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摄影报道)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讲述着城市变迁,一台灵活穿梭的库房机器人引来阵阵欢呼,一双双小手捏起彩纸剪出百态生灵……这个暑假,中新天津生态城图书档案馆依托“馆企通”档案服务项目,为辖区企业职工子女量身打造了系列文化实践活动,让档案与童趣碰撞出奇妙火花,为孩子们
津滨海讯(记者 简讯 摄影报道)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讲述着城市变迁,一台灵活穿梭的库房机器人引来阵阵欢呼,一双双小手捏起彩纸剪出百态生灵……这个暑假,中新天津生态城图书档案馆依托“馆企通”档案服务项目,为辖区企业职工子女量身打造了系列文化实践活动,让档案与童趣碰撞出奇妙火花,为孩子们的假期添上了一抹浓郁的文化底色。
作为“馆企通”服务内涵的创新延伸,此次暑期活动以“档案+童趣”为核心,通过“参观探秘+动手实践”的双线模式,让孩子们在沉浸式体验中触摸文化温度。在图书馆与档案展厅,孩子们循着历史脉络,从盐碱荒滩的老影像看到现代化新城的实景图,直观感受生态城的“成长轨迹”;智慧档案库房里,精准高效的管理机器人成了“明星展品”,孩子们围着它追问工作原理,在好奇中埋下科技探索的种子;图书修复体验环节更让孩子们秒变“小小修复师”,在小心翼翼地修补中,不仅学会了爱护书籍的方法,更体会到文化传承的责任。
传统文化的浸润同样是活动的亮点。在传统档案装订体验区,孩子们跟着专业人员学打孔、穿线,一折一叠间感受档案保存的严谨;剪纸艺术工作坊里,红纸在指尖翻飞,很快一幅幅生动的剪纸作品在孩子们手中诞生。最受欢迎的“档案文化小课堂”上,汉代“兰台”的故事、唐代“史馆”的职能、现代档案馆的变迁……这些原本略显严肃的知识,通过互动问答、趣味故事变得生动鲜活,孩子们听得入迷,还主动分享自己的“档案小发现”。
“孩子回家后总念叨档案馆里的‘机器人老师’,还把剪的剪纸贴在书桌前,说这是‘自己做的文化遗产’。”一位参与活动的企业职工笑着说,这样的假期活动既解决了双职工家庭的带娃难题,又让孩子在玩中学到知识,比闷在家里看手机有意义多了。
据了解,此次职工子女暑期活动是生态城图书档案馆深化“馆企协同”的又一尝试。自“馆企通”项目启动以来,档案馆持续联动区内企业,从档案服务拓展到文化共建。未来,这里还将围绕企业需求,开发更多“档案+教育”“档案+科技”的特色活动,让档案资源不仅成为企业发展的“备忘录”,更成为滋养青少年成长的“文化养分”,为区域文化繁荣注入持久活力。
本文来自【津滨海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