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贺兰山的重生,源于一场壮士断腕般的生态革命。“十四五”期间,石嘴山市以“宁夏贺兰山东麓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等示范项目为引领,完成人工造林18.73万亩、未成林抚育提升13.62万亩、退化草原生态修复11.8万亩、湿地保护修复30.45万亩。贺兰山国家
石嘴山市惠农区昔日的一片采煤沉陷区,如今变成绿化带。
“我对贺兰山石嘴山段的变化很有发言权。贺兰山石嘴山段从南到北约89公里,现在是绿树成荫、瓜果飘香、游客不断。”8月20日,摄影爱好者陈小组感慨地说。
贺兰山的重生,源于一场壮士断腕般的生态革命。“十四五”期间,石嘴山市以“宁夏贺兰山东麓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等示范项目为引领,完成人工造林18.73万亩、未成林抚育提升13.62万亩、退化草原生态修复11.8万亩、湿地保护修复30.45万亩。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外244处人类活动点及严重影响生态质量功能的34处点位被实施清理整治和综合治理,依法关闭煤矿、非煤矿山和涉煤企业682家,拆除建筑物55万平方米,退出煤炭产能2000万吨。累计完成治理面积146.8平方公里。
在毛乌素沙地,“草方格+沙结皮”“灌木高效植苗”等创新技术,显著提升了流动沙地治理成效,沙区灌木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达到80%以上,造林效率翻倍。2025年计划完成沙化土地综合治理5.03万亩,非沙化土地生态修复2.79万亩。目前已完成沙化土地综合治理3.08万亩,非沙化土地生态修复面积1.38万亩。
2021年,贺兰山生态保护修复被列入自然资源部发布的10个中国特色生态保护修复典型案例之一,向全球公开发布。2023年10月,宁夏贺兰山东麓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入选国家“山水”工程优秀典型案例,成为西北五省区唯一入选项目。
本文来自【宁夏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