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温岭市地处东海之滨,温和湿润的气候和肥沃的土壤,为葡萄的生长提供了优越的自然环境,温岭葡萄也成为当地农业产业中的重要特色产品之一。近年来,温岭市市场监管局联合温岭市农业农村和水利局等五部门,通过创新“地理标志+共富工坊+产业链党建”模式,为“温岭葡萄”国家地理
本报记者 张恒金
当前,浙江省温岭市的各个葡萄种植园内,飘出阵阵果香。一串串晶莹饱满的葡萄挂满枝头,果农们正忙着采摘、分拣。
温岭市地处东海之滨,温和湿润的气候和肥沃的土壤,为葡萄的生长提供了优越的自然环境,温岭葡萄也成为当地农业产业中的重要特色产品之一。近年来,温岭市市场监管局联合温岭市农业农村和水利局等五部门,通过创新“地理标志+共富工坊+产业链党建”模式,为“温岭葡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注入发展新动能,绘就乡村振兴共富新图景。
地理标志赋能产业高质发展
“如今‘温岭葡萄’发展成为兼具产业支撑、产品效益和品牌根基的现代精品设施农业产业,这离不开地理标志的赋能。”温岭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温岭高度重视地理标志的培育和运用,通过标准化管理与品牌打造,进一步延伸“温岭葡萄”产业链,实现“一产优、二产强、三产特”发展模式。
监管人员指导地理标志授权使用单位合规使用专用标志
为确保“温岭葡萄”产品良种化、管理标准化、生产储运科学化,温岭市制定发布“温岭葡萄”团体标准,涵盖巨峰、阳光玫瑰、夏黑、维多利亚、红提等主要葡萄品种,系温岭市首批地理标志产品地方标准。标准详细规定了各品类葡萄的术语与定义、保护范围、自然环境、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藏、档案记录管理。
“标准的发布对引导温岭葡萄实现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管理、品牌化销售有着重大的意义,有力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推动实现以品牌效益带动经济效益的稳健增长。”温岭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说。
为夯实地理标志发展根基,温岭从“人才战略”入手,围绕地标产业,依托现代新农人培育行动,产研融合、资源整合,建立四级联动农民技术员队伍,就地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农人,通过开展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公用品牌人才交流论坛、新农人“百人培养计划”、技能比赛、“田间沙龙”等活动,吸引高端人才加入地理标志产业链。目前,已培育葡萄专家160余人,营销团队8支;从事“高橙100”种植加工销售的“新农人”超60人。
温岭市市场监管局还建立了地理标志品牌产品质量检测站,配备专业检测设备及人员,提供糖分、酸碱度、滴定酸度和葡萄多酚等多种项目检测服务。同时,该局科学运用物联网、云计算、自动控制等技术,创建集信息采集、信号传输、智能处理、反馈结果为一体的国家级葡萄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基地。
监管人员为企业提供葡萄糖分检测项目
目前,温岭葡萄成熟上市时间从7月初提前到4月下旬,“温岭葡萄”地理标志产品较同类产品溢价50%左右,年产值突破9.3亿元,带动986户农户增收,近三年平均纯利润达8176元/亩,从事葡萄种植的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万元,较全市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高15%。
发挥多方优势搭建增收桥梁
在“吉园”葡萄共富工坊,“新农人”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从葡萄品种选择、种植栽培技术到病虫害防治等葡萄种植的各个环节,为农户提供细致且系统的指导,帮助农户掌握科学种植方法,提高葡萄的产量与品质。
近年来,温岭市深化地理标志产品共富工坊建设,实施“工坊+新农人+农户”三方合作模式。一方面,推动“新农人”与工坊农户进行师徒结对,进行农技指导;另一方面,引导新农人、共富工坊与农民签订长期三方购销合同,按照“集中播种、统一育苗、规范栽培、联合收购”标准化运行模式,保障农户的稳定收益和持续发展。
“这一模式充分发挥新农人技术、经验、信息等资源优势,不仅提高了农民收入,还促进了技术交流和标准化生产。”温岭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温岭已建立“吉园”葡萄、“滨新”墨玉等共富工坊,预计带动产销链从业人员年均增收1万元。
据悉,温岭市市场监管局还配合对接台州市农副产品集配中心有限公司与滨海镇农合联代表签订农产品战略合作协议,有力促成“鲜果巴巴”“古茗奶茶”等知名企业与本地葡萄种植经营主体签订产销合作协议,建立稳定的产销合作关系,搭建起连接田间地头与消费终端的“共赢桥梁”。目前,滨海镇大棚葡萄种植面积从上世纪90年代的数百亩扩展至1.8万亩,实现产量2.7万吨,年产值近4.3亿元,占全镇农业总产值的70%。
监管人员指导地理标志授权使用单位合规使用专用标志
在“葡田同庆·萄醉滨海”2025温岭葡萄嘉年华活动现场,滨海镇“甜蜜共富”产业链党委正式揭牌,通过党建联建整合“种植—加工—销售”全链条资源,为地标产业装上“红色加速器”。
地方政府与党组织牵头推动产业组织化是温岭的又一有力举措。一方面推动村集体流转农地,招商引种,打造联片规模种植;另一方面建设贮藏与转运基地,解决果农“种得好、卖得出”的后顾之忧,形成党建统领下的“生产、服务、销售”一体化格局。
温岭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模式提升葡萄品质、规模与市场竞争力,并通过直播带货、品牌合作等方式拓宽销售渠道与增收路径。
据悉,为降低温岭葡萄鲜食销售的季节性风险,温岭积极配合对接葡萄主题袋泡茶研发事宜,从产品标准的制定,再到包装设计、标签标识等方面,提前介入产品包装标签审查工作,确保包装符合国标要求。针对冷泡茶产品特性,重点核查配料表、产地、委托双方资质、生产日期标注规范、冲泡方式等6类关键内容,发现并指导企业整改“配料顺序”“产地标注不规范”等问题,全力保障葡萄主题袋泡茶“合法上市、安全流通”。目前,已成功研发阳光玫瑰茉莉绿茶、天工墨玉乌龙茶两款葡萄主题袋泡茶。
监管人员指导企业合规标注葡萄袋泡茶产品标签
通过“地理标志+共富工坊+党建引领”模式,温岭构建起从标准化生产到链条化销售,再到品牌化营销的农业升级路径,有效推动葡萄产业高质量发展。
本文来自【中国食品报融媒体】,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