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列宁格勒州北部地区(包括卡累利阿地峡)和卡累利阿共和国曾经爆发过两场战争——1939–1940 年的苏芬战争以及卫国战争,因此这里的土地到处都是苏联和芬兰的军事“铁器”。俄国作者决定把自己找到的东西整理出来,也许对别人有用。本次关于弹壳、子弹和子弹药。顺便说
在列宁格勒州北部地区(包括卡累利阿地峡)和卡累利阿共和国曾经爆发过两场战争——1939–1940 年的苏芬战争以及卫国战争,因此这里的土地到处都是苏联和芬兰的军事“铁器”。俄国作者决定把自己找到的东西整理出来,也许对别人有用。本次关于弹壳、子弹和子弹药。顺便说一句,在 2024–2025 年还能偶尔遇到完整子弹,但已经很少见了。
苏联莫辛步枪黄铜与钢制弹壳,发现于卡累利阿要塞区(КаУР)、别洛奥斯特罗夫市(Белоо́стров, Beloóstrov)。
拉赫蒂-萨洛兰塔”M-26机枪
在卡累利阿地峡和列宁格勒州北部,可以找到大量来自不同武器的发射过的弹壳,但最多的还是莫辛步枪的弹壳。这也可以理解,因为芬兰人甚至把莫辛的子弹用于“拉赫蒂-萨洛兰塔”M-26机枪。芬兰的莫辛 7.62×53R 弹药在尺寸上和苏联的略有不同(差异在毫米的十分之一量级),其中底火直径更小(见下方照片)。有时还能遇到完整的子弹,或者没打过的弹壳,只是子弹头被拔掉、火药被倒出。
苏联(左)与芬兰(右)莫辛步枪黄铜弹壳,发现于卡累利阿要塞区、别洛奥斯特罗夫市(Белоо́стров, Beloóstrov)。
苏联的莫辛弹壳有两种:黄铜制和镀白铜的钢制。黄铜弹壳保存情况较好,而钢制的则严重锈蚀。它们的标记有时已经无法辨认。
卢甘斯克弹药厂生产的黄铜弹壳,生产年份 1937 年。
通过弹壳上的标记可以得知生产工厂和生产年份。比如,在卡累利阿要塞地区(КаУР)的永久火力点附近发现的黄铜弹壳上有如下标记:
“17” —— 波多利斯克弹药厂(1928–1941 年使用这种标记),“3В” —— 沃洛达尔斯基命名的乌里扬诺夫斯克机械制造厂(1928–1941 年使用这种标记),“60” —— 卢甘斯克第60号弹药厂(1927–1941 年使用这种标记),钢制弹壳上的 “60” 和 “545” —— 代表赤拉夫(契卡洛夫,即奥伦堡)的弹药厂(自1941年开始生产)。发现的黄铜弹壳大多是 1937–1940 年的,而钢壳则是 1935–1943 年的。有趣的是,卢甘斯克弹药厂在 1937–1939 年的弹壳既有黄铜的,也有钢制的,说明两种弹壳是并行生产的。
烧毁的苏联弹壳。
在帕利采沃地区发现了被炸裂的苏联钢制弹壳,生产时期在 1944 年以前。看上去这些子弹曾经遭遇过火灾,因此弹壳炸裂,底火烧毁。
苏联轻弹(1908年式、1930年式)和重弹(1930年式)。在格卢博科耶湖附近发现。
在芬兰战壕附近发现的苏联子弹,包括:1908 年式的轻弹(镍铜合金包覆弹头)、1930 年式的轻弹(钢壳包覆弹头)、以及 1930 年式的重弹。很自然,钢壳包覆的子弹保存状况非常差。
芬兰 VPT 38 新型弹壳。在格卢博科耶湖附近发现。
芬兰的莫辛步枪弹壳全部是黄铜壳,统一由拉普阿市的国家弹药厂 Valtion Patruuna Tehdas (VPT) 生产。直到 1930 年代中期,还能见到带有圆形底缘结构的旧式弹壳,类似“沙皇时期”的弹壳,这类旧式弹壳保存情况很差。新式弹壳则与苏联 1930 年式的弹壳非常相似。
在格卢博科耶湖地区(1940年2月曾发生突破战斗)发现的芬兰弹壳和完整子弹,其生产日期在 1925–1938 年之间,数量最多的是 1928 年、1936 年和 1938 年的。
在同一地区发现的苏联弹壳,生产年份为 1931–1938 年,来自“17”、“60”和“3В”工厂。
1916 年圣彼得堡弹药厂生产的俄罗斯弹壳。在格卢博科耶湖附近的芬兰阵地发现。
