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忠:苏企要抓紧到西部去,抢占国家战略性资源开发和战略性产业发展高地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27 18:10 1

摘要:为深化东西部产业合作,促进资源互补与高效联动。8月26日,“2025格尔木昆仑经济技术开发区(南京)产业发展恳谈会”在南京举办,江苏省人民政府原副秘书长王志忠出席会议并讲话。

当长江的潮汐与昆仑的雪线交汇,当东部市场的澎湃需求与西部资源的无限潜能握手,一条跨越地理与文化、链接现在与未来的产业新丝路正在徐徐铺展。

为深化东西部产业合作,促进资源互补与高效联动。8月26日,“2025格尔木昆仑经济技术开发区(南京)产业发展恳谈会”在南京举办,江苏省人民政府原副秘书长王志忠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上,王志忠强调,江苏与青海的产业合作是贯彻中央部署、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实践。他提出,东西部协作的双向奔赴,要深刻把握三个关键维度:一是立足国家战略导向,推动东西协作,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二是发挥产业互补优势,促进资源与创新深度融合,构建高质量产业生态;三是优化营商环境,强化全程服务,确保合作项目落地见效。

以下是王志忠讲话全文:

各位苏商朋友、同志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苏青一家人欢聚一堂,联合召开2025格尔木昆仑经济技术开发区(南京)产业发展恳谈会。会议开始的时候,观看了格尔木市和格尔木昆仑经济技术开发区宣传片,听取了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管委会董小波部长的讲话和格尔木昆仑经济开发区游巍副主任围绕重点产业作的推介,南京大学季晓勇教授结合南大、青海理工学院和格尔木有关情况作了交流,与会的苏企结合自身实际与海西州、与格尔木作了深入沟通。会议时间不长,但安排紧凑、内容丰富,双方象一家人,坦诚相见、开诚布公,会议气氛十分融洽,其乐融融,双方产业合作有了一个很好的开端。会议开得很圆满、很成功,收到了预期效果。借此机会,我讲三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江苏与青海具有特殊关系,苏企与格尔木昆仑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展产业合作是贯彻中央要求的具体行动和应尽义务。

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率中央代表团赴拉萨,首次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三重身份参加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这在党和国家历史上是首次,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西藏工作的高度重视。中央为什么如此重视?因为青藏高原是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生态安全屏障、战略资源储备基地、清洁能源接续基地和面向南亚开放的重要通道。由于西藏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为了稳定边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改善少数民族民生,1994年中央正式实施对口支援西藏政策,16年之后的2010年,中央作出了对口支援全国涉藏州县,我们江苏承担对口支援青海海南州任务,浙江省对口支援格尔木所在的海西州。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银川发表重要讲话,开启了全国东西部扶贫协作新篇章。会后,中央确定江苏除了对口支援青海海南州外,还与青海结对开展对口协作。同年10月,江苏省委省政府明确,南京市与西宁市、无锡市与海东市的结对帮扶关系。2020年全国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后,中央对东西部对口支援与对口协作关系作了相应调整。中央决定,从2021年开始,江苏在继续对口支援海南州、对口帮扶西宁市、海东市的基础上,将帮扶青海省范围扩大到青海全省。对口帮扶由对口扶贫延续而来,随着我国脱贫攻坚阶段性任务的顺利完成,对口帮扶又演变为对口协作,就是除了财政、干部人才支持外,双方重点开展产业协作。明年开启“十五五”新时期,双方更多的是开展平等互利的产业合作。就是利用江苏的人才、技术、创新和市场等优势,发挥青海的资源禀赋、优惠政策、生产经营成本优势,通过产业合作,助力苏青两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最终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所以,我一开始就说苏青一家亲。这门亲事是中央决定的,我们双方都要理直气壮、义不容辞地贯彻落实好,要经常互相走动、互相帮助、互相合作。海西州、‌格尔木市的同志及时、全面、深入了解掌握中央的部署安排,走出高原,不远千里来到江苏,召开产业发展恳谈会,宣传优势、对接产业,完全正确、完全应该。这种主动担当、谋划经济发展的行动,令人钦佩、令人感动,值得倡导、值得学习。

