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股王”即将易主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27 21:13 4

摘要:自7月11日启动本轮行情以来,寒武纪股价累计涨幅已超170%。8月20日,该股站上千元大关,随后震荡上行;25日最高冲至1391元/股,最终收报1384.93元/股,与A股股价第一的茅台仅相差100元左右。在经历8月26日的回调后,寒武纪在27日一度大涨10%

今日,“国产AI芯片第一股”寒武纪表现惊艳,盘中一度涨超10%,最高触及1464.98元/股,股价曾超越贵州茅台,历史性登顶A股新“股王”。截至收盘,寒武纪股价上涨3.25%,报收1372.1元/股,当日成交金额达250亿元,总市值5740.18亿元。

01

7月11日以来涨幅超170%

半年报披露前的一个多月里,寒武纪股价就已涨幅强势。

自7月11日启动本轮行情以来,寒武纪股价累计涨幅已超170%。8月20日,该股站上千元大关,随后震荡上行;25日最高冲至1391元/股,最终收报1384.93元/股,与A股股价第一的茅台仅相差100元左右。在经历8月26日的回调后,寒武纪在27日一度大涨10%,以1461元/股的价格成功超越茅台,登顶A股股价第一。

如果将时间拉长,从2023年1月的54.15元谷底算起,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寒武纪股价涨幅已超20倍。

8月26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7年,率先实现人工智能与6大重点领域广泛深度融合,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70%。

《意见》特别强调培育产品消费新业态。推动智能终端“万物智联”,培育智能产品生态,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智能家居、智能穿戴等新一代智能终端。同时提出,支持人工智能芯片攻坚创新与使能软件生态培育,加快超大规模智算集群技术突破和工程落地。

分析人士指出,持续释放的政策红利为人工智能芯片行业提供了坚实支撑,进一步增强了产业信心。

除了政策支撑,业绩端的亮眼表现同样为板块提供支撑,近期股价不断刷新高点的半导体巨头寒武纪,于昨晚披露上半年财报。

半年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81亿元,同比增长4347.82%;实现归母净利润10.38亿元,去年同期为-5.33亿元,同比扭亏;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9.11亿元,去年同期为-6.31亿元。

截至2025年8月22日,寒武纪的滚动市盈率(PE-TTM)达到了4010倍,远超半导体行业的平均水平。

这是寒武纪2020年上市以来首次实现半年度盈利,也是寒武纪交出的历史最佳“成绩单”。

8月24日,高盛将寒武纪的12个月目标价从1223元大幅上调50%至1835元/股,维持“买入”评级。如果达到目标价,寒武纪市值将接近7700亿元。

高盛表示,进一步上调寒武纪的目标价的主要原因为中国云计算资本支出提高、芯片平台多样化、寒武纪研发投入增大。高盛将寒武纪2025年至2027年净利润预测分别上调59%、28%和29%,以反映更高的AI芯片出货量。

尽管前景光明,但高盛也提示了主要风险因素,包括晶圆供应限制,云端芯片开发不及预期,以及行业竞争可能加剧,这些因素均对寒武纪的盈利能力构成潜在风险。

02

创始人身家超1600亿元

随着寒武纪股价一路狂飙,新一轮资本盛宴开始“狂欢”。

据Wind数据,除创始人陈天石外,多家公募机构、游资“大佬”章建平等身影也出现在寒武纪的十大股东之列。

寒武纪十大流通股东 数据来源:Wind

截至2025年6月30日,寒武纪第一大股东为创始人、董事长兼总经理陈天石,直接持有寒武纪28.63%股份,如以当前股价计算,其持股市值超1600亿元,稳坐江西首富。

第二大股东为中科算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15.73%。公开资料显示,该公司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全资设立,除寒武纪外还参股投资了中科曙光、龙芯中科、中科天玑等多家科技公司。

值得关注的是,知名游资章建平位列寒武纪第七大股东。公开资料显示,章建平2024年年末新进成为寒武纪前十大股东,持股数533.88万股,期末市值约为35亿元;今年第一季度进一步加仓至608.63万股,成为第七大股东,期末市值约为38亿元。二季度,章建平持有寒武纪股份仍为608.63万股,持股比例保持为1.46%。

以当前股价计算,章建平的持股市值超过83亿元。按去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寒武纪股价均价分别测算买入成本,章建平的买入成本约为30.46亿元,至今最高浮盈超50亿元。

此外,第五、第六、第九、第十大股东均为科创ETF基金,主要跟踪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上证50指数、国证半导体芯片指数等。

