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点点星火可成炬,奋楫扬帆正当时。值此国企党建三年行动纵深推进之际,温州市国资系统坚持以党建红心引领发展匠心,以点点“微光”汇聚成推动城市蝶变的璀璨星河。现推出《国企微光·强城足迹》系列报道,聚焦那些勇立潮头的最美国企奋斗者,讲述他们以“强城行动”为号角,在重大
编者按:
点点星火可成炬,奋楫扬帆正当时。值此国企党建三年行动纵深推进之际,温州市国资系统坚持以党建红心引领发展匠心,以点点“微光”汇聚成推动城市蝶变的璀璨星河。现推出《国企微光·强城足迹》系列报道,聚焦那些勇立潮头的最美国企奋斗者,讲述他们以“强城行动”为号角,在重大项目攻坚、民生服务提质、产业创新升级中书写奋斗篇章的生动故事。
今天为大家展播的是温州市铁投集团所属中铁通轨道运营有限公司的微光故事——李文利:钢轨上的“毫米级”守护者。
温州市铁投集团
微光故事
当城市沉入梦乡,温州市域铁路S2线的轨道上,却依然闪烁着头灯的光芒。一群“钢轨医生”正俯身于冰冷的钢轨之间,用仪器测量、用手触摸、用心守护——他们是轨道交通的“守夜人”,李文利就是其中一员。作为工务工区工长,他带领团队用毫米级的精度,守护着每一列列车的平稳运行,用无声的坚守诠释着国企人的担当。
01
毫米之间的“安全尺”
每一毫米都是坚守
“轨道上差一毫米,列车就可能晃一下;我们晃一下,乘客的安全感就少一分。”这是李文利常对工友们说的话。2022年,他全程参与S2线精调项目,带领队员完成轨道“起、拨、捣、改”等多项施工,累计精调数万处,精度全部控制在毫米级。
他手中的道尺、电子平直度检测仪仿佛是“钢轨的听诊器”,任何细微的几何偏差都逃不过他的眼睛。深夜的隧道里,他俯身测量、俯耳听音,甚至能通过锤击声判断螺栓是否松动。“我们是最后一关,必须把好。”他说。三年来,他和团队步行巡检里程已达数万公里,处理隐患数千项,真正做到了“零差错、零事故”。
02
夜行者的“攻坚战”
党员就该挑重担
2023年,李文利开始担任刚成立的工务工区工长。面对工区大部分是新工的情况,他扛起培训重任,采用“以工代训”模式,开展理论培训72次、实作培训48次,培养出初级工16名、中级工10名、高级工3名。
他带头研发的“一种轨道改道用道岔改道装置”获得国家专利,QC小组荣获公司一等奖。2025年,他主持下塘停车场沉降整治工作,补砟三千余方,起道一万余根轨枕,高效消除设备隐患,显著提升运营安全基础。“党员担当不是挂在嘴边的,是干出来的。”他语气平静却坚定。
03
传承中的“创新者”
把经验变成标准
“既要低头修轨道,也要抬头看方向。”李文利不仅技术过硬,更善于总结传承。他把复杂的检修工艺编成通俗口诀,在工区推行“现场小课堂”,带着新工一遍遍走区间、认设备、练操作。
他推动建立下塘停车场实训基地,为公司对外培训和内部人才培养搭建了平台。截至目前,工区八大板块后备人才能力达标率达85%,设备管理与台账建设水平大幅提升。“每个人都要成为能独当一面的‘守护者’。”他说。
当晨曦微露,首班列车平稳驶过S2线,乘客们或许不会知道,昨夜曾有一群人手握头灯、俯身钢轨,为他们守护这一程的平稳。李文利说:“钢轨是冷的,但我们的心是热的。多一份守护,城市就多一份安心。”他用行动证明,国企人的匠心,就在每一毫米的坚持之间。
致敬每一位深耕
城市建设的国企微光
供稿:市国资委、市铁投集团
一审:胡芳芳
三审:郑上坤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