二、未来特别是今后数十年青藏等西部地区是国家战略性资源开发和战略性产业发展高地,已受空间、资源、生产成本严重制约的苏企进军格尔木合作发展正当其时。

‌‌

十九世纪美国开展了“西部运动”,东部大量人口西迁,从事淘金和土地开发,后来西部发展了起来、繁荣了起来,由此形成了高度发达的加州等。“西部运动”整整开展了100多年。党中央高瞻远瞩,早在1988年邓小平同志就提出了“两个大局”理论,‌第一阶段‌:改革开放初期,要求中西部地区支持东部沿海地区优先发展,通过沿海开放促进经济增长。‌第二阶段‌:全国达到小康水平后,东部需协助中西部加快发展,缩小区域差距。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据此推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形成梯度推进的发展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西部大开发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环节,要求将西部大开发与共建“一带一路”紧密结合,构建内陆开放新高地,形成大开放格局。国家每五年都制订西部大开发计划,并出台相关支持政策。目前,国家已在西部部署实施了一大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重大产业项目。西部产业大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大为改善,时机基本成熟,方兴未艾。

根据国家的战略部署,青藏地区将以清洁能源为支柱,结合资源开发、技术创新和生态保护,成为支撑国家能源安全与低碳转型的战略高地。目前,青海、西藏已建成全国清洁能源装机占比最高的区域(青海达94.6%,西藏形成“水风光一体化”基地),未来将重点发展光伏、风电、光热及梯级储能项目,到2030年青海清洁能源装机将达1.4亿千瓦。今年7月19日开工的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工程,将创造3个三峡的发电量,点亮半个中国,同时为西藏带来繁荣的"金色哈达",并推动中国碳中和目标实现。该工程规划5座梯级电站,总投资约1.2万亿元。青海将打造千亿级光伏光热产业集群和锂电产业基地,推进高海拔风电、光储一体化、钙钛矿电池等前沿技术应用,并研发液流电池、智能电网技术以提升新能源消纳效率。青海青豫直流外送范围扩展至15省区市。国家对这一地区制订了特别优惠政策,并建立了保障机制。目前,国家层面已建立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适应部际联席会议机制。

格尔木市是一座资源富集城市、工业重点城市、特色农牧城市、重要战略城市。境内广泛分布着钾、钠、镁、锂、石油、天然气、宝玉石等矿产资源,基于丰富的自然资源,基本形成以大型钾肥、盐湖化工、油气化工、有色金属冶炼、新能源、新材料、特色轻工业为主导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金属镁、碳酸钾生产能力居世界第一,钾肥生产能力位居世界第四、全国第一。格尔木正在推进“绿电+零碳产业园”建设,打造全国首个“光伏治沙+储能+氢能”一体化示范基地。从区位上看,格尔木是稳疆固藏的战略支点,是连接甘、新、青、藏四省区“十字型”交通枢纽的重要节点,是连接内地与进入中亚、西亚、南亚的战略通道。先后被国家定位为“一带一路”枢纽型节点城市、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复合型现代流通支点城市,也是青海省域副中心城市。

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是国家首批13个循环经济产业试点园区之一,也是国内面积最大、唯一布局在青藏高原少数民族地区的循环经济产业试点园区。2010年,国务院批复了该园区总体规划,园区建设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在产业布局上,实施一区四园。格尔木循环经济工业园为四园之一,该园与格尔木昆仑经济技术开发区一个园区、一套班、两块牌子,主要以盐湖化工、石油天然气化工、金属冶金产业融合发展为特色,依托当地丰富资源,构建国家重要的钾肥、盐湖化工、油气化工产业基地。此次,来江苏推介七大重点产业:一是盐湖产业,包括钾、锂、镁、钠、稀散元素、氯平衡、盐湖+新能源耦合发展等;二是能源化工产业;三是金属冶金产业;四是装备制造产业;五是新材料产业;六是环保产业;七是生产性服务业。为招商引资,格尔木在矿产资源、土地资源、用水用能、环境容量、基础设施等五方面制订了强化要素保障措施。