03

公司多年深陷巨额亏损,股价曾一度跌掉80%

这是一对从江西走出的学霸兄弟。陈云霁,1983年出生于南昌,14岁入读中科大少年班,19岁转入中国科学院计算所硕博连读,并参与了“龙芯”团队,成为当中最年轻的一员。24岁时,他博士毕业,后晋升为研究员。

而比陈云霁小两岁的陈天石,几乎复制哥哥的成长路径。公开资料显示,陈天石出生于1985年,大学所读的也是中科大少年班,并拿到计算机博士学位,随后又转入中国科学院计算所担任研究员。

2010年7月至2019年9月就职于中科院计算所,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及硕士生导师、研究员及博士生导师。2010年底,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所一次内部汇报中,陈云霁、陈天石兄弟就提出了研发AI芯片的构想——开展人工智能和芯片设计的交叉研究。

2016年3月,陈天石创立了中科寒武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之初,注册资本仅90万元,陈天石出资63万元,成为第一大股东。创始人及不少核心团队成员来自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公司专注于人工智能芯片产品的研发与技术创新,能提供云边端一体、软硬件协同、训练推理融合、具备统一生态的系列化智能芯片产品和平台化基础系统软件。

创业2年后,2018年4月,陈天石才正式从中科院办理离岗创业手续。

2020年7月,寒武纪成立仅4年就登陆科创板,成为“国产AI芯片第一股”,上市首日市值即突破千亿大关。成立仅4年时间,寒武纪就成为一家千亿市值公司,开局堪称惊艳。

但上市后,寒武纪却迎来一段漫长低谷期。

亏损问题一直持续困扰着寒武纪。2020年至2023年,寒武纪归母净亏损分别达到6.59亿元、11.11亿元、15.79亿元、10.43亿元。针对亏损,寒武纪曾在2024年半年报中表示,受供应链影响,营业收入有所下降;同时,公司为确保智能芯片产品及基础系统软件平台的高质量迭代,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技术领先优势,持续进行了大量的研发投入。

由此一来,寒武纪的股价也开始了长达近两年的下行。2022年4月,寒武纪迎来至暗时刻——股价已跌至46.59元/股,与前期297.77元/股高点相比,跌幅高达84.35%。

命运转折点发生在2024年。

这一年,寒武纪思元590芯片问世,那是一款采用7nm工艺的国产芯片,在推理场景能效比能比肩国际巨头,几乎支持所有国内主流大模型。在地缘政治背景下,寒武纪的“英伟达平替”价值开始被市场重新发现。

随之而来的,寒武纪股价突然开启狂飙之路——2024年一年时间股价上涨387%,市值涨幅超过2000亿元,拿下“2024年股王”的称号。

展望后市,湘财证券指出,AI大模型的破圈及AI智能眼镜、AI手机等设备市占率的提升,带动端侧AI算力的需求上行,驱动高性能以太网交换机、先进存储产品、GPU及边缘计算/端侧算力芯片等多种半导体硬件的市场需求稳步增长。传统消费电子领域,智能手机、PC及IOT板块弱复苏态势延续,叠加国产化替代仍为大势所趋,具有自主可控能力的半导体企业有望持续受益。天风证券认为,半导体、国产算力及自主可控等领域仍将是未来的长期趋势。在中美围绕AI算力芯片的贸易政策持续存在不确定性的背景下,预计国内大模型开发企业与互联网平台将逐步提高国产芯片的采购与使用规模。相应的国产芯片供应商及其配套产业链企业有望迎来发展机遇。

综合来看2025年,全球半导体延续乐观增长走势,AI驱动下游增长。二季度各环节公司业绩预告亮眼,展望三季度半导体旺季期,建议关注存储/功率/代工/ASIC/SoC业绩弹性。

东海证券分析认为,在国产AI芯片政策支持下,智能芯片市场进入高速增长阶段,华为海思、寒武纪等本土芯片供应商的市场份额预计在2025年提升至40%。

招商证券建议,从中长期角度,以周期为轴,供需为锚。关注新科技周期下,全社会智能化的进展(大模型的持续迭代、算力基础设施与AI生态的完善、AI商业模式的落地以及AI对消费电子、机器人等赋能),国产替代周期下相关产业链的自主可控(国产大模型、国产AI应用与算力、国产集成电路产业链)等。

【全球视野·定义卓越】“2025凤凰之星上市公司评选”正式启幕!

本次评选由凤凰卫视、凤凰网发起,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指导支持,美国德鲁克管理学院提供学术支持,深度聚焦A股与港股核心力量,挖掘价值典范,打造品牌标杆。入选企业将有机会作为成功商业案例,通过凤凰卫视、凤凰网的全媒体传播矩阵及相关合作渠道向全球推介。扫描海报上二维码或点击即可参评。

来源:凤凰证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