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这片祥和的绿意深处,一座高12米的纪念碑,如利剑般直指天穹,碑顶的战士群雕,手握钢枪,作冲锋之姿,瞬间将时空拉回到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
初秋的小兴安岭,松涛阵阵,溪水潺潺。伊春溪水国家森林公园内,游客们漫步于苍翠中,尽情享受着大自然的宁静与馈赠。
在这片祥和的绿意深处,一座高12米的纪念碑,如利剑般直指天穹,碑顶的战士群雕,手握钢枪,作冲锋之姿,瞬间将时空拉回到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
这里,就是抗联遗址——老钱柜战役纪念碑。在这片和平安宁的土地上,曾发生过怎样惊心动魄的战斗?这座沉默的丰碑,又在向今天的人们诉说着什么?
智取“老钱柜”
“老钱柜”,一个颇具生活气息的地名,然而,在“九一八”事变之后,却成了一处浸透着血泪的罪恶之地。它曾是日伪军掠夺小兴安岭森林资源、连接东西据点的中枢,盘踞着日军和伪森林警察百人之众。他们虐待劳工,无恶不作。
大学生解说员孟思彤现场解说“老钱柜”战役
解说员孟思彤是刚到溪水国家森林公园实习的大学生,她的解说声情并茂,感情充沛。
1936年春,一封来自赵尚志司令员的亲笔信,送到了时任抗联将领李兆麟将军的手中,指令言简意赅:“不惜代价,坚决打掉盘踞在老钱柜这伙敌人!”
3月初,李兆麟将军亲率百余名战士,从浩良河(今伊春市南岔县浩良河镇)东山出发。他们顶着初春的寒风,在没膝的雪地里跋涉,历经两天两夜,行军800余里,抵达距老钱柜仅一公里远的溪水河畔。
“这是一场硬仗!敌我兵力相当,强攻绝非上策。智取,成了唯一的选择。”孟思彤讲得绘声绘色,“晚8点,待敌营灯火渐熄,战士们兵分三路,悄然向老钱柜摸去。侦察小队如神兵天降,成功将外出查岗的伪军连长于祯抓获。审讯中,于祯表示,他因不堪日军欺辱,早有反抗之心,当即交代了敌人的全部兵力布防。在于祯的策应下,我军战士如猛虎下山,直扑日军营房。酣睡中的7名日本兵,在梦中便命丧黄泉。枪声惊醒了其余伪军,但他们还未及反应,就已被缴械,在被窝里当了俘虏。”
史料记载,这场战斗,用时不到30分钟,我军未伤一兵一卒,全歼日寇,俘虏百余伪军,缴获枪械百余支,堪称一场教科书式的奇袭。
这场战役的胜利,极大地震慑了敌人,收复了小兴安岭大片腹地,更重要的是在人民心中点燃了抗日必胜的熊熊火焰。
从无名遗址到精神高地
英雄,是屹立在这片土地上的丰碑。
老钱柜战役纪念碑坐落于伊春森工上甘岭林业局有限公司施业区内。
“说起上甘岭林业局有限公司不得不提这个名称的来历。”上甘岭林业局有限公司党群工作部干部刘明迪介绍,上甘岭这个名称是为了纪念抗美援朝取得的伟大胜利,“开发伊春林区‘敢打硬仗’的创业精神,与抗联战士‘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在这里血脉相通。”
铭记,不能止于口述。为了守护这段光辉历史,一代代上甘岭人做出了不懈努力。1988年,老钱柜遗址被伊春市政府授予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确定为伊春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4年3月,上甘岭溪水林场被正式批准认定为省级革命老区;2021年,上甘岭溪水林场被确定为“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之一。
“老钱柜”战役浮雕
纪念碑和浮雕墙的落成,让历史的坐标愈发清晰,让无形的精神有了可供瞻仰的实体。如今,老钱柜不再是一处无名的深山遗址,而是一座真切的精神高地,庄严地向每一位来访者讲述着这片土地的红色根脉。
对历史最好的致敬,是创造新的历史。对先烈最好的告慰,是建设一个他们梦想中的强大祖国。
“昔日抗日的烽火硝烟早已散尽,但抗联精神之火,却在新时代燃得更旺。”上甘岭林业局有限公司党群工作部干部刘明迪的话语,道出了老钱柜的现实穿透力。这份穿透力,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形成了深刻的时代共鸣。
守护,是跨越时空的主题。当年,抗联将士用生命守护的是这片土地的主权与尊严;今天,我们用绿色发展的理念守护着它的生态与未来。这是不同时代,同一份守护的初心。
如今的上甘岭人,正巧妙地“搭旅游台,唱红色戏”。他们深知,绿色是这里的“根”,而红色,是这里的“魂”。游客们来到这里,在享受绿色生态的同时,更能接受一场红色革命传统的洗礼。
红色文化,为绿色发展注入了最深沉、最强大的文化内涵与精神动力。昔日的战斗遗址,正在成为凝聚强国力量的“红色加油站”。
记者:崔立东;摄影:崔立东;视频:崔立东
本文来自【黑龙江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