江苏拥有产业基础雄厚、科教资源丰富、营商环境优良、市场规模巨大等诸多优势,是我国创新活力最强、创新成果最多、创新氛围最浓的省份之一,同时也是制造业门类最多、产业链最完整、配套设施最完善的省份之一。41个工业门类中,江苏就有40个,可谓门类齐全。江苏拥有5个产值过万亿元的产业,累计达13万亿元规模。此外,拥有8500余万人口,对应1400万个市场主体,市场活力强劲。在庞大的产业阵营中,既有最前沿的未来产业,又有方兴未艾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更有目前仍占主体地位的传统产业。同时,江苏也面临着空间受限、资源紧缺、成本高昂等制约瓶颈。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新的空间,“走出去”是许多企业拓展发展空间的最佳选择。推动江苏产业与兄弟省份乃至国外开展合作,引导苏企到外省开展贸易和投资,促进双方产业链精准耦合,既是推动区域产业合作的需要,也是江苏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构建新发展格局和畅通国际国内双循环的需要。党的二十大以来,深化区域协调发展、推动产业高质量协同已成为时代命题。格尔木昆仑经济技术开发区手握盐湖、能源、冶金等“资源王牌”;苏企则带着技术研发、产业链整合、市场运营的“创新利器”,双方产业合作既有国家战略的指引,更有产业互补的坚实基础。今天,苏商会为格尔木量身定制选择了对应企业,从刚才江苏企业发言的态度和内容看,大家对到格尔木投资兴业、合作发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三、苏青各方要齐心合力,奋力开创产业合作新局面。

(一)苏商会要树立陪跑式服务理念。对有意向到格尔木投资兴业的企业要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今天完成了信息撮合任务,合作双方见了面,作了初步对接和信息匹配,这是第一步。第二步,要参与合作项目的可行性分析、风险评估及协议起草等工作,协助双方完成资源整合‌。第三步,要‌协助双方解决项目落地中的流程问题,推动长期合作。同时,还要协助格尔木到江苏其他城市或长三角乃至全国苏商企业聚集地开展类似产业发展恳谈会。

(二)苏商企业要树立抢抓机遇意识。今天,我们的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的经济面临五大挑战和困境:一是外部环境复杂化:美国关税政策冲击国际贸易秩序;二是内需动能有待增强:部分行业就业压力显现,民间投资活力不足;三是结构性矛盾依旧存在:新旧动能转换处于阵痛期,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亟待平衡;四是各种政策急需协同:财政、货币、产业等众多政策需统筹发力;五是少数领域需防范风险:房地产、地方债务等领域风险需动态管控。在新的发展时期,面临新的形势、新的挑战,苏商企业必须坚定信心,牢固树立长期主义理念,与时俱进,敢为人先,大胆地到西部去,寻求新的机遇,拓展新的空间,在我国良好的发展环境中实现持续高质量发展,打造百年基业。到格尔木寻找适合自己领域的产业项目投资兴业。

(三)格尔木要树立亲商爱商观念。江苏地处长三角核心,地势平坦,气候适宜,物产丰富,政通人和,乃人间天堂。苏商企业为了企业发展,为了贡献人类,不远千里,远赴西部,需克服心理生理种种障碍,实属不易。格尔木的同志们象谈恋爱那样,痴迷苏商、热恋苏商、善待苏商,让企业感到宾至如归,亲切温馨,唯此方能感动苏商、激励苏商。其二,也是最重要、最核心的是要创造宽松、优良的营商环境,在坚决落实国家和青海省各类各项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的同时,研究制订土地、水电、运输以及人才、劳动力、政府撬动等有关生产经营成本的特殊优惠政策,特别要精简各类审批手续,提高办事效率,从方便企业入手。对企业新建项目要实行专班服务,让企业省心省力、放心放胆投资兴业。其三,从期初的引进到中期的建成投产再到后期的正常生产经营始终如一,持之以恒地热情服务企业,让企业感到起初投资格尔木投得正确、投得值得。如此,企业家们以自己在格尔木的愉快、顺利心情,以自己在格尔木获得的丰厚回报,传播到他的朋友圈,口口相传,格尔木不但资源富集,而且投资环境特别优越。那时,格尔木不再需要召开恳谈会,先期投资的企业家一定会再增资、再投入,各地的企业家会主动、自觉、积极地争相奔赴格尔木投资兴业。

各位企业家、各位同志,希望大家能以今天的恳谈为起点,既立足江苏产业优势,积极探寻与格尔木在盐湖产业、能源化工产业、金属冶金产业、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的合作切入点;更要以长远眼光早日布局西部,把技术、资本、人才优势转化为与西部产业共兴的实效,为推动东西部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为区域共同富裕、为中国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谢谢大家!‌

重磅头条: / / / / / / / / / / / / / / / / / / / / / /

苏商讲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商会活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集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书记面对面:/ / / / / / / / / /

产城融合1+1: / / / / / / / / / / / /

来源:苏商会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