路社区作为典型纯城市社区,面临着老旧小区设施老化的“治理痛点”与新建小区邻里疏离的“情感鸿沟”。2024年以来,该社区以“我的好邻居”小区党建服务品牌为引领,通过“长效机制+精准服务”,推动治理重心下沉、服务触角前伸,着力构建“邻里相知、资源共享
文瑞路社区在“友趣邻里大会”上开设“儿童邻里市集”。 (灵山卫街道供图)
灵山卫街道文瑞路社区作为典型纯城市社区,面临着老旧小区设施老化的“治理痛点”与新建小区邻里疏离的“情感鸿沟”。2024年以来,该社区以“我的好邻居”小区党建服务品牌为引领,通过“长效机制+精准服务”,推动治理重心下沉、服务触角前伸,着力构建“邻里相知、资源共享、守望相助”的社区治理新生态,促进“陌邻”变“睦邻”,让居民幸福感持续升级。
>>坚持未诉先办
实现服务群众“零时差”
为更好地回应居民诉求,文瑞路社区积极推行“一线工作法”,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为居民提供精准、高效服务。这一模式既延伸了服务群众的触角,又畅通了居民表达诉求的渠道,让社区服务更贴合实际需求,切实解决居民遇到的问题。
文瑞路社区依托日常网格巡查积极“走出去”,将6个小区科学划分为8个微网格。由社区党委联合小区党支部、业委会和党员骨干组成“你好 邻居”工作小组,结合网格员排查的矛盾隐患和居民高频诉求,推行“带着问题上门”走访机制,提前梳理问题清单并与居民面对面共商解决方案,确保“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已解决居民诉求20余件。
文瑞路社区还通过服务阵地把居民“请进来”,在小区活动现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置“书记有约”专区收集意见。能现场解决的明确责任人与办理时限,限时答复;无法当场解决的则通过“小文议事厅”组织多方协商,共同破解难题。针对居民反映强烈的老旧小区设施老化问题,社区组织有关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企业、职能部门、共建单位、居民代表等共同“把脉开方”,推动完成瑞海花园小区20部电梯更新及东方华庭小区消防设施维修。目前,累计收集各类诉求建议108条,协商解决邻里纠纷、设施维修等问题60余件。
>>凝聚多元力量
激活志愿服务“强引擎”
文瑞路社区组建“小文志愿联盟”,整合志愿者、共建单位、商户等多方力量,形成服务合力。通过网格走访、线上征集、个人自荐等方式,挖掘医生、老师等专业志愿者106人,组建“小文义诊”“小文帮忙”等专项志愿服务队伍,认领“小文暑期公益课堂”等12个志愿服务项目。同时,发挥18家共建单位资源优势,补齐社区服务短板,如联合青岛银行灵山卫社区支行改造“邻里广场”,解决居民健身需求。
此外,文瑞路社区还打造“沉浸式”邻里互动场景,联合各方力量开展“邻里公益市集”“友趣邻里大会”等特色活动40余场,搭建起居民家门口的互动平台。这些活动吸引居民超2000人次,不仅丰富了社区生活,更有效拉近了邻里距离。
>>主动靠前服务
打造共建共享“生态圈”
文瑞路社区辖区直播电商业态丰富,社区坚持主动上门服务,为企业发展办实事。通过邀请电商管理人才、律师、新就业群体代表等组建“邻里智汇库”,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同时,定期开展“短视频内容策划”“邻里社群运营”等电商培训及企业家沙龙,截至目前,已举办相关活动6场,覆盖企业13家,有效助力企业破解发展难题。
针对直播电商企业“用工难”问题,文瑞路社区梳理辖区待业居民技能信息,建立“邻里用工对接库”,精准对接兼职客服、打包员等岗位需求。此举既帮助14位居民实现灵活就业,又缓解了企业阶段性人力短缺,实现了辖区营商环境和居民幸福指数双提升。
来源:大众新闻-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