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晨光漫过燕山的脊线,滦水清波荡漾在山的怀抱,在一片绵延的翠色深处,藏着一个被栗香唤醒的村庄——汉儿庄镇杨家峪村。这里是“中国板栗第一村”,“3113”良种如诗般诞生的原乡。栗树成海,风过如低语,百年根基孕育一代代人的梦想。如今,这座村庄以栗为媒、以绿为底,在产
晨光漫过燕山的脊线,滦水清波荡漾在山的怀抱,在一片绵延的翠色深处,藏着一个被栗香唤醒的村庄——汉儿庄镇杨家峪村。这里是“中国板栗第一村”,“3113”良种如诗般诞生的原乡。栗树成海,风过如低语,百年根基孕育一代代人的梦想。如今,这座村庄以栗为媒、以绿为底,在产业融合的浪潮中轻盈转身,绘出了一幅生态与人文交织、传统与现代共鸣的振兴画卷。
杨家峪村的栗香并非无根之水,其背后是7400亩葱郁山林的无私馈赠。这里的栗农世代耕耘,不断钻研品种选育与有机栽培,“3113”良种如繁星般播撒四方,成就了“国家级生态村”和“国家森林乡村”的闪亮名片。自2010年起,村庄悄然蜕变:崎岖山路化为坦途,乡道蜿蜒却明亮如昼,村容村貌也从质朴走向精致。生态肌理与人居环境交相辉映,为文旅发展铺就了鲜明而坚实的底色。
文旅融合,创新突破
板栗的馥郁与山水的灵秀在此交融,激发出产业融合的无限可能。村庄以“三核驱动”精准布局:中国板栗公园核心区将栗园风光转化为可触可感的沉浸体验;百年栗林与千年古树遥相对语,栗花似海、层林尽染,抒写出一部时光雕琢的自然史诗;归巢部落的树屋民宿悬隐林间,自然教育课程让一草一木、鸟鸣风吟都成为启迪心灵的课堂,成为京津冀生态旅游中别具一格的打卡地;而栗精灵乐园中,孩子们的欢笑声与泥土的清香交织,亲子研学与农事体验碰撞出回归本真的火花。每一步创新,都深植于乡土,回应着市场——年游客量突破10万人次,为村民人均年收入增加逾三千元,实现了从单一种植到多元产业共振的精彩转型。
品质引领,荣誉见证
杨家峪村的振兴足迹,被岁月镌刻于一座座荣誉丰碑:2020年获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2022年再添“市级党建示范点”与“河北省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这些不仅是肯定,更是村民共建共享、内生发展的鲜活注脚。村里的旅游服务体系也持续完善,从昔日偏远山村跃升为京津冀短途休闲热选地,一颗暖意融融的乡村明珠正熠熠生辉。
从栗花翻滚的原野,到笑语盈门的乐园,杨家峪村生动演绎着“绿水青山”如何造就“金山银山”的时代篇章。展望未来,杨家峪村将继续延伸板栗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深化“栗业+文旅+教育”融合模式,打造中国乡村生态价值转化的典范,让这片栗林深处的热土,焕发更为绚丽的振兴光华。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