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无论是引进改良的辽宁舰,还是我国自主制造的山东舰,都采用了滑跃式的起飞方式,这个对于体型较大、对起飞距离和起飞速度有更高要求的固定翼预警机来说,就完全没有登舰的可能。
在央视播出的《攻坚》纪录片中,一架身背“大圆盘”的固定翼飞机从甲板成功弹射起飞,这平平无奇的一幕,却让无数军迷热血沸腾。
只因藏在这架预警机身上的技术含金量,不仅远超西方预期,而且足以改写太平洋的军事格局。
它,就是我们期待已久的新型预警机:空警-600!
从近视眼到千里眼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视力”问题一直都是我国航母编队最大的困扰。
无论是引进改良的辽宁舰,还是我国自主制造的山东舰,都采用了滑跃式的起飞方式,这个对于体型较大、对起飞距离和起飞速度有更高要求的固定翼预警机来说,就完全没有登舰的可能。
因此辽宁舰和山东舰只能用直升机预警机当自己的眼睛。但目前的直-18Y预警直升机,探测距离有限,甚至不如055型驱逐舰上的相控阵雷达,并且滞空时间短,在恶劣海况下性能还会大打折扣,成了我国航母作战体系中的短板所在,被军迷戏称为“海上近视眼”。
直到空警-600的出现,才将这一局面彻底改变。只因空警-600内藏探测距离可达500公里以上的绝技,不仅探测距离远,并且可同时追踪的目标高达数百之多,更重要的是抗干扰能力特别强。即便面对复杂电磁环境,它也能轻松面对,连一招鲜吃遍天的隐身战机在它的“法眼”下都无所遁形。
三项技术领先全球
空警-600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出众的性能,是因为它的身上集成了三项中国独有的尖端技术。
第一是氮化镓雷达技术。相比此前国际上保持领先地位的美国E-2D预警机所使用的砷化镓雷达组件,氮化镓则从雷达功率、使用寿命、耐高温等传统性能指标实现了全面超越,并且还具有精度高、探测距离远的独特优势。
第二是电磁弹射适配能力。相比于美国航母只能小范围调节弹射力度的蒸汽弹射技术,福建舰上的电磁弹射系统可以飞机重量自动匹配弹射力度的技术,大到30多吨的重型战机,小到只有几吨的轻型无人机,都能做到有求必应。
最引人注目的是第三项技术——量子通信数据链。这项技术确保了空警-600与其他作战平台之间的通信几乎无法被干扰或窃听。而且传输速度更快,向同一作战体系内不同平台进行信息共享,只需不要1秒的时间。
改写规则能力惊人
空警-600凭借这三大领先技术,在成功加入我国航母编队后,不仅直接颠覆了传统海战规则,而且建立了独一无二的新秩序。
因为空警-600的性能不是纸上谈兵。它早已用在远距离成功发现并锁定模拟F-35靶机的对抗测试证明了自己可以帮助航母消除隐身战机这个主要威胁的实战价值。
估计很多跪久了站不起来的人,又会拿着单一装备再先进,也改变不了整个战局的话术进行抨击。但是空警-600的不同之处,正在于它能将整个航母编队融合成一个高效的作战体系。
除了可以将我国航母编队防空范围外推至500公里以上的技能,更厉害的是,空警-600还能与055型驱逐舰、歼-35隐身战机、甚至无人机协同作战。有了它,不仅可以保障A发B导的作战技术拥有更高的成功率,还可以结合地面防空系统,形成“A锁-B射-C导”的体系化作战。
甚至它都能作为智慧“大脑”,指挥配合076型两栖攻击舰(四川舰)的无人机群进行作战。这种先敌发现、先发制人,将有人与无人装备的协同作战模式,将彻底改变未来海战的形态。
空警-600,只是开始
回望过去,中国预警机的发展历程堪称一部逆袭史。
从最初引进国外的预警机,到自主研制空警-2000;从只能陆基使用,到如今舰载预警机即将服役。中国用了不到20年时间,走完了其他国家半个多世纪的路程。
在这背后,是宵衣旰食的中国工程师们对世界级难题的一场攻坚战,是从材料学到电子工程,从通信技术到动力系统全面自主创新的结果。
福建舰甲板上的电磁轨道还在微微发烫,空警-600已经消失在远海的天际线上。它带走的不仅是一架预警机,更是一个国家向深蓝迈进的决心。
三年前,没人能想到中国能同时突破氮化镓雷达、电磁弹射和量子通信三大技术。但现在,这些技术已经整合到一个平台上,开始执行战斗值班任务。
太平洋足够宽广,容得下多个大国。但只有掌握核心技术的国家,才能在这片蓝色疆域中掌握话语权。空警-600的起飞,只是一个新的开始。
来源:巡史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