在格卢博科耶湖发现的唯一不是 VPT(拉普阿国家弹药厂) 生产的弹壳,是两枚带有 “DM 1917” 标记的德国生产弹壳(德国卡尔斯鲁厄工厂)。原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人专门为缴获的俄式莫辛步枪生产了自己的子弹,这些子弹的底火直径比俄式的要小。结果这类子弹一部分流入了芬兰,并在 1939–1940 年的苏芬战争中被使用。
此外,在该阵地的芬兰战壕中,还确切发现了一枚俄罗斯圣彼得堡弹药厂的弹壳,标记为 “II” 和 “16”。这种弹壳没有工厂标记,“II” 表示该年的第三季度,而“16”表示 1916 年生产。
另一个有趣的发现是在芬兰 VT防线(Vammelsuu–Taipale) 附近、马里奥基庄园(Марьина Гора,靠近莫洛焦日诺村)附近发现的一枚俄罗斯帝国时期的弹壳,标记为 “09 III”。这种没有工厂标记的弹壳同样出自圣彼得堡弹药厂,“09” 表示 1909 年生产,“III” 表示该年的第三季度。它们究竟是芬兰军队使用的,还是1917年革命前遗留下来的,目前不得而知。
1942 年芬兰 VPT 弹壳。在波罗索泽罗村发现。
在卡累利阿共和国 苏奥亚尔维地区 波罗索泽罗村和苏纳河沿岸的一个驻地,发现了多枚芬兰 VPT 工厂生产的弹壳,均为二战时期的。其中五枚标记为 “42”,六枚为 “43”。其中一枚仍保留完整底火,其余都是击发过的。
芬兰莫辛步枪子弹。在格卢博科耶湖发现。
发现的芬兰莫辛步枪子弹全部为 S 08/22 型轻弹。这些子弹的钢质外壳镀有白铜(镍铜合金),但已完全或部分剥落,有些子弹上甚至裸露出了铅芯。
芬兰莫辛步枪弹夹(磁性的)。在格卢博科耶湖发现。
一个有趣的发现是一枚 非磁性弹夹的残片,用于装填芬兰莫辛步枪子弹,同样出土于格卢博科耶湖。其中一发子弹在从土壤中取出时弹头脱落。此外,在芬兰阵地还发现了两枚具有磁性的弹夹残片。
英国“博伊斯”反坦克步枪 13.9×99 mm 弹壳。作者拍摄
极为罕见的发现 —— 一枚 英国 13.9×99 mm “Boys”反坦克步枪 的弹壳。这种反坦克武器曾在芬兰军队中服役。弹壳上的标记已无法辨认。在数百枚步枪与手枪弹壳中,它是唯一的一枚。
TT 手枪弹壳(乌里扬诺夫斯克弹药厂,1944 年)。作者拍摄
苏联 TT 手枪弹壳 全部为黄铜制。在卡累利阿要塞区(КаУР)贝洛奥斯特罗夫地区发现了几枚。其中一枚弹壳带有“3”字样的标记 —— 代表乌里扬诺夫斯克弹药厂(该厂在 1941–1945 年生产),生产年份为 1944 年。而另一枚没有标记,这说明它同样出自乌里扬诺夫斯克工厂,但生产时间应早于 1942 年。
芬兰 9 毫米帕拉贝鲁姆手枪弹壳,标记为 S-38 9 mm。
有趣的是,在格卢博科耶湖附近的战斗遗址 —— 在 1940 年 2 月突破曼纳海姆防线的地方 —— 几乎找不到苏联的手枪弹壳,但却能发现大量芬兰的 9×19 mm 帕拉贝鲁姆弹壳。在某处甚至散落成堆,显然是从冲锋枪中射击的。
出现的标记主要有:
S-38 9 mm —— 芬兰 SAKO 工厂生产,数字“38”代表 1938 年制造;GECO 9 m/m —— 德国生产,制造商为 GECO(根肖夫公司,杜拉赫,巴登);Sako 9 m/m —— 同样为芬兰生产,不过相对少见。其中“SAKO”全称为 Suojeluskuntain Ase ja Konepaja OY(防卫军火与机械厂有限公司),位于芬兰南部里赫马基(Riihimäki,距离赫尔辛基约 70 公里)的军工厂。
帕拉贝鲁姆 9×19 mm(芬兰)、马卡洛夫 9×18 mm(苏联)和托卡列夫 7.62×25 mm(苏联)手枪弹壳。
另一件发现是 未发射的信号枪弹壳(口径 26.5 mm),出土于格卢博科耶湖的芬兰阵地。原本为纸质壳体,已经腐烂殆尽。推测其来自捷克斯洛伐克 Povazska Bystrica 的弹药和冶金厂(该厂建于 1929 年)。这类弹壳的特征标记为圆圈内的字母“M”以及三枚“雪花”符号。
信号弹壳。在格卢博科耶湖发现。
来源:番茄杂事