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25日,银川市兴庆区富宁街综合执法中队收到一面写有“为民服务公正执法,办事公道深得民心”的锦旗。送锦旗的是辖区商户李先生,感谢执法队员以耐心沟通和专业调解,成功化解了一起因门头招牌引发的邻里纠纷,真正实现了“矛盾化解在基层,服务温暖到心坎”。
送锦旗。
调解现场。
8月25日,银川市兴庆区富宁街综合执法中队收到一面写有“为民服务公正执法,办事公道深得民心”的锦旗。送锦旗的是辖区商户李先生,感谢执法队员以耐心沟通和专业调解,成功化解了一起因门头招牌引发的邻里纠纷,真正实现了“矛盾化解在基层,服务温暖到心坎”。
事情源于李先生店铺更换门头招牌时,因设计与安装超出合理范围,对相邻商户李某华的采光和视线造成遮挡。双方多次协商未果,矛盾逐渐升级。李某华遂向富宁街综合执法中队投诉求助。接到投诉后,执法中队迅速响应,坚持“调解优先、执法为民”原则,并未简单采取行政处罚手段,而是深入现场勘查,耐心听取双方诉求,找准问题症结。执法人员依据《银川市牌匾标识管理条例》,向李先生细致讲解规范标准及其对相邻权益的影响。经过多轮沟通协调,李先生最终主动配合,对门头招牌进行降高和结构调整,彻底解决了遮挡问题。
整改后李某华的经营环境恢复如常,对处理结果表示满意。李先生也深受触动,特意定制锦旗致谢,并承诺今后将严格遵守经营规范,注重邻里沟通,避免再发生类似问题。
富宁街综合执法中队中队长高晓航说:“这起纠纷的顺利解决,不仅维护了商户合法权益,也体现出综合执法工作正在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我们注重法、理、情相结合,力争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兴庆区综合执法局将以此次纠纷调解为切入点,在辖区商户间持续开展“门头招牌规范上门宣讲”活动,向商户普及设置标准及邻里沟通注意事项,同时加强日常巡查频次,对违规苗头及时介入,持续守护辖区和谐经营环境,让“为民服务”从“解难题”延伸到“防未然”。(宁夏日报记者 周昕 文/图)
本文来自【宁夏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