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前,长安汽车披露2025年中期业绩,上半年在售出135.5万辆汽车、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大涨近五成达45.2万辆的背景下,其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核心业务净利润逆势增长超过26%。无独有偶,同在重庆的赛力斯此前也发布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实现净利润27亿至32亿元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白麟
日前,长安汽车披露2025年中期业绩,上半年在售出135.5万辆汽车、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大涨近五成达45.2万辆的背景下,其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核心业务净利润逆势增长超过26%。无独有偶,同在重庆的赛力斯此前也发布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实现净利润27亿至32亿元,同比暴增近一倍,在售出17.2万辆新能源汽车后彻底扭亏为盈。
一边是“量质齐升”的高质量发展答卷,一边是“一鸣惊人”的盈利能力逆转。长安与赛力斯两份看似路径不同却同样亮眼的“成绩单”,不仅搅动了整个汽车市场,更清晰地映照出重庆这座“汽车之城”在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浪潮下,两条并行且已见成效的产业转型路径。
两种模式的殊途同归
长安与赛力斯的业绩向好,呈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发展模式,却都准确地切中了产业升级的要害:品牌向上与技术引领。
长安汽车选择了一条“内生繁育”的道路。 通过构建层次分明的多品牌矩阵——阿维塔联合华为等伙伴冲击高端智能市场,深蓝主攻主流新能源市场,启源则覆盖大众消费群体——长安成功地将增长的引擎从传统燃油车切换至高价值新能源产品。其核心业务利润的增长,有力地证明了其主营业务的造血能力正在实质性增强,毛利率的提升和新能源单车均价的上涨,标志着长安已度过前期巨大投入的“播种期”,开始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收获期”。
位于渝北区的长安汽车数智工厂,机器人正在进行焊点视觉检测。记者 张锦辉 摄/视觉重庆
赛力斯则走出了一条“外源赋能”的极致路径。 通过与科技巨头华为深度捆绑,聚焦AITO问界品牌,赛力斯上演了教科书式的“大逆转”。其成功的核心秘诀,在于售价超过50万元的旗舰车型问界M9。仅M9一款车,上半年便贡献了超过6.2万辆的销量,以一己之力撑起了整个公司的利润表现。这充分证明,在汽车“新四化”的下半场,深度融合顶尖的智能化技术、品牌声望和销售渠道,能够创造出惊人的市场势能,实现对传统豪华品牌的“换道超车”。
无论是长安的“多点开花”,还是赛力斯的“一招致胜”,两种模式殊途同归,共同验证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唯有向高端化和智能化转型,才是通往未来的唯一航道。
从“爆款车”到“产业集群”
如果说长安和赛力斯的成功是重庆汽车产业转型结出的硕果,那么为其提供丰沛土壤的,则是重庆市更为宏大的顶层设计。2025年上半年,重庆市汽车产业增加值增长8.4%,新能源汽车产量更是激增25.0%,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2.6%。这些宏观数据与两家龙头企业的表现同频共振。
这表明,重庆的雄心不止于打造几款“爆款车”,而是要构建一个世界级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根据其发展规划,重庆正着力于从“整车为王”向“全链协同”转变。一方面,巩固并提升整车制造的优势;另一方面,全力补强核心零部件短板,围绕“芯屏器核网”全要素,构建包括功率芯片、驱动电机、智能座舱、车用软件在内的完整生态。
长安与赛力斯的崛起并非偶然,它们既是这场产业变革的引领者,也是受益者。它们在前端冲锋陷阵,而后方则是一个日益稳固、高效协同的供应链和技术生态在提供支撑。这种“龙头引领、集群共进”的模式,正是重庆汽车产业最深厚的底气所在。
位于两江新区龙盛新城的赛力斯汽车超级工厂,AI智能检测系统正在对底盘螺栓进行检测。记者 张锦辉 摄/视觉重庆
把握规律 持续向好
两家渝企的成功,深刻揭示了当前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三大核心规律:高端化是利润的源泉,智能化是竞争的胜负手,而全球化则是增长的新空间。
展望未来,重庆汽车产业要延续并扩大当前的良好势头,就必须牢牢把握这些规律,并应对前路的挑战。首先,要持续强化产业链的“安全”与“深度”,在高端芯片、核心算法等关键领域进一步提升自主可控能力,将产业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其次,要营造一个更加开放和活跃的创新生态,不仅支持头部企业,更要孵化一大批在智能驾驶、车联网、三电系统等领域的“专精特新”企业,形成“众星拱月”的繁荣局面。最后,在内卷化的国内市场之外,更要鼓励和支持企业组团“出海”,在全球市场中寻找新的增长极。
长安与赛力斯的半年报,是重庆汽车产业交出的一份中期答卷。它证明了只要战略清晰、执行有力,传统工业基地同样能在大变革时代中焕发新生。前路虽有挑战,但方向已然明确,重庆汽车的下半场,值得更高期待。
来源:新重庆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