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缴社保的约定、自愿放弃社保的承诺无效,我们劳动者权益再添保障。”8月8日,在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茅店镇“茅小店”助农直播间里,一周一次的《智尧说法》栏目如期开播,“主播”吴智尧用略带客家方言口音的普通话,结合近期的案例介绍《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
《人民政协报》2025年08月23日 第 07 版
“不缴社保的约定、自愿放弃社保的承诺无效,我们劳动者权益再添保障。”8月8日,在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茅店镇“茅小店”助农直播间里,一周一次的《智尧说法》栏目如期开播,“主播”吴智尧用略带客家方言口音的普通话,结合近期的案例介绍《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二)》。
作为赣县区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主任,民建会员、江西省赣州市政协委员吴智尧33年如一日,将法治的种子播撒进群众心田,用担当与奉献诠释着“服务为民”的深厚情怀。
基层和谐的“解绳人”
当问及成功化解千起矛盾纠纷的“秘诀”时,吴智尧说,“再乱的绳结,总能找到解开的线头;再复杂的纠纷,总能抓住问题的关键。”
吴智尧的外祖父是一名老红军,因办事公平公正,在村里颇有威望,乡亲邻里谁家若有麻烦事,甚至打架冲突,只要他外祖父出面调解,事情总是没多久就解决了。外祖父那句“解绳要找头,断案得凭理,人心这杆秤,得端得像山一样稳”,成了他后来开展调解的重要方法。
赣县王母渡镇是吴智尧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的第一站。1991年8月,镇里有两兄弟因为一方多占宅基地建房的事情发生冲突,兄弟俩互不退让,僵持不下,弟弟甚至扬言要动武。吴智尧循着外公教给的方法,“以理服人、以情动人”,耐心劝导,最终兄弟俩握手言和。
2020年,重庆籍农民工李某在赣县区一处工地做工时,不幸被一块掉落的木板砸中头部,住院近一年,未得到工伤赔偿。老板撂下话:“有本事你去打官司。”无计可施的李某找到吴智尧求助。详细了解事情经过后,吴智尧驱车数次奔赴工地,耗时近两个月沟通协调,最终帮李某拿到9.9万元工伤赔偿。拿到赔偿款后,李某难掩激动,紧紧握着吴智尧的手,频频鞠躬致谢。
“打官司好比做手术,调解好比开药方,能调解好不开刀,老百姓就能少受罪。我能做的就是尽己所能,帮助他们多感受公平正义的温度。”2017年,吴智尧创立“智尧释法调解坊”,打造了一个化解矛盾、服务群众的志愿服务阵地,提炼出“六以心法”调解模式,将人民调解深度融入司法行政。
从邻里纠纷到夫妻矛盾,从追讨欠薪到债务争议,调解坊成立至今,已成功调解社会矛盾纠纷1000余起,涉企纠纷3000多件,为群众和企业挽回经济损失1.98亿元。
法治信仰的“播种者”
“法律不应是冰冷的条文,而要成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温暖。”作为一名法律工作者,普法于吴智尧而言,既是使命所系,更是责任担当,他将大量业余时间与闲暇时光投入其中。
2023年12月,吴智尧在赣县区茅店镇的助农直播间“茅小店”开设《智尧说法》栏目,围绕老百姓身边事开展线上普法,以“直播﹢调解”的形式打开普法新局面。
赣县籍职工刘女士的经历便是生动一例。她本盼着2025年1月按时退休,却因企业漏缴最后一个月社保导致其无法如期办理退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刘女士向《智尧说法》栏目求助。在直播间,吴智尧详细了解事情来龙去脉,现场为她出谋划策,并借这个例子提醒广大群众临近退休需注意的事项。
走出直播间,吴智尧与企业沟通,从法律和人文角度强调问题的紧迫性;积极与当地社保部门协调核实情况。没过几日,刘女士便顺利办好了退休手续。
截至目前,《智尧说法》节目已开展直播近百场,现场成功调解矛盾纠纷26起,解答法律咨询逾500件,吸引了省内外众多群众前来咨询工资待遇、婚姻家庭、劳动关系、赡养义务等各类法律问题,让普法真正走进更多人的生活。
参政履职的“践行者”
“作为政协委员和民建会员,既要解民忧,更要建良言。”吴智尧始终铭记肩负的政治责任。吴智尧牵头成立的“民主党派人士吴智尧工作室”,汇聚民革、民盟、民建等6个党派的专家力量,涵盖法律、经济、科技等领域,累计化解矛盾纠纷200余件,完成调研课题20余项,成为民主党派参与社会治理的亮眼品牌。
“群众有需要,我就歇不住,总想着能第一时间回应大家。”这是吴智尧最质朴的心声。他的手机通讯录中存有近千名求助的群众的联系方式。
“自从成为政协委员和民建会员后,我认为,我个人的价值高度在于为民办了多少实事。”此外,吴智尧还被选聘为省级人民调解专家、省一级人民调解员,并先后获得司法部“新时代司法为民奋斗者”“新时代司法为民好榜样”,中消协“2022消费维权十大年度人物”等荣誉称号。(王磊、李明哲、万婷)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